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一帶一路”10周年)首席訪談:“一帶一路”貿易增長還有多大空間?

王恩博 發布時間:2023-10-16 09: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 王恩博)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國際局勢不穩定因素頻出的時代,中國外貿結構多元化趨勢愈加明顯,過去十年,中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貿易規模指標顯著提升,成為(wei) 其中74個(ge) 國家的最大進口來源地。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zhuan) 訪時稱,“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口占全球進口總值的比重,於(yu) 2010年至2020年穩定在31.0%到32.5%水平。站在當下時點,許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正成為(wei) 新一輪產(chan) 業(ye) 承接地,其進口占比有望進一步上行。

  魯政委表示,產(chan) 業(ye) 承接是需求創造的過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chan) 業(ye) 承接過程中,產(chan) 業(ye) 承接地城鎮化率和居民收入水平隨之提升,本土市場的有效需求得以激發。而伴隨產(chan) 業(ye) 承接地融入進全球一體(ti) 化生產(chan) 過程,其中間品進口需求也得以創造。

  那麽(me) ,中國與(yu) “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貿易增長空間還有多大?這些國家的進口占比何時會(hui) 達到頂峰?

  從(cong) 曆史數據分析來看,魯政委指出,一個(ge) 經濟體(ti) 在其進口占比達峰時通常具備三大特征:一是處於(yu) 後工業(ye) 化時期,其人均不變價(jia) GDP處於(yu) 20000美元至33000美元;二是尚處人口紅利期,其勞動年齡人口占比和勞動年齡人口尚未達峰;三是處於(yu) 產(chan) 業(ye) 承接進程深化期,對應FDI(外國直接投資)存量與(yu) GDP之比位於(yu) 0.5至1.5之間。

  應看到,與(yu) 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超過150多個(ge) 國家,經濟發展階段不一。魯政委稱,大部分國家的經濟體(ti) 人均不變價(jia) GDP均處20000美元以下,且勞動年齡人口穩步上行,再結合FDI存量與(yu) GDP比重的數據,也處於(yu) 產(chan) 業(ye) 承接的初步階段,整體(ti) 而言,其進口占比具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據其粗略計算,符合上述條件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樂(le) 觀估計下,按照6.0%的年複合增長率推算,其經濟體(ti) 的人均不變價(jia) GDP分別於(yu) 2050年和2058年突破20000和33000美元。由此,這些經濟體(ti) 的進口占比最早於(yu) 2050年前後達峰,最晚於(yu) 2062年前後達峰。

  再從(cong) 勞動年齡人口人均不變價(jia) 進口看,可推算出達峰時上述相關(guan) 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口規模合計或達28萬(wan) 億(yi) 美元左右,遠高於(yu) 2022年的3.2萬(wan) 億(yi) 美元。

  魯政委說,“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出口結構的重塑與(yu) 升級,大大提升了外貿應對不確定性的韌性和增長潛力。“過去我們(men) 出口不行的地方、大家不怎麽(me) 關(guan) 注的地方,成了今年重要的亮點。”

  他提到,今年以來,中國對阿拉伯國家出口實現高速增長,遠超對全球出口的增速,成績非常耀眼。更為(wei) 需要關(guan) 注的是,沙特阿拉伯等中東(dong) 國家也擁有大量資金,並且其重工業(ye) 、輕工業(ye) 的基礎都有待提升,而中國在這方麵實力雄厚,這一市場的增長空間同樣不容忽視。此外,看資本市場動向,進入2021年後,中東(dong) 資金大比例提升對A股的配置,今年仍舊保持高位。(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