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敦煌!

發布時間:2023-10-16 09:44:00來源: 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人類敦煌,心向往之

  你心目中的敦煌是什麽(me) 樣的?

  敦煌城標——反彈琵琶。張曉亮 攝

  是王維詩句中的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是李白詩句中

  長風幾萬(wan) 裏,吹度玉門關(guan) ?

  這隻是敦煌的一麵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敦煌

  了解它的千麵

  敦煌城市麵貌煥然一新。周斌全 攝

  敦,大也;煌,盛也

  自2100多年前漢武帝“據兩(liang) 關(guan) 、列四郡”起

  作為(wei) 絲(si) 綢之路中西交通中轉站

  和西域門戶的敦煌郡

  曾有“使者相忘於(yu) 道,

  商旅不絕於(yu) 途”的盛景

  敦煌絲(si) 路駝鈴。張曉亮 攝

  更有《舊唐書(shu) ·地理誌》記載

  天寶年間元宵燈會(hui) ,

  長安第一、敦煌第二、揚州第三的輝煌

  繁華熱鬧的敦煌夜市。王斌銀 攝

  如今的敦煌

  是古樸的絲(si) 路重鎮

  更是時尚的弄潮兒(er)

  敦煌書(shu) 局。張曉亮 攝

  敦煌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杜雨林 攝

  誰說敦煌隻有戈壁和大漠

  它是河西走廊著名綠洲

  高空俯瞰映入眼簾滿眼的綠

  讓遊客錯愕竟身處於(yu) 沙漠之中

  鳴沙山景觀大道。杜雨林 攝

  穿城而過的黨(dang) 河是敦煌人民的母親(qin) 河

  哺育著這座古城的民眾(zhong)

  更出現了鳴沙山月牙泉“沙泉共生”的奇觀

  大漠濕地成為(wei) “鳥樂(le) 園”

  敦煌市黨(dang) 河風情線。杜雨林 攝

  敦煌鳴沙山月牙泉雪景如畫。張曉亮 攝

  敦煌陽關(guan)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提及敦煌,不能不說莫高窟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跨越十餘(yu) 個(ge) 朝代

  每一處建築、彩塑、壁畫

  都訴說著不朽的傳(chuan) 奇

  航拍深秋季節的世界文化遺產(chan) 莫高窟。王斌銀 攝

  敦煌小鎮鳴沙書(shu) 院,學員正在學習(xi) 敦煌壁畫臨(lin) 摹技藝。張曉亮 攝

  壁畫裏藏著千年前古人的時尚密碼

  修身掐腰喇叭袖、T恤打底、

  外穿一條包臀“長裙”

  放在今天也是完全可以出街的複古穿搭

  經得起偶然撞到的街拍鏡頭

  佛母摩耶夫人服飾,莫高窟第280窟。敦煌研究院供圖

  當地學校還將莫高窟壁畫上的藻井圖案

  印上校服

  課間操跳起了敦煌舞

  扭腰送胯又落落大方

  被網友羨慕稱為(wei) “行走的文化自信”

  身穿敦煌文化校服的學生正在上課。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敦煌中學學生在操場做敦煌舞課間操。張曉亮 攝

  這不,實名羨慕的網友

  湧向敦煌來一組“飛天旅拍”

  西域公主、飛天、金剛力士一米一個(ge) 造型

  比洞窟裏的壁畫還要擁擠

  沉浸式穿越至古絲(si) 綢之路

  感受絲(si) 路文化與(yu) 古人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2023年7月,遊客在甘肅省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遊覽。張曉亮 攝

  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內(nei) ,遊客身著西域服飾進行旅拍。中新社記者 李亞(ya) 龍 攝

  萌萌的“小飛天”正在拍攝。中新社記者 李亞(ya) 龍 攝

  旅拍的重要出鏡對象駱駝,

  也成為(wei) 了萬(wan) 千寵兒(er)

  駱駝有了專(zhuan) 屬淋浴間、

  飲水池、休息區、紅綠燈

  全方位享受VIP服務

  月牙泉鳴沙山景區的牽駝人精通多種語言

  據說,

  好搭檔駱駝還可以聽懂簡單的外語指令

  牽駝人為(wei) 駱駝洗澡衝(chong) 涼。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甘肅敦煌鳴沙山下的駱駝紅綠燈。楊豔敏 攝

  敦煌是回望曆史的時空隧道

  3處世界文化遺產(chan) 、240多處文物遺址

  帶你回望古今千年的朝朝暮暮

  懸泉置遺址帶你走進2000年前的漢代驛站

  漢長城及烽燧、積薪堆遺址邊

  似乎看到了狼煙四起、聽見了戰馬嘶鳴

  玉門關(guan) 陽關(guan) 遺址下,

  似乎看到了過往通關(guan) 的商隊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敦煌懸泉置遺址。杜雨林 攝

  世界文化遺產(chan) 敦煌玉門關(guan) 遺址。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敦煌陽關(guan) 博物館。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夜幕下的敦煌

  人間煙火氣十足

  沙州夜市的沙蔥牛肉餅、

  糖油糕、杏皮水、紅柳烤肉

  千年不散的宴席,滿足天南海北的味蕾

  敦煌驢肉黃麵。中新社記者 馮(feng) 誌軍(jun) 攝

  敦煌地方特色飲品杏皮水酸甜可口,深受遊客青睞。張婧 攝

  紅柳烤肉。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沙蔥牛肉餅。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敦煌壁畫臨(lin) 摹、敦煌彩塑、

  敦煌石粉彩繪、敦煌木版雕刻畫

  讓全世界遊客把敦煌帶回家

  遊客在敦煌夜市選購泥板畫。張曉亮 攝

  遊客在敦煌夜市選購敦煌木雕畫。張曉亮 攝

  音樂(le) 響起

  走下壁畫飛上舞台的飛天仙女

  《絲(si) 路花雨》《又見敦煌》《敦煌盛典》

  《樂(le) 動敦煌》《千手千眼》

  舞不盡敦煌的繁華和開放

  甘肅經典舞劇《絲(si) 路花雨》劇照。甘肅演藝集團供圖

  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體(ti) 驗劇《樂(le) 動敦煌》。張曉亮 攝

  敦煌大劇院,演員在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中表演。張曉亮 攝

  鎂光燈開

  又是模特的頂級秀場

  穿越千年領略東(dong) 方美學的博大精深

  敦煌鳴沙山下舉(ju) 行服裝秀。中新社記者 殷春永 攝

  敦煌鳴沙山下舉(ju) 行服裝秀。中新社記者 殷春永 攝

  深秋時節漫步敦煌鄉(xiang) 間田野,

  遍地金黃果實累累

  高標準農(nong) 田猶如一幅幅壯觀的田間畫卷

  通過“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發展模式

  真正實現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

  敦煌被確定為(wei) “第三批國家現代農(nong) 業(ye) 示範區”

  航拍敦煌農(nong) 村。張曉亮 攝

  敦煌市莫高鎮新店台村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收割機在田地裏收割玉米。郭均強 攝

  在敦煌完全可以實現水果自由

  晝夜溫差大的獨特地理氣候

  從(cong) 8月到10月

  李廣杏、李廣桃、葡萄、

  敦煌蜜瓜、敦煌大棗

  在“多巴胺”色彩中赴一場視覺與(yu) 味覺的盛宴

  敦煌市莫高鎮農(nong) 民在葡萄園采摘葡萄。張曉亮 攝

  敦煌李廣杏。張曉亮 攝

  敦煌市黃渠鎮農(nong) 民采摘哈密瓜。王斌銀 攝

  敦煌農(nong) 民采摘紫胭桃。張曉亮 攝

  瀚海風光無限好,追風逐日在敦煌

  幹旱少雨的敦煌素有“中國旱極”之稱

  是光熱發電的理想區域

  也是全國首個(ge)

  百萬(wan) 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基地

  “超級鏡子電站”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

  落戶於(yu) 此

  新能源產(chan) 業(ye) 從(cong) 單一技術到集群並進

  第三批“國家低碳試點城市”

  是敦煌的另一張靚麗(li) 名片

  敦煌光電博覽園。杜雨林 攝

  首航節能敦煌10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站。敦煌市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敦煌市新能源輸電線路。張曉亮 攝

  出乎意料的敦煌境內(nei) 礦產(chan) 資源豐(feng) 富

  釩資源儲(chu) 量位居全國第四

  修高速、架鐵橋、建空港

  敦煌機場海關(guan) 開關(guan) 、鐵路機場開通擴建升級

  鐵海聯運國際貨運班列開通發運

  多條國際旅遊航線直達各地

  讓絲(si) 路敦煌離世界不再遙遠

  首趟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甘肅敦煌-萬(wan) 象-曼穀)國際貨運列車發運。張曉亮 攝

  2015年6月29日,香港至敦煌旅遊航班首航。張曉亮 攝

  敦煌火車站。張曉亮 攝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

  絲(si) 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hui)

  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hui)

  奔赴於(yu) 此

  重新點亮了這條絲(si) 路古道

  再次將敦煌推向時代前沿

  《相約敦煌》文藝演出在敦煌上演。中新社記者 李亞(ya) 龍 攝

  2023年9月,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hui) 在敦煌舉(ju) 行,這是數博會(hui) 首次在北京以外的省市舉(ju) 辦。中新社記者 丁思 攝

  “英雄傳(chuan) 說亞(ya) 洲巔峰”世界搏擊王者爭(zheng) 霸賽在敦煌舉(ju) 辦。周斌全 攝

  2023年“體(ti) 彩杯”全國沙灘排球巡回賽(敦煌站),在鳴沙山下開賽。張曉亮 攝

  這裏,曆史上各民族友好往來

  它是“世界四大文化體(ti) 係匯流之地”

  如今的敦煌

  是國際文化旅遊名城

  是上海姑娘樊錦詩

  紮根於(yu) 此60年的“第二故鄉(xiang) ”

  是從(cong) 世界各地趕來

  朝聖、探秘、逐夢的人們(men) 的“向往之地”

  是南來北往人們(men) 共同的家

  是東(dong) 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匯聚地

  敦煌城市特色鮮明。張曉亮 攝

  敦煌書(shu) 局。張曉亮 攝

  外籍舞蹈演員參與(yu) 演出中國經典舞劇《絲(si) 路花雨》。楊豔敏 攝

  2023年7月10日,“樊錦詩星”命名、樊錦詩基金設立暨樊錦詩從(cong) 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座談會(hui) 在甘肅敦煌舉(ju) 行。敦煌研究院供圖

  遊客在敦煌莫高裏工匠村學習(xi) 製作木胎泥塑。張曉亮 攝

  敦煌書(shu) 局,小朋友展示製作的泥板畫。張曉亮 攝

  敦煌市鄉(xiang) 村旅遊蓬勃發展。張曉亮 攝

  出發去敦煌

  一路向西

  人這一輩子,怎麽(me) 能不去一趟敦煌呢

  (中新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丁思)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