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清泉洗刷著長滿苔蘚的石頭、鳥叫和蟬鳴從(cong) 遠處傳(chuan) 來、秋日暖陽透過層層綠葉灑滿林間……中國長白山的一草一木、花鳥魚蟲都讓塞爾維亞(ya) 女孩瑪塔感到著迷。
近日,在中國科研人員的帶領下,作為(wei)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學者的瑪塔走進長白山原始森林,了解這裏的生態保護情況。
長白山是世界上公認的歐亞(ya) 大陸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典型自然綜合體(ti) ,是世界上同緯度地區保存最完好、麵積最大的原始森林分布區。
瑪塔的父親(qin) 是塞爾維亞(ya) 知名的科學家。受其影響,瑪塔也極具鑽研和探索精神。這次來到長白山,就是為(wei) 了了解如何推動森林生態係統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中國科學家的工作方式。
【同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學者 瑪塔
我對中國文化是特別感興(xing) 趣的,然後我來這裏最希望是能(學習(xi) )中國文化和中國科學的文化(研究)這些方麵,(探索中國)可持續發展對現代社會(hui) 的影響。
【解說】這次,與(yu) 瑪塔一起走進原始森林開展觀測工作的是吉林長白山森林生態係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科研人員。在孕育著無限生機的森林中,一行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成績斐然,生態環境不斷向好。
【同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學者 瑪塔
給我的影響就是,在中國保護自然的工作早就開始了,我們(men) 都已經能看到好的改變,和保護過程(帶來)的好處。
【解說】瑪塔告訴記者,她在少林寺還曾生活了兩(liang) 年多,並完成了一篇關(guan) 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士論文。
瑪塔表示,自己非常喜愛中國和這裏的文化,父輩們(men) 不斷探索和鑽研的“科學家精神”也激勵著她,要在中國學到更多的知識,並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
【同期】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學者 瑪塔
我的想法是我特別想研究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一些內(nei) 容,一些理念,會(hui) 對我們(men) 現代的社會(hui) 有什麽(me) 作用。還有人和社會(hui) ,還有人和自然的關(guan)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