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世界說】英媒:在頻繁的校園槍擊中成長,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

發布時間:2023-10-17 09:07:00來源: 中國日報網

  【世界說】英媒:在頻繁的校園槍擊中成長,被槍支製造商視作新市場,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

  中國日報網10月16日電 英國《衛報》網站13日刊文稱,美國年輕人深受“槍害”。在美國,槍支暴力及其所帶來的創傷(shang) 對於(yu) Z世代年輕人來說是常態化的,校園槍擊事件伴隨著他們(men) 的成長。

  文章指出,美國Z世代是在預防槍擊事件的演習(xi) 以及在電視上目睹校園殺戮以及其他暴力行為(wei) 中長大的。槍支是現如今導致24歲及以下美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他們(men) 的集體(ti) 心理也因此被重塑。

  美國南方貧困法律中心(Southern Poverty Law Center)、“為(wei) 每個(ge) 城鎮帶來槍支安全”(Everytown for Gun Safety)以及美利堅大學兩(liang) 極化和極端主義(yi) 研究與(yu) 創新實驗室(Polarization and Extremis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Lab)2023年聯合進行的一項全美性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否直接或間接經曆過槍支暴力,年輕人都對此感到焦慮、悲傷(shang) 、失落和恐懼。

  36歲的瑪麗(li) 安·阿爾瓦拉多(MaryAnn Alvarado)是加州預防暴力倡導組織YouthAlive!運營的Teens on Target的項目負責人。她表示,對於(yu) 許多她所遇到的美國青少年來說,槍支暴力是常態化的,或者在他們(men) 看來是不可能製止的,甚至有些人認為(wei) 擁有槍支可以保護自己的家人。

  兩(liang) 極化和極端主義(yi) 研究與(yu) 創新實驗室研究主任帕夏·達什特加德(Pasha Dashtgard)表示,許多美國人對公共場所的暴力行為(wei) 保持高度的警惕,同時具有焦慮、抑鬱和擔憂的情緒。

  人們(men) 對於(yu) 這種恐懼感的一種反應是加入槍支暴力預防活動,另一種則是“擁抱”槍支。該研究室2023年的研究顯示,美國約1/3年齡在18歲以下的青少年認為(wei) ,有槍比沒搶更安全;39%的受訪者表示極易獲得槍支,他們(men) 中的半數已經擁有了槍支。

  但槍支暴力預防組織Project Unloaded的創始人妮娜·維尼克(Nina Vinik)認為(wei) ,槍支並不能讓個(ge) 人或家庭變得更安全,擁有槍支的人事實上比沒有槍的人更有可能遭到槍擊。

  來自洛杉磯南部的曼尼·馬塞多(Manny Macedo)表示,他幾乎每晚都能聽到槍聲,但“我從(cong) 小就被教導無視它”。如今,馬塞多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大三學生,他領導著該校“學生要求行動”(Students Demand Action)小組,希望幫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城市中的其他孩子遠離槍支。

  馬塞多所在的社區中有許多年輕人攜帶槍支,尤其是那些與(yu) 幫派有關(guan) 聯的人。洛杉磯暴力預防組織城市和平研究所(Urban Peace Institut)執行主任費爾南多·雷洪(Fernando Rejón)指出,對於(yu) 美國Z世代的年輕人來說,社交媒體(ti) 或助長了幫派衝(chong) 突,導致更多與(yu) 槍支有關(guan) 的死亡。

  阿爾瓦拉多也表示,曾經聽到六年級的孩子說社交媒體(ti) 上有許多“美化擁有武器”的視頻,鼓勵11歲和12歲的孩子認為(wei) 槍支“很酷”。

  達什特加德指出,在美國,有關(guan) 擁有槍支可以提高個(ge) 人或社區安全的宣傳(chuan) 並不是新生事物。《衛報》文章稱,這些說法早在互聯網時代前就出現了,如今在網絡平台上得到了延續,年輕人會(hui) 在一些頻道和聊天群中看到用槍支來解決(jue) 各種不滿的宣傳(chuan) ,而網絡上一些有影響力的年輕人也成了美國槍支行業(ye) 策略的一部分。

  倡議減少槍枝暴力的美國非營利團體(ti) “暴力政策中心(Violence Policy Center)執行主任喬(qiao) 希·舒格曼(Josh Sugarman)表示,全美步槍協會(hui) (NRA)和美國的槍支製造商通過以年輕人為(wei) 導向的廣告宣傳(chuan) ,利用這些敘述,將年輕人視作一個(ge) 尚未開發的消費市場。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