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東北儲秋菜進行時:年輕人接棒傳統鄉俗

蒼雁 石洪宇 發布時間:2023-11-01 09:2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吉林10月31日電 題:東(dong) 北儲(chu) 秋菜進行時:年輕人接棒傳(chuan) 統鄉(xiang) 俗

  中新網記者 蒼雁 石洪宇

  霜降時節,李天奇將晾曬好的白菜一一擺進缸裏,每放一層,都灑些鹽。李天奇操作起來有些生疏,這是他人生第一次醃酸菜。

  今年是李天奇進行儲(chu) 秋菜的第一年。出生在東(dong) 北吉林的李天奇對這一技能並不陌生。“東(dong) 北人都有儲(chu) 秋菜的習(xi) 慣,每年入冬之前都會(hui) 醃上一缸酸菜。”

  東(dong) 北地區的儲(chu) 秋菜曆史由來已久。過去,受交通、氣溫等條件製約,東(dong) 北居民的冬季食材較為(wei) 匱乏,儲(chu) 存的秋菜會(hui) 在寒冬臘月裏帶來一抹“綠意”。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材已極大豐(feng) 富,但儲(chu) 秋菜的習(xi) 俗仍在延續。

  東(dong) 北居民在小區裏晾曬的白菜。蒼雁 攝

  對年輕人來說,儲(chu) 秋菜既是一門“生活本領”,也是“情懷”。32歲的李天奇今年醃製的白菜近200斤,裝進高近1米的缸內(nei) ,再壓上石頭。“滿月應該就能吃了。”屆時,東(dong) 北名菜——酸菜燴血腸、豬肉燉粉條和酸菜水餃中,酸菜是“靈魂”所在。

  相較於(yu) 初學者李天奇,50歲的範瑞波則是地道的“老手”,堪稱生活的標兵。剛剛入秋,她就在自家的陽台晾曬了紅辣椒、蘿卜條、南瓜子和切好的芥菜。“除了醃酸菜,晾秋也是必不可少的。”範瑞波將晾曬好的辣椒和蘿卜做成鹹菜,存放在玻璃罐中。

  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皮福生介紹,東(dong) 北地區的儲(chu) 秋菜曆史可追溯至清代,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興(xing) 盛時期成為(wei) 很多人的回憶。“秋收冬藏”的民間諺語便來自儲(chu) 秋菜。

  東(dong) 北居民正在曬製的秋菜。蒼雁 攝

  “東(dong) 北農(nong) 村居民還總結出一套成熟的方法,比如挖坑‘埋’蘿卜,用稻草或者棉被保溫。”皮福生介紹,在當地的企業(ye) 、廠礦等大型集體(ti) 中,儲(chu) 秋菜仍有積極意義(yi) ——酸菜、鹹菜等食物在冬天很受歡迎。

  皮福生認為(wei) ,隨著物流、交通行業(ye) 的發展,以及青菜種植方式的多樣化,東(dong) 北地區儲(chu) 秋菜的生活習(xi) 俗漸成“情懷”。隨著年輕人的加入,“情懷”還將傳(chuan) 承下去。

  對“90後”石天宇來說,儲(chu) 秋菜更像是一種“鄉(xiang) 愁”。作為(wei) 吉林人的她定居貴陽後,重拾媽媽教給她的這門生活技能。“超市商品很豐(feng) 富,隨時隨地能買(mai) 到東(dong) 北酸菜,但總感覺少了點家鄉(xiang) 的味道。”

  帶著女兒(er) 挑選白菜、酵母,用視頻和母親(qin) 溝通醃酸菜的技巧,再將這門技能“傳(chuan) 授”給同事和鄰居……石天宇笑稱,她的“鄉(xiang) 愁”在異鄉(xiang) 生根發芽了。(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