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雲南德欽的高原弦子班:師生齊力傳承傳統文化

杜瀟瀟 繆超 發布時間:2023-10-16 09:4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吃過午飯,雲(yun) 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第一小學弦子興(xing) 趣班專(zhuan) 用教室裏便開始傳(chuan) 出歡快的弦子聲,年近古稀的民間弦子藝人定主已在教室準備教學。待弦子興(xing) 趣班30多名學生坐下,定主如往常一樣,首先帶領學生們(men) 校準弦子的高低音,接著才是傳(chuan) 授新曲子。

  【解說】德欽縣第一小學位於(yu) 梅裏雪山腳下,藏族學生占96%。自2013年成立弦子興(xing) 趣班至今,十年來在學校與(yu) 民間藝人的共同努力下,歡樂(le) 的藏族弦子在校園裏接續傳(chuan) 承。

  【同期】民間弦子藝人 定主

  我的弦子(技術)交給了學生,學生也喜歡我,我也喜歡學生,要堅持傳(chuan) 承,我們(men) 藏族的弦子、鍋莊就是最棒的。

  【解說】弦子,是竹弓夾在兩(liang) 琴弦之間拉奏的樂(le) 器,音色深厚、飽滿而又柔軟,讓人聽後不禁要興(xing) 歌起舞。德欽縣有“歌舞之鄉(xiang) ”的美譽,在當地大大小小的鄉(xiang) 村集鎮,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婚慶嫁娶,隻要是人們(men) 歡聚的地方,都少不了藏族弦子樂(le) 曲和歌舞。

  【解說】2012年起,德欽縣開展集中規模辦學。自此,德欽縣第一小學有了充裕的資金,陸續建設籃球場、足球場、射箭館、計算機室、舞蹈教室、美術教室、實驗室等設施場地,接納周邊多個(ge) 鄉(xiang) 鎮的學生。為(wei) 了讓學生們(men) 在學校生活開心快樂(le) ,學校開設了籃球、足球、射箭、弦子、藏文書(shu) 法、繪畫、樂(le) 高等20個(ge) 興(xing) 趣班。其中,弦子興(xing) 趣班最受學生歡迎。

  【同期】德欽縣第一小學學生 魯茸尼瑪

  (我喜歡)拉弦子,可以跟我們(men) 這些朋友一起拉,很開心,每學會(hui) 一首曲子就可以跟自己的爺爺拉一下。

  【同期】德欽縣第一小學學生 紮史農(nong) 布

  我最喜歡而且最開心的時候是在弦子班裏麵拉弦子,弦子本來就很快樂(le) ,我對這弦子特別喜愛。

  【解說】自2013年開辦弦子興(xing) 趣班以來,德欽縣第一小學聘請1名弦子教師負責日常教學,先後邀請4名民間弦子藝人到學校為(wei) 學生提供指導,截至目前已培養(yang) 出300多名學生。

  【同期】德欽縣第一小學副校長 紮史農(nong) 布

  組建弦子班的初衷,是傳(chuan) 承我們(men) 民族的文化。也對我們(men) 本地的弦子文化也產(chan) 生了一定的影響。以前我們(men) 這邊很多人都不會(hui) 拉弦子了。從(cong) 我們(men) 學校的學生開始帶動,然後現在德欽這邊也是有很多人都願意去拉弦子,也願意去傳(chuan) 承我們(men) 民族的一些文化。

  【解說】弦子班的影響不僅(jin) 僅(jin) 局限在當地,多年來,這些小小弦子手,還一批批赴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參賽。

  【同期】德欽縣第一小學副校長 紮史農(nong) 布

  我們(men) 弦子班2017年,到北京去參加“星星火炬”少兒(er) 春晚的比賽,也拿到了一定的榮譽。

  【解說】2019年,他們(men) 遠赴新加坡參加國際青少年藝術交流比賽,斬獲“金獅杯”。

  【解說】除了弦子班之外,德欽縣第一小學還編排了融入鍋莊舞的民族特色課間操,每天上午課間,學生們(men) 到操場上列好隊,在充滿民族特色的音樂(le) 中跳起了課間操,既鍛煉了身體(ti) ,又能在潛移默化間讓學生學會(hui) 迪慶藏族的傳(chuan) 統舞蹈——鍋莊舞。德欽縣第一小學的師生們(men) 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讓民族傳(chuan) 統文化能夠更加長遠地延續下去。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