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巴官員:讀懂“一帶一路”,中國為全球發展提供新選擇丨全球政要看絲路

林卓瑋 發布時間:2023-10-19 09:01: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 (林卓瑋)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同時也是中巴經濟走廊啟動十周年。

  近日,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hui) 主席、中巴經濟走廊議會(hui) 委員會(hui) 前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賽義(yi) 德(Mushahid Hussain Syed)接受中新網專(zhuan) 訪時,分享了考察中巴經濟走廊時的所觀所想。他盛讚“一帶一路”倡議給世界各國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戰略選擇,即“未來的道路不是冷戰、遏製,也不是衝(chong) 突,而是同心協力、兼收並蓄、合作共贏。”

  “巴基斯坦人引以為(wei) 豪”

  中巴經濟走廊十年成果斐然

  2013年啟動的中巴經濟走廊,已走過第十個(ge) 年頭。穆沙希德表示,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代表性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給巴基斯坦帶來了新的希望和信心”,成為(wei) 了巴基斯坦人的驕傲。

  曾任中巴經濟走廊(以下簡稱“走廊”)議會(hui) 委員會(hui) 主席的穆沙希德,親(qin) 自考察過“走廊”建設項目。他表示,“走廊”經過十年的發展成果斐然,不僅(jin) 促進了巴基斯坦和周邊國家的互聯互通,更是提升了婦女地位,改善了當地民生,為(wei) 巴基斯坦人民帶來諸多便利。

  其中,走廊龍頭項目瓜達爾港,北起中國西部城市喀什、南抵巴基斯坦南部沿海,具有連接陸海絲(si) 路的特殊意義(yi) 。自啟動建設至今,該項目已具備全作業(ye) 能力,正日益成為(wei) 地區物流樞紐,實現與(yu) 中東(dong) 、中亞(ya) 國家的有效連接。

5月5日,瓜達爾港出入口的拱門。瓜達爾港是阿拉伯海沿岸的一座天然不凍良港,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南端起點。中國公司自2013年開始取得瓜達爾港的運營權,目前各項工作逐步展開。盡管自然條件差、物資匱乏,但瓜達爾卻有著重要的地理位置。瓜達爾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大門,距離霍爾木茲(zi) 海峽僅(jin) 400公裏。作為(wei) 一帶一路有益補充的中巴經濟走廊經濟構架的確立,使位於(yu) 巴基斯坦最南端的瓜達爾港成為(wei) 中巴經濟走廊的一個(ge) 重要出海口。<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easyfundingllc.com/'><p  align=中新社記者 劉關(guan) 關(guan) 攝">

  瓜達爾港出入口的拱門。瓜達爾港是阿拉伯海沿岸的一座天然不凍良港,也是中巴經濟走廊的南端起點。瓜達爾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大門,距離霍爾木茲(zi) 海峽僅(jin) 400公裏。中新社記者 劉關(guan) 關(guan) 攝

  穆沙希德還談及,在少數族裔聚居的巴基斯坦內(nei) 陸小城塔爾,當地女性曾經除了育兒(er) 、烹飪外幾乎足不出戶,而今有了新的職業(ye) 選擇,不少人成為(wei) 了熟稔的翻鬥車司機。在一些項目建設地,當地居民在中巴共建的教育機構獲得了職業(ye) 技術培訓的寶貴機會(hui) ,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穆沙希德指出,除巴基斯坦外,中國還助力眾(zhong) 多共建國家實現互聯互通,推動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我認為(wei) ,中國已成為(wei) 外交政策和促進合作方麵的典範”。

  “不搞強權政治”

  中國為(wei) 全球提供發展的新選擇

  穆沙希德進一步表示,他之所以認為(wei) 中國是促進國際合作的典範,一方麵是因為(wei) 中國在幫助他國時,既不幹涉他國內(nei) 政,也不搞強權政治。

  另一方麵,中國在世界範圍內(nei) 積極地建橋修路、“搭橋牽線”。穆沙希德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斡旋沙伊複交等中方所開展的外交活動及所提倡的概念,都是基於(yu) 平等、多元、包容性的原則展開,為(wei) 世界各國提供了一種發展策略的新選擇、新願景、新思路,超越了冷戰和對抗思維,展現了合作共贏的美好未來。

3月23日,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國際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ju) 行。圖為(wei) 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hui) 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在開幕式上作主題發言。 <a target='_blank' href='https://www.easyfundingllc.com/'><p  align=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3月23日,第二屆“民主: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國際論壇開幕式在北京舉(ju) 行。圖為(wei) 巴基斯坦參議院國防委員會(hui) 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在開幕式上作主題發言。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此外,在他看來,麵對全球氣候變化等諸多挑戰,人類社會(hui) 需要形成合力,需要中國智慧,而這些也正是“一帶一路”倡議人氣高漲的原因。

  “事實勝於(yu) 雄辯”

  中國努力有目共睹

  談及中國國際形象的變化,穆沙希德回憶起50多年前,初次到訪中國的經曆。他表示,不同於(yu) 今時的繁榮強盛,昔日中國整體(ti) 較為(wei) 落後和封閉,但中國人民的昂揚精神令他印象深刻。

  穆沙希德感慨,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不僅(jin) 完成了讓8億(yi) 多人脫離絕對貧困的壯舉(ju) ,實現了和平發展,更是躋身於(yu) “全球領導者的行列”,在帶動全球經濟增長、推動全球治理與(yu) 合作,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方麵,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此外,談及中國科技進步和巴中兩(liang) 國合作,穆沙希德立馬舉(ju) 起了手中的華為(wei) 手機,並表示期待未來巴基斯坦能和中國在科技領域開展更多合作。

  同時,他也指出,中國眼下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之一,便是部分美西方媒體(ti) 對華發起的“信息戰”——惡意抹黑和詆毀中國。

  中國的朋友遍布全球,“這些貶低的言論很多都是空穴來風,而事實永遠勝於(yu) 雄辯。” 穆沙希德總結道。(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