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金華8月30日電 (張斌 許健楠 李幸子)日前,經過公示,“2023年度中華慈孝人物/團體(ti) ”名單正式揭曉,推著罹患腦癱的兒(er) 子跑過62個(ge) 馬拉鬆賽事的“逐風爸爸”羅書(shu) 堅最終入選。
得知這一消息時,羅書(shu) 堅還在路上。作為(wei) 浙江省金華市的一名快遞員,他每天從(cong) 早忙到晚,平均要收發300個(ge) 包裹。但無論多忙,他總會(hui) 抽出時間,推著兒(er) 子小柏去跑馬。
浙江金華婺城人羅書(shu) 堅(右)推著兒(er) 子跑馬拉鬆(資料圖)。胡肖飛攝
多年來,他推著兒(er) 子跑馬拉鬆賽事的足跡遍布20多個(ge) 城市。僅(jin) 今年以來,羅書(shu) 堅就帶小柏參加了廣東(dong) 深圳,浙江龍遊、桐廬、臨(lin) 安共四場馬拉鬆賽事。
“哪怕你走不遠,但我可以把雙腿和手臂借給你,帶你去看看外麵的世界……隻要我跑得動,我就會(hui) 一直帶著你跑下去。”此前,羅書(shu) 堅在給兒(er) 子的信中寫(xie) 道。
據羅書(shu) 堅回憶,小柏出生時就患上了嚴(yan) 重的缺血缺氧性腦病。6個(ge) 多月時,小柏被確診為(wei) 腦癱,兩(liang) 歲又得了癲癇,至今不能說話,走路也不穩。醫生告訴羅書(shu) 堅,這個(ge) 孩子需要父母一輩子的照顧。
“既然把他帶到這個(ge) 世界上,就注定不拋棄,不放棄。”羅書(shu) 堅說。
小柏出生後,羅書(shu) 堅和妻子帶著兒(er) 子參加各種康複訓練,從(cong) 金華出發,往返於(yu) 杭州、上海等地。康複過程的艱辛不為(wei) 外人所知:雙腿跪立5分鍾,蹲位5分鍾,站立5分鍾,彎腰拾物30次,腹爬模式300次……
因患癲癇,小柏常常摔得滿頭是包。羅書(shu) 堅隻好把家裏的地麵和牆壁都用軟墊包起來,給兒(er) 子準備了一頂頭盔,既防撞,也防止他吃手。
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羅書(shu) 堅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個(ge) 勵誌故事:一個(ge) 外國人推著殘疾的兒(er) 子,參加了超過1000場長跑比賽。那一刻,他下了帶著兒(er) 子去跑馬的決(jue) 心。
沒有跑步基礎,怎麽(me) 辦?那就練!每天清晨,羅書(shu) 堅就起來跑步,一連練了好幾個(ge) 月。他還為(wei) 小柏買(mai) 了一輛推車,幾乎相當於(yu) 他做快遞員半個(ge) 月工資。那是父與(yu) 子“勇闖天涯”的開始。
8年來,這對父子倆(lia) 一次次站在馬拉鬆起跑線,又一次次衝(chong) 過終點,一起跑過千山萬(wan) 水,成為(wei) 國內(nei) 各大馬拉鬆賽場上的一道風景,延續一段愛與(yu) 守護的故事。
可這道“風景”背後,承載著一個(ge) 父親(qin) 艱難地取舍。
今年46歲的羅書(shu) 堅和許多中年男人一樣,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小柏,他還有一位十周歲的女兒(er) 在上小學,他的母親(qin) 近期也在住院。參加馬拉鬆賽事有一定成本。今年開始,他推著兒(er) 子跑馬的次數比以前少了。但羅書(shu) 堅依然堅定不移,要繼續“追夢”。
羅書(shu) 堅說,他感謝社會(hui) 對自己的關(guan) 注和幫助,帶著兒(er) 子繼續奔跑的同時,他也將更加嚴(yan) 格要求自己。
“困難每個(ge) 人都有,日子總歸會(hui) 越過越好。夢想雖然很貴,但值得擁有。有能力、身體(ti) 和時間允許,我會(hui) 帶他一直跑下去,隻要孩子開心就好。”他說。
工作中的羅書(shu) 堅(資料圖)。胡肖飛攝
慈孝是中華文明的倫(lun) 理起點,也是海內(nei) 外中華兒(er) 女的最大公約數。自2015年開始,中華慈孝文化節已連續舉(ju) 辦八屆,共評選出90個(ge) 慈孝人物/團體(ti) 。他們(men) 一個(ge) 個(ge) 感人至深的故事,傳(chuan) 遞著人性的至善至美。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國新聞社、杭州靈隱寺主辦,杭州靈隱寺、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新聞發展中心、中新社國際傳(chuan) 播集團浙江分公司承辦。(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