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慕尼黑9月7日電 (記者 馬秀秀)以“體(ti) 驗互聯移動”為(wei) 主題的2023年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hui) (亦稱慕尼黑國際車展)正在慕尼黑舉(ju) 行。期間,領先行業(ye) 代表集中展示最新汽車技術、智能出行解決(jue) 方案以及可持續交通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加快產(chan) 業(ye) 向可持續及智能化轉型是此次博覽會(hui) 折射出的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
德國總理朔爾茨在出席博覽會(hui) 開幕式時強調,出行是人類的普遍需求。未來出行必須做到不損害我們(men) 的星球和環境。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VDA)主席穆勒表示,博覽會(hui) 是數字移動平台,也是致力於(yu) 氣候保護和資源節約的可持續移動平台。
本屆博覽會(hui) 上,電動汽車及技術創新成為(wei) 展示亮點。法國車企雷諾發布純電動新款SCENIC車型,續航裏程可達620公裏,所用材料90%可回收;中國車企比亞(ya) 迪共攜6款純電車型亮相,其中比亞(ya) 迪SEAL U等是在歐洲首秀。
德國寶馬集團展示的所有產(chan) 品均為(wei) 電動車型,其中ix5 HYDROGEN裝載氫燃料電池係統,可由自產(chan) 電能驅動。寶馬新聞發言人卡羅琳·塞德爾(Carolin Seidel)告訴記者,在環保領域,寶馬“雄心勃勃”,未來生產(chan) 將越來越向電動汽車傾(qing) 斜。未來也將逐步實現所有車型製造材料100%可回收。
鑒於(yu) 歐盟計劃在2035年前停止燃油汽車銷售,包括寶馬在內(nei) 的許多歐洲汽車製造商正投入大量資金,開展零排放汽車技術研發。塞德爾表示,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等對於(yu) 行業(ye) 轉型至關(guan) 重要。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e) 寧德時代展示的全球首款采用磷酸鐵鋰材料並可實現大規模量產(chan) 的4C超充電池——神行超充電池是動力電池技術發展史上又一裏程碑。“充電10分鍾,續航400公裏”及“達700公裏以上續航裏程”等突破,極大緩解用戶補能焦慮,也加快推動汽車全麵電動化進程。
在全球汽車智能化浪潮中,汽車從(cong) 功能性代步工具逐步演變為(wei) 智能化出行空間。博覽會(hui) 上,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英戈爾施塔特應用技術大學等研究院所帶來環境感知等方麵的關(guan) 於(yu) 自動駕駛領域的諸多研究成果。
作為(wei) 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係統的基礎,德國博世集團也在博覽會(hui) 上首次推出與(yu) 硬件解耦的視覺感知軟件模塊。該模塊可部署於(yu) 多種片上係統(SoC),為(wei) 汽車製造商提供極高靈活性。博世智能駕駛與(yu) 控製事業(ye) 部總裁克裏斯托夫·哈通(Christoph Hartung)表示,未來移動出行由軟件定義(yi) 。博世正在優(you) 化駕駛輔助係統產(chan) 品組合,並為(wei) 客戶提供可精準滿足其需求的解決(jue) 方案。
包括商湯絕影、黑芝麻、輕舟智航等在內(nei) 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的優(you) 秀供應鏈企業(ye) 攜產(chan) 品、技術和出海計劃等積極參展。
商湯絕影在本次博覽會(hui) 首次全方位展示其智能座艙大模型產(chan) 品體(ti) 係,以大模型技術直擊多種出行痛點。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絕影智能汽車事業(ye) 群總裁王曉剛介紹,商湯絕影自誕生起就蘊含著國際化基因。他期待將長期沉澱的大模型技術能力和量產(chan) 經驗帶給全球客戶,讓智能座艙變成暖心懂你的好管家,讓智能駕駛變成安全可靠的老司機,共同開啟人機共駕新體(ti) 驗。
“‘體(ti) 驗互聯移動’不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口號,更是一種承諾。”穆勒表示,數字網絡、快速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和實時導航使未來出行變得更美好、更安全、更舒適。
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hui) 前身為(wei) 法蘭(lan) 克福國際車展,每兩(liang) 年舉(ju) 辦一次,被譽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風向標,是歐洲乃至全球最具影響力、規模最大的車展之一。今年博覽會(hui) 於(yu) 5日正式開幕,將持續至10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