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ya) 專(zhuan) 線】(“一帶一路”10周年)哈學者談“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十年深耕,大道共贏
中新社阿斯塔納9月6日電 題:哈學者談“一帶一路”首倡之地:十年深耕,大道共贏
中新社記者 張碩
哈薩克斯坦是“一帶一路”的首倡之地。10年前,正是在哈薩克斯坦,中國國家主席習(xi) 近平提出了共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回想起當年現場聆聽習(xi) 近平主席演講時的場景,很多細節仍讓哈薩克斯坦學者古麗(li) 娜爾記憶猶新。
作為(wei) 哈薩克斯坦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古麗(li) 娜爾長期關(guan) 注中國。“‘一帶一路’合作對全球數十億(yi) 人民的繁榮和進步產(chan) 生了重要影響,成為(we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要實踐平台。”她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表示,“絲(si) 綢之路經濟帶”是對古絲(si) 綢之路的全新注解與(yu) 全麵複興(xing) ,同時為(wei) 打造歐亞(ya) 大陸廣闊的一體(ti) 化經濟空間開啟了合作新階段。
2022年,古麗(li) 娜爾在北京出席學術交流會(hui) 議。 (受訪者供圖)
“演講當時在哈各界引起強烈反響與(yu) 積極評價(jia) 。”古麗(li) 娜爾對記者回憶說,“絲(si) 綢之路經濟帶”倡議的提出,指明了中國參與(yu) 國際合作的方向和態度,也將發展和平與(yu) 繁榮的願景推向中亞(ya) 乃至全球。”
“哈薩克斯坦作為(wei) ‘一帶一路’首倡之地絕非偶然”,在古麗(li) 娜爾看來,古絲(si) 綢之路是連接東(dong) 西方文明的動脈,是人類交流交往的通道。哈薩克斯坦地處歐亞(ya) 大陸交通樞紐位置,各國商貿驛隊往來於(yu) 此,這對彼此了解異域文化,發展相互間貿易、經濟及文化交流關(guan) 係產(chan) 生積極影響。
這種曆史關(guan) 聯為(wei) 國際現代關(guan) 係奠定了發展基礎。古麗(li) 娜爾進一步指出,哈中在兩(liang) 千多年前就共同“開發”了絲(si) 綢之路,兩(liang) 國的交往曆史同樣表明,擁有不同民族、宗教與(yu) 不同文化傳(chuan) 統的國家可以實現和睦相處、共同發展。
“如今,我們(men) 正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一種獨特的國際合作形式。”她說,哈薩克斯坦是最早支持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在10年發展進程中,該倡議取得的成果超出預期,為(wei) 各方開辟出了一條可持續的發展路徑,在各種挑戰壓力麵前,凸顯了其重要性和靈活性。
談起該倡議對中亞(ya) 地區發展的現實意義(yi) ,古麗(li) 娜爾認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功實踐,使哈薩克斯坦作為(wei) 歐亞(ya) 大陸中心的區位優(you) 勢進一步顯現。
古麗(li) 娜爾說,為(wei) 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哈方於(yu) 2014年提出“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這一投資超90億(yi) 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成為(wei) 對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持。
“中國有句俗語——要想富,先修路,古人的經驗沿用到今天一樣適用。”她舉(ju) 例說,當下,全球地緣政治局勢複雜,處於(yu) 亞(ya) 歐十字路口的哈薩克斯坦具有過境潛力,可充當亞(ya) 歐間重要的陸路走廊與(yu) 運輸中轉樞紐。為(wei) 此,哈方尋求將地理位置優(you) 勢轉化為(wei) 實際的經濟利益,而哈中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為(wei) 哈產(chan) 品提供了從(cong) 太平洋起航的出海口,這對無法進入海上貿易路線的哈薩克斯坦來說,具有戰略意義(yi) ,也是新的發展機遇。
古麗(li) 娜爾向記者列出一組數據,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2022年哈中兩(liang) 國雙邊貿易額達311.7億(yi) 美元,中國對哈投資額達到230億(yi) 美元;2014年以來,中國在哈產(chan) 能投資項目近50個(ge) ,約合價(jia) 值200億(yi) 美元;超過50%的中歐班列過境哈薩克斯坦……
“正如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所說,‘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ge) 規模宏大、充滿希望的項目。對於(yu) 倡議的實施,哈中有著高度共識,它不僅(jin) 為(wei) 我們(men) 的合作提供了基礎,也是我們(men) 向國際社會(hui) 發聲的重要平台。”古麗(li) 娜爾在采訪中說,未來希望兩(liang) 國能夠在倡議框架下進行更多深入長遠的合作,以此激勵更多國家參與(yu) 建設“一帶一路”,“畢竟,團結、信任與(yu) 合作才是各國成功發展的關(guan) 鍵。”(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