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新華時評:從共建“一帶一路”看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三大邏輯

葉書宏 發布時間:2023-10-25 08:4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從(cong) 共建“一帶一路”看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的三大邏輯

  新華社記者葉書(shu) 宏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發表主旨演講,首次提出,各國應攜起手來,實現和平發展、互利合作、共同繁榮的世界現代化。這一宏偉(wei) 願景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一脈相承,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明確了努力方向。

  全世界人民攜起手來,共同實現現代化,將是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壯觀的偉(wei) 大畫卷。習(xi) 近平主席呼籲攜手實現世界現代化,並基於(yu) 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探索和對數百年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深刻反思,闡明攜手實現什麽(me) 樣的世界現代化。這極大豐(feng) 富了世界現代化的理論內(nei) 涵,彰顯了中國攜手世界各國共同實現現代化的勇氣決(jue) 心,體(ti) 現了一位大國領袖對於(yu) 世界前途命運的深遠思慮和使命擔當。

  現代化是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追求的共同目標。相互依存是曆史大勢,如何在命運與(yu) 共的現實背景下將更多國家納入發展軌道,謀求以全人類共同利益為(wei) 目標的世界現代化,是史無前例的時代課題和世界工程。共建“一帶一路”以互聯互通串聯起世界各國的發展熱望,以共商共建共享匯聚起攜手實現現代化的全球合力,其從(cong) 無到有、蓬勃發展並取得豐(feng) 碩成果的曆程,蘊含著追求世界現代化的實踐邏輯、理論邏輯和曆史邏輯,為(wei) 攜手實現共同的現代化提供了可行的平台和路徑。有學者評價(jia) :共建“一帶一路”這一“真正的全球發展項目”,曆史性地為(wei) 實現共同現代化帶來了新選擇、新希望。

  從(cong)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曆史性成就中,人們(men) 得以一窺攜手追求世界現代化之所以可行的實踐邏輯。近半個(ge) 世紀以來,中國開辟了發展中國家自主探索實現現代化的新路徑,踏上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徹底改寫(xie) 了現代化的世界版圖。伴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中國推進現代化所累積的發展資源和思想理念,外溢投射對接到更大的全球發展場域,讓中國式現代化與(yu) 各國現代化進程彼此激蕩、相互促進,共建“一帶一路”也由此成為(wei) 攜手推進共同現代化的共享發展平台。正如習(xi) 近平主席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我們(men) 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將幫助各國打破發展瓶頸,縮小發展差距,共享發展成果,打造甘苦與(yu) 共、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ti) ”。

  從(cong) 亞(ya) 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ge) 國家、30多個(ge) 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從(cong) “大寫(xie) 意”進入“工筆畫”階段,把規劃圖轉化為(wei) 實景圖,一大批標誌性項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項目落地生根;從(cong) 硬聯通擴展到軟聯通,共商共建共享、開放綠色廉潔、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成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指導原則……10年“一帶一路”建設讓不同文明、文化、社會(hui) 製度和發展階段的夥(huo) 伴走到一起,打造新時代的“駝鈴帆影”,建設新時代的“綠洲燈塔”,拓展新時代的“商道驛站”,奏響新時代的“絲(si) 路樂(le) 章”,帶來實實在在利益的同時,開辟了各國交往的新路徑,搭建起國際合作的新框架,匯集著人類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正如一些專(zhuan) 家所說,共建“一帶一路”也為(wei) 在世界範圍內(nei) 共同實現現代化提供了初步實踐。

  從(cong)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曆史性成就中,人們(men) 可以看到攜手追求世界現代化之所以必然的理論邏輯。人類發展進步大潮滾滾向前,世界經濟時有波折起伏,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融合的大趨勢沒有改變。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內(nei) 陸地區從(cong) “後衛”變成“前鋒”,沿海地區開放發展更上一層樓,中國市場同世界市場的聯係更加緊密,成就了“世界好,中國才會(hui) 好;中國好,世界會(hui) 更好”的共贏格局。各國相互協作、優(you) 勢互補是生產(chan) 力發展的客觀要求,也代表著生產(chan) 關(guan) 係演變的前進方向。在這一進程中,各國逐漸形成利益共同體(ti) 、責任共同體(ti) 、命運共同體(ti) 。無論前途是晴是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這是經濟理性使然,符合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共建“一帶一路”參與(yu) 者眾(zhong) 的底層邏輯。

  發展是世界各國的權利,不是少數國家的專(zhuan) 利。隻有將更多人口納入全球經濟大循環並從(cong) 中獲益,人類發展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wei) 世界發展提供了包容性發展平台,把中國發展與(yu) 共建國家的發展連接到一起,通過對中國與(yu) 共建國家資源的再配置,取得了引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廣泛讚同和參與(yu) 支持。習(xi) 近平主席指出,隻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把別人的發展視為(wei) 威脅,把經濟相互依存視為(wei) 風險,不會(hui) 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發展得更快。正是基於(yu) 同樣的邏輯,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和三大全球倡議,超越一國一域,從(cong) 全球層麵為(wei) 人類和平共處、共同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從(cong) 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的曆史性成就中,人們(men) 可以看到攜手追求世界現代化之所以必要的曆史邏輯。千百年來,古絲(si) 綢之路猶如川流不息的“大動脈”,促進了亞(ya) 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dong) 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創造了地區大發展大繁榮,積澱了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si) 路精神。新的時代背景下,共建“一帶一路”既是向曆史致敬,再現古絲(si) 綢之路陸上的盛況、海上的繁華,更是為(wei) 未來拓路,從(cong) 古絲(si) 綢之路和絲(si) 路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分與(yu) 合、進與(yu) 退兩(liang) 種相反的力量交織博弈,將人類推向曆史的十字路口,使人類麵臨(lin) 何去何從(cong) 的重大抉擇。麵對變亂(luan) 交織的世界,各國迫切需要以對話彌合分歧、以團結反對分裂、以合作促進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的全球意義(yi) 也越發彰顯。

  傳(chuan) 承古絲(si) 綢之路精神,共商“一帶一路”建設,是曆史潮流的沿續,也是麵向未來的正確抉擇。共建“一帶一路”展現了一種新的現代化願景:各國命運與(yu) 共,千裏同好,通過開展合作和協調行動,天塹可以變通途,“陸鎖國”可以變成“陸聯國”,發展的窪地可以變成繁榮的高地。經濟發展快一些的國家,要拉一把暫時走在後麵的夥(huo) 伴,大家把彼此視為(wei) 朋友和夥(huo) 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成就。注重的是眾(zhong) 人拾柴火焰高、互幫互助走得遠,崇尚的是自己過得好、也讓別人過得好,踐行的是互聯互通、互利互惠,謀求的是共同發展、合作共贏……共建“一帶一路”10年的曆程證明,這一願景的實現不僅(jin) 可能,而且必然。塞爾維亞(ya) 前總統鮑裏斯·塔迪奇指出,中國賦予現代化新的內(nei) 涵,倡導不同國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hui) 和諧共進,“這是對世界現代化的重要貢獻,更代表著希望和未來”。

  一個(ge) 理念,激活了兩(liang) 千多年的文明記憶;一個(ge) 倡議,激發了150多個(ge) 國家實現夢想的熱情。十年隻是序章,高質量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努力實現共同現代化的世界進程才剛剛啟航。展望未來,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偉(wei) 大實踐中,共建“一帶一路”必將激發人們(men) 對世界現代化的新認知新想象,開創國際交往的新理念新範式,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引領人類社會(hui) 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