圖①:巴西裏約城際動車組車廂。
圖②:巴西裏約城際動車組。
圖③:2023年巴西國際鐵路裝備展覽會(hui) 上,外國客商與(yu) 中國企業(ye) 代表洽談業(ye) 務。
圖④:在中巴智慧城市交流活動上,巴西青年展示中國書(shu) 法藝術。
潘旭濤製圖
新一代無人駕駛地鐵、智慧城軌雲(yun) 平台、氫能源市域列車、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在2023年巴西國際鐵路裝備展覽會(hui) 上,作為(wei) 展會(hui) 最大參展商之一,中國中車集團展示發布了一係列新產(chan) 品和新技術,吸引觀眾(zhong) 駐足,展台前聚集著谘詢產(chan) 品、洽談合作的商業(ye) 夥(huo) 伴,中國軌道交通裝備服務巴西收獲了很多讚譽。
展會(hui) 現場,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駐巴西子公司負責人劉楊見到了不少老朋友。“一位曾與(yu) 中車有過密切合作的巴西裏約地鐵官員專(zhuan) 程來到中車展台。”劉楊說,裏約地鐵與(yu) 中車長客的合作已超過10年,這份信任來之不易,每一次真誠的溝通、每一個(ge) 問題的解決(jue) 都是為(wei) 中國製造加分。
“為(wei) 中國新車打滿分”
作為(wei) 金磚國家之一的巴西是南美洲重要經濟體(ti) 。很長一段時間,巴西軌道車輛多數是上世紀的產(chan) 品,軌道交通裝備市場頗具潛力。
2008年,中車長客股份公司派遣商務團隊來到巴西裏約,開始市場跟蹤和調研。同年11月,中車收到裏約城際電動車組的招標文件,同時參與(yu) 投標的還有法國阿爾斯通、西班牙CAF、韓國ROTEM等業(ye) 內(nei) 著名的公司。經過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車以第一名的成績勝出,獲得了120列城際電動車組的項目采購合同,這是中國製造的軌道客車首次出口南美地區。
回憶起投標時的經曆,劉楊記憶猶新:“30多小時長途飛行的奔波,投標期間徹夜無眠的煎熬,談判桌上沒有硝煙的拉鋸戰,支撐我們(men) 的就是對中國製造的自信。”
“為(wei) 了能夠中標,我們(men) 認真研究了業(ye) 主的實際需求以及世界上先進的行業(ye) 標準。”王成濤說。作為(wei) 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他曾主持裏約城際動車組設計工作。
動車組運行的部分線路需要與(yu) 鐵路貨車混跑,這就要求電動車組具備較高的強度,中車采用的標準,可以滿足40年工作載荷下不產(chan) 生疲勞失效。車體(ti) 縱向壓縮載荷為(wei) 363噸,該數值是歐洲城鐵設計標準的2.5倍,這使得裏約城際電動車組成為(wei) 當時世界上強度等級最高的城市軌道車輛。
中車長客還設置了“多一道防線”,特別加裝超速保護裝置,列車的運營速度達到限速值時,就會(hui) 自動發出蜂鳴聲預警,超過設定限速值時,列車將自動進行緊急製動。
正是因為(wei) 這些量身定製的設計,巴西客戶最終決(jue) 定選擇了中國製造。
項目采購合同的簽約儀(yi) 式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裏約州政府官員代表說:“簽約前我參觀了你們(men) 的公司,你們(men) 的管理結構、技術實力、幹淨整潔的廠區都讓我印象深刻。這是裏約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購買(mai) 合同,我們(men) 非常高興(xing) 做出了明智的選擇!”
2012年3月20日,首列電動車組在裏約正式上線運營,巴西民眾(zhong) 用熱情的桑巴舞歡迎來自東(dong) 方的“中國龍”。
“當時巴西媒體(ti) 打出了‘為(wei) 中國新車打滿分’的大字標題,裏約州政府網站更用‘中國新車將現代化帶給鐵路係統乘客’的通欄標題,表達了對中國製造的讚賞。”劉楊回憶道。
2014年巴西世界杯舉(ju) 行期間,中車長客為(wei) 裏約提供的電動車組和地鐵列車共計發車1484列次、總運營裏程約652075公裏,累計發送乘客1100萬(wan) 人次,以穩定的性能、舒適的體(ti) 驗贏得世界各國遊客、球迷的讚譽。
“展現了中國製造的力量”
2016年7月30日,為(wei) 裏約奧運會(hui) 修建的裏約奧運地鐵4號線宣布通車。由於(yu) 該線路將裏約市區及奧運會(hui) 主場館所在地之一巴哈奧林匹克公園連接起來,所以又有“奧運地鐵”之稱。
地鐵4號線列車為(wei) 6輛編組,最高設計速度為(wei) 每小時100公裏,最大載客量約2240人。這條線路的開通使得從(cong) 裏約市中心到奧林匹克公園所在的巴哈區用時縮短1小時。
家住裏約老城區的瑪利亞(ya) 娜·莫雷拉每周兩(liang) 次去巴哈區上課,自從(cong) 地鐵4號線開通後,她就改乘地鐵了,很少再開車。“我知道4號線的列車都是中國製造的。”莫雷拉說,“這批車比以前1、2號線的列車要現代很多,空調更好,坐在寬敞明亮的新車廂裏還可以溫習(xi) 功課。”
裏約瀕臨(lin) 大西洋,終年高溫。“列車根據巴西當地氣候條件量身訂製,通過采用不鏽鋼車體(ti) ,有效抵禦當地潮濕環境的影響,為(wei) 應對炎熱天氣,列車加裝了‘超強’空調,在室外持續高溫情況下,車內(nei) 可保持20至23攝氏度的涼爽溫度。”中車長客國家軌道客車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洪亮表示。
在裏約地鐵下線儀(yi) 式上,裏約州政府副務卿洛德利格·維埃拉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今天,當我們(men) 檢閱本階段的首列車時,我們(men) 更加肯定我們(men) 正同最好的合作夥(huo) 伴行駛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我們(men) 將城市地下軌道線路裏程延長1倍,完成高性能的運輸環路係統,從(cong) 根本上改變裏約人的生活。”
中車在提供精心製造的地鐵列車之外,還專(zhuan) 門組織了強大的保障服務團隊,與(yu) 巴西的運營企業(ye) 共同努力。為(wei) 了確保這條連接奧林匹克公園、奧運村和市中心的地鐵運行暢通無阻,中車的工程師和服務人員確立了“每日必檢”的工作製度,對小到一顆螺絲(si) ,大到列車發動設備的每一個(ge) 零部件都進行拉網式仔細篩查,將客車運行發生任何問題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與(yu) 巴西運營公司組成合作團隊,共同提升客車的檢修、維護和保養(yang) 水平,不僅(jin) 把中國製造送到了裏約奧運會(hui) ,還把中國服務的水平牢牢印刻在每一位乘客的心目中。
裏約奧運會(hui) 後,裏約地鐵項目經理寫(xie) 了一封感謝信,盛讚中國製造的地鐵列車具有優(you) 秀的牽引和製動能力、人性化的內(nei) 裝設施,滿足了奧運會(hui) 的運營需求。他在感謝信中還特別提到了中車長客的售後保障團隊:“現場保障團隊包括設計、工藝、質量、生產(chan) 、售後服務和其他專(zhuan) 業(ye) 人士,他們(men) 在奧運會(hui) 期間表現出了高度職業(ye) 化水準以及嚴(yan) 謹的工作態度。”最後他總結道:“奧運會(hui) 不僅(jin) 表現出裏約人的熱情和包容,也展現了中國製造的力量。全世界的奧運粉絲(si) 已經表達了他們(men) 的認可,4號線被認為(wei) 是一條國際運輸線。”
“與(yu) 巴西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隨著交往的不斷深入,巴西對中國製造的信任也不斷加深。裏約地鐵集團運營部負責人說:“有了首批列車的完美體(ti) 驗,我們(men) 又訂購了更多車輛,我們(men) 完全信任中國產(chan) 品的質量。”
2016年,為(wei) 了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實現本地化經營,中車長客在巴西成立了子公司。經過對巴西技術工人的培訓,現在裏約地鐵4號線維護工作已基本交由巴西方完成,僅(jin) 有少數中方維護人員仍在那裏工作。
與(yu) 此同時,更多的中車子企業(ye) 憑借新產(chan) 品、新技術進入巴西市場。在城際動車組領域,2020年2月,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為(wei) 巴西聖保羅城際鐵路公司提供的電動車組在聖保羅13號線投入載客運營。在機車領域,中車株機公司自主研製的1000千瓦時大容量100%純鋰電池牽引調車機車漂洋過海遠赴巴西。在城市軌道交通領域,中車浦鎮公司獲得巴西聖保羅15號線延長線車輛訂單,實現單軌列車在南美市場的突破。在幹線鐵路領域,中車四方股份公司與(yu) 巴西淡水河穀公司簽署了62輛幹線鐵路客車供貨合同,是中國企業(ye) 首次向巴西出口幹線鐵路客車。
“近年來,我們(men) 與(yu) 巴西的合作越來越順利,我感覺與(yu) 巴西的距離越來越近了。”中車國際事業(ye) 部總經理武岩說。
不僅(jin) 在巴西,中國軌道交通裝備在南美地區獲得廣泛認可,中國列車相繼在哥倫(lun) 比亞(ya) 、阿根廷、智利等地區實現批量交付。中國製造的列車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運輸需求,提供產(chan) 品及服務保障,同時為(wei) 當地創造就業(ye) 機會(hui) 和稅收,完善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鏈,提升當地軌道交通產(chan) 業(ye) 發展水平。
“新列車功能更完善,提高了乘客的舒適度。”在登上聖保羅城際列車試乘體(ti) 驗時,聖保羅州州長若昂·多裏亞(ya) 這樣說。
“為(wei) 巴西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新助力”
今年4月,巴西總統盧拉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訪問期間,中巴雙方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guan) 於(yu) 深化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的聯合聲明》,雙方一致認為(wei) 兩(liang) 國在包括鐵路在內(nei) 的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與(yu) 合作潛力巨大,認可經濟和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取決(jue) 於(yu) 高效的交通基礎設施。
在盧拉訪華期間,巴西裏約州交通廳廳長奧利維拉、裏約州交通及運輸工程公司總裁莫拉等一行來到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為(wei) 公司頒發了“政府項目實踐大獎”。同時,雙方還簽署了裏約智慧交通升級項目合作協議。
參觀中車長客的研發和製造基地時,奧利維拉說:“我非常想把這些技術先進的軌道車輛引入巴西,優(you) 化巴西現有的軌道交通,為(wei) 巴西人民提供便利。”
今年3月,中車長客智慧城市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在裏約正式揭牌,中巴雙方多位政企界人士出席活動。中國駐裏約總領事田敏表示,中國和巴西在智慧城市領域擁有廣闊合作前景。智慧城市科技與(yu) 文化交流中心為(wei) 中國企業(ye) 和巴西合作夥(huo) 伴搭建交流平台,體(ti) 現雙方深入開展務實合作的願望,將助力雙方不斷拓寬合作領域,提升合作質量。
“智慧城市科技文化中心是中車堅持‘五本模式’(本土化製造、本土化采購、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維保、本土化管理),當好‘四種角色’(文化傳(chuan) 譯者、人才孵化器、產(chan) 業(ye) 推進器、社區好鄰居)的重要實踐。”中車企業(ye) 文化部部長高亢在致辭中表示,“中車將以交流中心為(wei) 平台,積極探索與(yu) 裏約市共贏發展的新途徑、新思路、新舉(ju) 措、新機製,助力雙方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為(wei) 巴西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新助力。”
“隨著科技與(yu) 文化的交流不斷深入,中國製造將在巴西智慧城市的規劃與(yu) 建設中發揮更重要作用。相信未來會(hui) 有更多像新一代無人駕駛地鐵、氫能源市域列車等前沿產(chan) 品出現在巴西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上,服務巴西人民的出行。”中國中車駐拉美代表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