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西問·中外對話 | 從古絲路看中西方交流:互助比衝突更常見

發布時間:2023-09-01 09: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昔日的中國是古絲(si) 路的一端,如今的中國是“一帶一路”的倡議者。時光流逝千年,絲(si) 路精神不曾褪色,中華文明傳(chuan) 承也不曾中斷。

  為(wei) 何要重視文明傳(chuan) 承?怎樣發揚絲(si) 路精神、促進絲(si) 路繁榮?中西文明如何求同存異、交流並進?

  劍橋大學東(dong) 亞(ya) 係教授高亦睿認為(wei) ,再現絲(si) 綢之路,我們(men) 不想要戰爭(zheng) 、衝(chong) 突或宗教鬥爭(zheng) ,而是要打通商品流通和思想交流的渠道。英國李約瑟研究所研究員、劍橋大學東(dong) 亞(ya) 係附屬研究員程思麗(li) 表示,絲(si) 路精神意味著開放地看待新事物,倡導人與(yu) 人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山東(dong) 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英國李約瑟研究所訪問學者孫繼成認為(wei)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使沿途各國重新得到了連接。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