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新華時評·共建“一帶一路”丨開拓共創未來的機遇之路

鄒多為 發布時間:2023-10-13 08:56: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2日電 題:開拓共創未來的機遇之路

  新華社記者鄒多為(wei)

  10年,3600多個(ge) 日夜,見證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cong) 一顆夢想的種子,成長為(wei) 促進全球合作的繁茂大樹。最新發布的《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充分印證,共建“一帶一路”順潮流、得民心、惠民生、利天下,開拓了各國共創光明美好未來的機遇之路。

  共建“一帶一路”源自中國,屬於(yu) 世界。2017年1月,習(xi) 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強調:“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實現共贏共享發展。”

  翻開白皮書(shu) ,一係列數據和重大項目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豐(feng) 碩成果的縮影:截至2023年6月底,中國與(yu) 五大洲的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4萬(wan) 列,運輸近700萬(wan) 標箱,貨物品類達5萬(wan) 多種;中國已與(yu) 144個(ge) 共建國家簽署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文件……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為(wei) 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致力於(yu) 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合作項目,為(wei) 世界各國繁榮發展提供了理念指引和實踐路徑。

  這是一條在互利共贏中共謀發展的機遇之路。發展是解決(jue) 一切問題的總鑰匙。共建“一帶一路”始終聚焦發展這個(ge) 根本性問題,著力解決(jue) 製約發展的短板和瓶頸,不斷深化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斷拓展合作領域,推動各國共享機遇、共謀發展、共同繁榮。

  中馬、中印尼“兩(liang) 國雙園”及中白工業(ye) 園、中阿(聯酋)產(chan) 能合作示範園、中埃(及)·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10年來,中國企業(ye) 與(yu) 共建國家政府、企業(ye) 合作共建的海外產(chan) 業(ye) 園超過70個(ge) ;與(yu) 共建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3800億(yi) 美元,互利共贏的經貿合作“蛋糕”越做越大。

  這是一條在開放合作中共創未來的機遇之路。在逆全球化思潮不斷湧動的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對話而不對抗、拆牆而不築牆、融合而不脫鉤、包容而不排他,致力於(yu) 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國際合作,為(wei) 各國攜手應對挑戰、共創未來提供了實現路徑,打開了機遇之窗。

  有關(guan) 統計顯示,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拉動近萬(wan) 億(yi) 美元投資規模,達成3000多個(ge) 合作項目,為(wei) 共建國家創造42萬(wan) 個(ge) 工作崗位,讓近4000萬(wan) 人擺脫貧困,使各國獲得更多發展機會(hui) 。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顯著增加,人類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一背景下,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感言:“各國應當抓住‘一帶一路’合作帶來的機遇,實現互利共贏。”

  今年,中國迎來改革開放45周年。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中國必將攜手各國一道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以中國新發展為(wei) 世界提供更多新機遇。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