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9月6日電 (記者 劉舒淩)台灣服務業(ye) 智庫“商業(ye) 發展研究院”(簡稱商研院)6日公布,受內(nei) 需消費拉動,台灣商業(ye) 服務業(ye) 景氣循環同行指標綜合指數(CCCIS)自2022年7月以來持續回升,但民間投資、服務業(ye) 貿易的低迷表現成為(wei) 台灣商業(ye) 服務業(ye) 景氣複蘇中的不確定因素。
據介紹,這項綜合指數去年6月出現低穀,為(wei) 負0.6178個(ge) 標準差,到今年7月已回升到正0.9362個(ge) 標準差,預測明年1月將上升到正1.8237個(ge) 標準差。
商研院分析,近來,台灣住宿餐飲業(ye) 與(yu) 服務業(ye) 的就業(ye) 人數兩(liang) 項子指標持續上升,批發及零售業(ye) 、不動產(chan) 及住宅服務業(ye) 兩(liang) 項仍下降,但走勢已趨緩。不足的是,領先指標裏的民間投資與(yu) 服務業(ye) 貿易走勢向下且加速,形成整體(ti) 景氣複蘇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分析成長趨勢變動,商研院方麵認為(wei) ,可清楚發現商業(ye) 服務業(ye) 發展動能由外需轉成內(nei) 需、由生產(chan) 轉成消費。而這種“內(nei) 溫外冷”“消費強生產(chan) 弱”的結構轉換,應是短期現象。
該機構指出,台灣內(nei) 需市場狹小、資源有限,上述成長模式再怎麽(me) 發展,都會(hui) 受到局限,而陷於(yu) 長期“低度均衡”。一旦投資停頓,競爭(zheng) 力與(yu) 生產(chan) 力的提高就受到影響,對外貿易發展與(yu) 民眾(zhong) 消費能力也都會(hui) 受到衝(chong) 擊,並陷入惡性循環。
此外,還有勞動力供需失衡的難題存在。伴隨住宿與(yu) 餐飲、運輸及倉(cang) 儲(chu) 業(ye) 景氣上升,批發及零售業(ye) 的景氣下降趨勢減緩,商研院認為(wei) ,目前台灣服務業(ye) 的缺工問題將更加難以解決(jue) ,尤其當製造業(ye) 景氣複蘇,競爭(zheng) 情勢會(hui) 更加嚴(yan) 重。(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