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青漳州合辦“101公館”:高爾夫茶室中探索兩岸融合

閆旭 發布時間:2023-10-12 08:5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港澳台專(zhuan) 線】台青漳州合辦“101公館”:高爾夫茶室中探索兩(liang) 岸融合

  中新社漳州10月11日電 題:台青漳州合辦“101公館”:高爾夫茶室中探索兩(liang) 岸融合

  中新社記者 閆旭

  福建漳州古城的台灣路上,商鋪鱗次櫛比,騎樓式、南洋風格、傳(chuan) 統閩南式建築錯落分布。“101公館”坐落於(yu) 台灣路的盡頭,門前不遠處一座太古橋橫跨小河上,過橋就到了北京路。

  “一座橋,連起了台灣路和北京路。”台灣青年曾冠穎近日在“101公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men) 也希望成為(wei) 兩(liang) 岸交流的一座橋梁”。

  9月19日,“101公館”矗立漳州古城台灣路上,引人注目。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101公館”由曾冠穎、詹秉羲、李誌章等多名在漳州的台青合夥(huo) 經營,結合茶室、室內(nei) 高爾夫運動、伴手禮等多種業(ye) 態,去年開始試營業(ye) 。

  “‘101公館’這個(ge) 名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台北101大樓。我們(men) 的logo是閩南建築的燕尾脊,下麵是兩(liang) 個(ge) 立柱和大門組成‘101’的字樣。”曾冠穎對此解釋道,“我們(men) 想體(ti) 現兩(liang) 岸融合,也寄托新一代台青在漳州古城立足、一起發展壯大的願望”。

  圖為(wei) 9月19日,曾冠穎在“101公館”展示自己在漳州長泰茶山生產(chan) 的台灣茶。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曾冠穎是“登陸”發展的“台三代”,爺爺是20世紀90年代隨台商“西進”潮來漳州創業(ye) 的台中人,在長泰種植水果。2004年,曾冠穎跟父親(qin) 一起來長泰“接棒”,在600畝(mu) 茶山上種植東(dong) 方美人茶、金白龍茶、紅茶等台灣茶,並經營一間名為(wei) “聯邦調茶局”的茶廠。

  創辦“101公館”,最初的動念始於(yu) 新冠疫情期間,幾名台青事業(ye) 發展放緩或停滯,於(yu) 是集思廣益尋求出路。“有很多台青那時候聯係我,問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什麽(me) 。”曾冠穎說,當時疫情對他的影響也比較大,他也在思考自己的產(chan) 業(ye) 如何平穩渡過困難時期。

  “在山上我會(hui) 請客人來家裏泡茶,而在市區很多人會(hui) 客習(xi) 慣找個(ge) 茶館喝茶。”看到漳州古城有台灣元素,曾冠穎就想開一家茶館,既符合市場需求,也為(wei) 台灣青年增加一處交流場所。

  於(yu) 是幾個(ge) 台青碰在一起“頭腦風暴”,想打造一間與(yu) 眾(zhong) 不同的茶館。喜歡高爾夫球的詹秉羲,想到了引入室內(nei) 高爾夫模擬器,“打高爾夫球和泡茶的用意是一樣的,泡茶是以茶會(hui) 友,打高爾夫是以球會(hui) 友,大家可以邊打球邊聊天,聊聊各自事業(ye) 發展的想法”。

  圖為(wei) 9月19日,曾冠穎(左)在“101公館”內(nei) 的新式茶飲店鋪和店員交流飲品製作。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詹秉羲是2017年跟著家人來漳州發展的,現於(yu) 平和縣種植四季水果、養(yang) 殖家禽。他與(yu) 曾冠穎在一場台灣青年交流活動中結識,同樣希望做出一番事業(ye) 的兩(liang) 個(ge) 年輕人一拍即合。

  作為(wei) 漳州第一家結合室內(nei) 高爾夫運動的茶室,“101公館”在漳州很快打出知名度。在“101公館”的一樓,融合了水果與(yu) 茶的新式茶飲店鋪也頗受年輕人歡迎。

  “在漳州,茶與(yu) 台灣的關(guan) 係非常密切,我們(men) 可以從(cong) 月港的故事講起,茶從(cong) 這裏被帶到台灣,又回到這裏,跟本地茶交融在一起。”曾冠穎希望以新式茶飲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兩(liang) 岸茶文化,“水果茶在兩(liang) 岸都是頗受年輕人歡迎的飲品,把東(dong) 方美人茶、白芽奇蘭(lan) 等加上水果,口味多元,例如用東(dong) 方美人茶做基底的手打檸檬茶,就有了獨特的蜜香味”。

  “101公館”的伴手禮區域內(nei) ,零食、文創擺件等琳琅滿目,成為(wei) 展示漳州台商台企產(chan) 品的窗口。曾冠穎說,未來希望引進更多台灣特產(chan) 。

  “我們(men) 在漳州的台灣年輕人,心裏都把兩(liang) 岸融合放在重要位置,所以會(hui) 思考‘101公館’如何表現兩(liang) 岸融合。”曾冠穎表示,他是兩(liang) 岸融合的受益者,自己是來自台灣的種茶人,妻子是大陸人,在事業(ye) 上給他很多支持和引導。

  曾冠穎熱心於(yu) 兩(liang) 岸青年交流。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guan) 於(yu) 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中,“鼓勵青少年交流交往”的內(nei) 容令他很頗受鼓舞,“我想帶著台灣年輕人一起做,現在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men) 更應該與(yu) 時俱進,擁抱大陸的發展機遇。”(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