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網評】美國槍擊案頻發背後的“保護人權”悖論

華章 發布時間:2023-11-01 08:59:00來源: 中國網

  中國網評論員 華章

  日前,在西方萬(wan) 聖節到來之際,美國接連發生多起槍擊案,上演現實版的“群魔亂(luan) 舞”。先是25日晚間,美國緬因州劉易斯頓市發生大規模槍擊事件,造成至少18人死亡、13人受傷(shang) 。之後周末的萬(wan) 聖節期間,美國多地又發生數起槍擊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約50人受傷(shang) 。槍支管理失控頻頻釀下慘痛血案,成為(wei) 美國社會(hui) 治理之殤,也凸顯出“美式人權”的虛偽(wei) 本質。

  在美國民間,確有相當比例的民眾(zhong) 支持擁槍。這種“尚武”意識有著很深的曆史淵源。在歐洲白人征服、開拓北美大陸過程中以及美國獨立前後,法治崩壞,“叢(cong) 林法則”橫行,還要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導致擁槍成為(wei) 當時民眾(zhong) 自保的有效甚至唯一途徑。“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可侵犯”也被寫(xie) 入美國聯邦憲法第二修正案,意味著對槍支等武器的持有或攜帶受憲法保護。在隨後漫長的歲月裏,美國國防實力與(yu) 日俱增,早已不再需要動員民兵保衛國家,社會(hui) 治理也日趨完善,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場景卻始終未能出現。美國民間持有的大量槍支不僅(jin) 保護不了國家和民眾(zhong) 安全,反而成了隨時可能引發血案的“定時炸彈”。可以說,控槍已成為(wei) 美國政府的必答題,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每次槍擊慘案發生後,美國社會(hui) 各界也會(hui) 出現一波關(guan) 於(yu) 控槍的嚴(yan) 肅討論,但一觸及實質性控槍,便有議員站出來以“保護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為(wei) 由橫加阻攔。殊不知,權利有邊界,而美國聯邦憲法第二修正案相關(guan) 條文的寥寥數語,既沒有規定權利主體(ti) 的明確範圍,也沒有對“武器”進行清晰界定,單憑這一句話放任美國槍支泛濫,必然導致嚴(yan) 重的社會(hui) 問題。

  曾有人提出,若保護美國民眾(zhong) 的自衛權,普通手槍足矣,可以對攜帶大容量彈夾的槍支進行限製;還有人建議,青少年道德、法治觀念尚不完善,而且其主要活動的校園內(nei) 人員密集,一旦發生意外,後果嚴(yan) 重,應該對青少年限製持槍。這些建議雖無法根治美國的槍支泛濫問題,但或可有效減少大規模槍擊事件的發生。然而,2022年6月,在拜登簽署的、被標榜為(wei) “美國30年來最重要的控槍法案”《兩(liang) 黨(dang) 更安全社區法》中,仍然未能禁止進攻性武器和大容量彈匣,也未禁止向21歲以下的公民出售半自動步槍。而近來接連發生的大規模槍擊案再次證明,大容量彈夾、青少年學生依然是關(guan) 鍵因素。

  美國立法者以“保護人權”為(wei) 名放任嚴(yan) 重犯罪,甚至拋出“殺人的是人不是槍”這樣“正確”卻無比駭人的高論,出台的法令又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根本原因在於(yu) 其與(yu) 軍(jun) 工複合體(ti) 有著複雜而又曖昧的利益關(guan) 係。有統計顯示,每一次大規模槍擊事件發生後,出於(yu) 恐懼心理,美國民眾(zhong) 都會(hui) “幫助”軍(jun) 工企業(ye) 消化一波庫存。對於(yu) 美國某些議員來說,被槍殺的又不是自家人,但發了財的軍(jun) 火商可是會(hui) 通過“獻金”的方式反哺自己的腰包。這種無本萬(wan) 利的買(mai) 賣,何不樂(le) 見其成?

  美國政客打著“保護人權”的旗號,放縱戕害人權的暴行,以滿足自己的金錢和政治私利,這便是美國槍支問題背後所謂的“美式人權”真相。更可笑的是,這些“偽(wei) 道士”還偏偏慣於(yu) 以“人權”之名對別國正常的經濟活動、產(chan) 業(ye) 政策大加撻伐,甚至羅織罪名隨意製裁。可見,在他們(men) 口中,所謂“人權”早已異化成了套利工具、霸淩工具,而與(yu) 民眾(zhong) 的權利無關(guan) 。(來源:中國網)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