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卞立群)“中國足協將更團結、更努力、更開放、更純潔、更具勇氣,沉下心來,一步一個(ge) 腳印推動中國足球改革發展邁上新台階。”
16日,中國足協第十二屆會(hui) 員代表大會(hui) 在京舉(ju) 行,在國足即將踏上美加墨世界杯預選賽的節點,中國足協新任主席終於(yu) 確定,宋凱當選新一屆中國足協主席。
作為(wei) 中國足球新掌門人,在這樣一個(ge) 低穀時刻上任,宋凱的任務並不輕,也正如他所說,解決(jue) 重重問題的前提是,中國足協需要更團結、更努力、更開放、更純潔、更具勇氣。
“三大球”經驗豐(feng) 富
在16日召開的中國足球協會(hui) 第十二屆會(hui) 員代表大會(hui) 上,選舉(ju) 產(chan) 生了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hui) 委員,宋凱當選為(wei) 中國足球協會(hui) 主席,孫雯、袁永清、楊旭、許基仁當選為(wei) 副主席。袁永清兼任秘書(shu) 長。
當然,最受外界關(guan) 注的,還屬新一任足協主席。宋凱表示,自己及新一屆中國足協將堅定信心,臥薪嚐膽,埋頭苦幹,重整旗鼓走好中國足球新的長征,甘做中國足球“鋪路石”和“栽樹人”,步步為(wei) 營、紮紮實實推動中國足球發展,努力讓老百姓看到中國足球的進步和希望。
公開資料顯示,宋凱出身於(yu) 遼寧體(ti) 育係統,1998年進入遼寧省體(ti) 育局(體(ti) 委)。2016年2月開始擔任遼寧省體(ti) 育局局長、黨(dang) 組書(shu) 記,負責全麵工作。分管遼寧省體(ti) 育事業(ye) 發展中心。聯係遼寧省足球協會(hui) 。
值得一提的是,宋凱擔任遼寧省體(ti) 育局局長、黨(dang) 組書(shu) 記7年間,遼寧男籃拿下了3座CBA總冠軍(jun) 獎杯。
今年3月末,國家體(ti) 育總局局長、黨(dang) 組書(shu) 記高誌丹一行,曾在遼寧調研“三大球”發展工作並舉(ju) 行座談會(hui) 。時任遼寧省體(ti) 育局局長宋凱介紹了遼寧“三大球”振興(xing) 發展的思路和舉(ju) 措。
2021年,遼寧省體(ti) 育局曾出台體(ti) 教融合振興(xing) 發展遼寧“三大球”實施意見,其中提到,要加快“三大球”職業(ye) 化進程。支持省內(nei) “三大球”職業(ye) 俱樂(le) 部建成國內(nei) 一流俱樂(le) 部,鼓勵社會(hui) 力量創辦“三大球”職業(ye) 俱樂(le) 部,推動“三大球”專(zhuan) 業(ye) 隊走向職業(ye) 化。
“職業(ye) 俱樂(le) 部要創新管理理念,提高運營水平,增強自我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百年俱樂(le) 部。各地要製定對職業(ye) 俱樂(le) 部的扶持和獎勵政策。到2025年,省內(nei) 征戰‘三大球’頂級聯賽的職業(ye) 俱樂(le) 部隊伍不少於(yu) 7支。”
重視抓好未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份實施意見的主要目標中,列在首位的是增加“三大球”青少年參與(yu) 人數。
其中提到:“到2025年,‘三大球’青少年參與(yu) 人數大幅增加,重點精英梯隊參賽成績穩步提高,基本建成多元融合、協同有序的後備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擔任遼寧省體(ti) 育局局長、黨(dang) 組書(shu) 記期間,宋凱曾多次提及青少年足球發展。在2017年11月召開的遼寧省足球項目青訓工作會(hui) 議上,宋凱表示:“通過比賽客觀地比較分析,我們(men) 的青訓工作有些落後了。”
“足球作為(wei) 遼寧的傳(chuan) 統優(you) 勢項目,也是為(wei) 遼寧在曆史上爭(zheng) 過光和具有巨大社會(hui) 影響力的項目,大力發展足球項目青訓,是未來的一項重要工作。各地加強對青訓工作的認識,提高人才培養(yang) 的意識,在抓實抓好青訓工作方麵形成統一的共識。”
在2022年6月,遼寧省體(ti) 育局啟動遼寧省優(you) 秀競技體(ti) 育後備人才“選星計劃”,宋凱表示,“要全力以赴將有利於(yu) 國家、有利於(yu) 省、有利於(yu) 市、有利於(yu) 個(ge) 人的選星工作做好,確保將‘體(ti) 育天才’‘民間高手’選拔出來!”
中國足球將走向何方?
就在足代會(hui) 召開當晚,中國男足將對陣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隊,這也是國足征戰美加墨世界杯預選賽前的最後一個(ge) 熱身對手。
從(cong) 近幾屆大賽的成績看,國足與(yu) 亞(ya) 洲一流強隊差距明顯,球隊也麵臨(lin) 青黃不接的窘境。上一場對陣越南隊的比賽,“換血”的國足在首發陣容中仍舊有7名年齡達30歲及以上球員。
而作為(wei) 中國足球一大基礎的職業(ye) 聯賽層麵,“後金元時代”以來的近4年裏,共有39家職業(ye) 足球俱樂(le) 部消逝,其中不乏中超冠軍(jun) 江蘇隊,在轉年聯賽開始前就宣布停止運營。
今年8月,中超衛冕冠軍(jun) 武漢三鎮被“斷供”,投資商從(cong) 9月1日起停止對武漢三鎮俱樂(le) 部投入資金。
實際上,類似的生存危機,存在於(yu) 任何一支國內(nei) 足球俱樂(le) 部身上,也成為(wei) 中國足球發展的一大瓶頸。
在這些棘手問題麵前,重新出發的中國足球,也需要進一步恢複公信力、找回信心。
在這樣一個(ge) 中國足球低穀時期,全新的中國足協將要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確實不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