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開幕式現場。
本報記者 張武軍(jun) 攝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開幕式現場。
本報記者 陳 斌攝
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展板。
本報記者 張武軍(jun) 攝
展現媒體(ti) 擔當 貢獻媒體(ti) 力量
人民日報社社長 庹 震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ju) 行,習(xi) 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擘畫未來發展藍圖。
習(xi) 近平主席對“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高度重視。在致2016“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的賀信中,習(xi) 近平主席強調:“‘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為(wei) 各國媒體(ti) 對話交流、務實合作提供了一個(ge) 平台。希望各國媒體(ti) 用好這個(ge) 平台,為(wei) 推動國家關(guan) 係發展、溝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方麵積極有為(wei) ,為(wei) ‘一帶一路’建設發揮積極作用。”2019年4月,習(xi) 近平主席在致“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首屆理事會(hui) 議的賀信中指出:“‘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為(wei) 各國媒體(ti) 提供了便利的交流合作平台。”10年來,共建國家媒體(ti) 探索建立寬領域、多形式、常態化的協作機製,推進媒體(ti) 交流合作向縱深發展。從(cong) 2014年至今,人民日報社已經舉(ju) 辦7屆“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第一屆主題是“絲(si) 路聯通夢想 媒體(ti) 共促發展”,第二、三、四屆主題是“命運共同體(ti) 合作新格局”,第五屆主題是“共建共享 合作共贏”,第六屆主題是“聚焦全球發展 深化互聯互通”,本屆主題是“加強媒體(ti) 合作,共創美好未來”。7屆“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共有來自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千餘(yu) 名媒體(ti) 、智庫和國際組織代表參會(hui) ,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搭建媒體(ti) 高端對話與(yu) 合作平台。涵蓋109個(ge) 國家238家媒體(ti) 和機構的“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已經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重要媒體(ti) 合作平台。
10年來,講好“一帶一路”故事、促進共同發展繁榮,成為(wei) 共建國家媒體(ti) 的共同擔當。各國媒體(ti) 積極做共建“一帶一路”的記錄者、參與(yu) 者、推動者,為(wei)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夯實民意基礎,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
10年來,人民日報傾(qing) 情講好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贏故事,推出大量深度報道、評論理論文章和新媒體(ti) 產(chan) 品,呈現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年以來,人民日報社組織“共建‘一帶一路’”主題采訪,派出10個(ge) 采訪組,與(yu) 共建國家主流媒體(ti) 開展聯合采訪,深入采訪共建“一帶一路”重大標誌性項目,通過報網融合、海內(nei) 外聯動的全媒體(ti) 傳(chuan) 播,多維度、全景式展現共建“一帶一路”的壯美圖景。
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作為(wei) 共建國家媒體(ti) ,我們(men) 需要進一步加強內(nei) 容合作,提升內(nei) 容合作水平,全方位展示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顯著成果;需要進一步拓展合作渠道,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等平台,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深入開展聯合采訪、人員互訪、信息互換、節目共製、技術協作、合作傳(chuan) 播,進一步完善合作機製。
習(xi) 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走過了第一個(ge) 蓬勃十年,正值風華正茂,務當昂揚奮進,奔向下一個(ge) 金色十年!”我們(men) 要以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為(wei) 新起點,傳(chuan) 承和發揚絲(si) 路精神,講好絲(si) 路故事,厚植絲(si) 路友誼,共同為(wei)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互聯互通、共同發展的世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展現媒體(ti) 擔當,貢獻媒體(ti) 力量。
堅持公正包容 加強交流互鑒
《俄羅斯報》社長 帕維爾·涅戈伊察
近日,來自世界多個(ge) 國家的眾(zhong) 多記者、學者和政府官員相聚北京,參加以“加強媒體(ti) 合作,共創美好未來”為(wei) 主題的2023“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論壇設置了國際傳(chuan) 播“絲(si) 路獎”頒獎活動和“一帶一路”區域合作分論壇,這無疑是一件盛事。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得到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的響應和支持。人們(men) 認識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符合不同國家的願望和訴求,即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yi)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guan) 係。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全球帶來的變化和展望,得到各國政治家、學者以及新聞工作者的關(guan) 注。深入的分析評論、翔實的紀錄片影像、生動的圖片報道,體(ti) 現了新聞工作者崇尚真實、富有創造性和追求光明的職業(ye) 追求。我相信,今天在這個(ge) 大廳裏的絕大多數人正是這樣有才華、有責任感的新聞工作者代表。
我們(men) 每一個(ge) 走在共建“一帶一路”光明大道上的人都有職業(ye) 義(yi) 務看到並揭露那些散布不懷好意的言論的人。這些言論包括“債(zhai) 務陷阱”“新殖民主義(yi) ”等等。顯然他們(men) 的言下之意是脅迫外交,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hui) 發現,脅迫外交與(yu) 共建公正包容的世界的理念、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毫無共同點。脅迫外交本質上是站在國家優(you) 勢的立場上看待世界秩序的舊觀點的體(ti) 現。
在這方麵,我想引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xi) 近平發表的、我個(ge) 人認為(wei) 非常重要的講話:“差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見、仇視,可怕的是想把人類文明分為(wei) 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曆史文化和社會(hui) 製度強加給他人。各國應該在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基礎上實現和平共處,促進交流互鑒,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注入動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充分踐行了這一願景。在世界上許多國家,記者似乎比其他人更早意識到並感受到這一點。
我衷心感謝人民日報社舉(ju) 辦此次論壇,使我們(men) 有機會(hui) 交流在共建“一帶一路”主題報道中積累的經驗。我堅信,國際傳(chuan) 播“絲(si) 路獎”將使我們(men) 發現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ti) 人才。
深化文化融合 推動互惠互利
阿聯酋通訊社社長 穆罕默德·傑拉勒·拉伊斯
在這個(ge) 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媒體(ti) 麵臨(lin) 著諸多挑戰。在挑戰麵前,媒體(ti) 人要具備更強的技術和思考能力,共同實現本屆以“加強媒體(ti) 合作,共創美好未來”為(wei) 主題的“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的目標。
麵對科技發展帶來的種種挑戰,媒體(ti) 間需要密切合作,互惠互利,傳(chuan) 達更可信、更專(zhuan) 業(ye) 的信息,提高媒體(ti) 同當地及國際社會(hui) 間的信任水平。
本月10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重大實踐》白皮書(shu) 。該白皮書(shu) 係統闡述了共建“一帶一路”的實現路徑,以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以來給共建國家和地區帶來的收益以及未來的預期收益。
“一帶一路”媒體(ti) 合作論壇是一個(ge) 國際化平台,在促進發展、加強各國人民溝通以及提升民眾(zhong) 對各種問題的關(guan) 注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媒體(ti) 的合作為(wei) 促進不同思想的交流、文化的融合創造了機會(hui) 。
阿聯酋通訊社致力於(yu) 加強同世界不同媒體(ti) 機構的合作,交流知識和經驗,並從(cong) 所有合作媒體(ti) 的不同成功經驗中學習(xi) 、獲益。目前,阿聯酋通訊社已同世界各地的通訊社、報紙、電視台和電台簽訂了120多項協議。
阿聯酋通訊社提議,各媒體(ti) 加強合作,建立共同的行為(wei) 規範,為(wei) 實現未來美好願景作出切實貢獻。
相關(guan) 新聞:
在合作中促進民心相通
增強發展動能 鞏固合作成果
秉持開放包容 匯聚發展合力
發揮媒體(ti) 作用 增進團結互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