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遼寧省助殘幫扶見聞:“授人以漁”為殘疾人就業“鋪路搭橋”

李晛 發布時間:2023-11-03 09: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沈陽11月2日電 題:遼寧省助殘幫扶見聞:“授人以漁”為(wei) 殘疾人就業(ye) “鋪路搭橋”

  作者 李晛

  以多彩的碎布料、彩紙、動植物葉子皮毛作為(wei) 原料,經過設計融合,再通過一雙巧手打磨,一幅栩栩如生的手工布貼畫就誕生了......遼寧省撫順市的殘疾人小張沒想到通過製作布貼畫不僅(jin) 實現了“居家就業(ye) ”,她的作品還可以在沈陽故宮展銷。

  近日,由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主辦的“愛在遼寧 助殘圓夢”遼寧省促進殘疾人就業(ye) “三年行動”媒體(ti) 行活動在錦州市、遼陽市、撫順市舉(ju) 辦。本次活動旨在深層次、多角度宣傳(chuan) 遼寧省各地紮實開展促進殘疾人就業(ye) 三年行動和奮力實現全省殘疾人工作全麵振興(xing) 新突破的重要舉(ju) 措,展示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和就業(ye) 創業(ye) 成果,營造全社會(hui) 關(guan) 心關(guan) 愛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遼寧省殘疾人服務中心不斷加大促進殘疾人就業(ye) 工作力度,通過多種舉(ju) 措,用心用情為(wei) 殘疾人實現就業(ye) 增收創造有利條件,助力殘疾人就業(ye) 工作取得新突破,越來越多的殘疾人用勞動創造價(jia) 值、實現自我,惠殘、助殘托起了“穩穩的幸福”。

  “90後”員工敖翔宇在做質檢工作。李晛攝

  “技術幫扶”助殘疾人實現就業(ye) 增收

  在遼寧錦渤機輛裝備製造有限公司的車間裏,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殘疾人員工們(men) 有序地進行著日常工作。據悉,該公司為(wei) 難以進入競爭(zheng) 性勞動力市場的殘疾人提供與(yu) 其身體(ti) 狀況相適應的工作崗位,積極組織殘疾職工參加技術培訓,讓殘疾職工實現從(cong) “勞動力”到“生產(chan) 骨幹”“技術精英”的轉變。目前,在職的27名殘疾職工全部與(yu) 公司簽訂就業(ye) 合同。

  “公司待遇很好,離家也很近,我騎電動車10多分鍾就到了。”在該企業(ye) 從(cong) 事產(chan) 品質量檢驗工作的“90後”員工敖翔宇適應能力很強,他說,自己經過一個(ge) 多月的培訓,很快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錦州市北普陀山景區的“錦州好禮”殘疾人非遺愛心助殘專(zhuan) 櫃展示。李晛 攝

  錦州市北普陀山景區的“錦州好禮”殘疾人非遺愛心助殘專(zhuan) 櫃是“助殘+文旅+非遺”融合的重要展示窗口,錦州市殘疾婦女培訓就業(ye) 品牌“美麗(li) 工坊”的紮染、掐絲(si) 琺琅、書(shu) 法、國畫等非遺培訓項目成果在此推廣,有效促進了殘疾人就業(ye) 培訓、創業(ye) 增收與(yu) 遼沈文旅的融合。

  錦州陽光家園愛心工作服務中心,通過集中康複照料與(yu) 手工活操作代工、文創產(chan) 品製作的方式,以工作促康複,充分挖掘殘疾學員潛在的勞動能力,形成職業(ye) 技能,實現庇護性就業(ye) 。錦州市區兩(liang) 級殘聯智協主席於(yu) 海娟說,盡管現在收入不高,但也極大增加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孩子們(men) 樂(le) 此不疲。

  錦州市殘聯副理事長馮(feng) 俐表示,近年來,錦州市殘疾人就業(ye) 政策體(ti) 係日趨完善,大力促進殘疾人就業(ye) 創業(ye) ,錦州市殘聯積極發揮職能,結合錦州市經濟、旅遊市場需求及非遺手工製作業(ye) 發展實際,綜合考慮殘疾人殘疾類別、文化素養(yang) 、技能水平、個(ge) 性特點製定專(zhuan) 項技能培訓方案,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提升“指尖技藝”,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ye) 增收。

  在奧克集團殘疾人就業(ye) 代表介紹就業(ye) 心得。李晛 攝

  “傳(chuan) 遞關(guan) 愛”為(wei) 殘疾人提供生活依靠

  無障礙設施、會(hui) 議室配備“語音翻譯係統”、殘疾人坐便器......走進位於(yu) 遼陽市的遼寧奧克藥業(ye) 股份有限公司,隨處可見關(guan) 心關(guan) 愛殘障員工的元素。

  據該企業(ye)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奧克集團下屬的兩(liang) 家福利企業(ye) ,安置殘障員工比例均高於(yu) 法規要求,尤其對殘疾大學生按照“應收盡收”原則,積極承擔社會(hui) 責任。目前帶頭安置68名殘疾人實現就業(ye) ,其中更有數十位殘疾人大學生,不乏研究生學曆的殘疾人。

  “在這裏工作六年,沒有歧視和異樣的眼光,我感受到了厚愛和溫暖。”32歲的魯易本科學曆,2017年她加入到該企業(ye) ,從(cong) 保管員到采購員,她在工作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曾獲得集團優(you) 秀員工,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魯易說,感謝單位讓她的生活有了依靠。

  在遼陽,王偉(wei) 盲人按摩理療院的院長王偉(wei) 同樣是一位“傳(chuan) 遞關(guan) 愛”的人。他在自己創業(ye) 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hui) ,免費培訓下崗和殘疾人共計300餘(yu) 人。

  “創業(ye) 初期,我們(men) 理療院最初的營業(ye) 麵積僅(jin) 10多平,條件十分艱苦,克服了重重困難,才發展到現在的規模。”據王偉(wei) 介紹,理療院現在營業(ye) 麵積300餘(yu) 平,現有工作人員16名,其中10名為(wei) 殘疾人。在長期實踐中,王偉(wei) 總結出一套獨特的診療體(ti) 係——王氏筋療法,被評為(wei)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王偉(wei) 表示,希望更多人體(ti) 驗到中醫按摩的神奇,他將帶領大家給更多的人送去健康。

  在撫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布貼畫助殘培訓基地,殘疾人製作布貼畫。王晨 攝

  “授人以漁”為(wei) 殘疾人點亮希望之光

  “這是今年國慶節期間沈陽故宮的爆款,供不應求,我為(wei) 我們(men) 殘疾人製作的非遺作品受歡迎感到開心。”在撫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布貼畫助殘培訓基地,非遺傳(chuan) 承人李德海指著手中的布貼畫自豪地說。

  布貼畫原名宮廷補繡,是曆史上因宮廷需求而產(chan) 生,並曆代傳(chuan) 承至今的一種傳(chuan) 統手工技藝。李德海作為(wei) 非遺項目布貼畫的市級傳(chuan) 承人,深入挖掘滿族文化,創作出的滿族布貼畫係列作品深受歡迎,在多項大賽中獲獎,並在沈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景區內(nei) 展示銷售。

  為(wei) 傳(chuan) 承非遺技能,幫助殘疾人就業(ye) ,2017年,在撫順市殘聯的支持下,李德海舉(ju) 辦殘疾人布貼畫培訓班。幾年來,李德海已培訓殘疾人近500人,共有30名殘疾人實現“居家就業(ye) ”,平均月收入在500~2500元不等,這其中包括很難以正常方式找到工作的重度殘疾人和智力殘疾人。

  王明芳為(wei) 村裏不同殘疾程度的殘疾人及其家人“量身定製”適合他們(men) 的工作崗位。王晨 攝

  “健全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殘疾人通過努力,一樣能做到。我希望盡我所能,激發殘疾人朋友的內(nei) 生動力,讓他們(men) 明白隻要敢想敢做,沒有什麽(me) 夢想不能實現。”新賓滿族自治縣菇滿香香菇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王明芳,是遼東(dong) 地區知名農(nong) 民企業(ye) 家。近年來,她潛心研究香菇、黑木耳等食用菌產(chan) 業(ye) 發展,成為(wei) 葦子峪鎮杉鬆村及周邊五六個(ge) 村子創業(ye) 致富的領路人。她堅持為(wei) 殘疾人搭建就業(ye) 創業(ye) 平台,點亮殘疾人奔向美好生活的希望之光。

  王明芳為(wei) 村裏不同殘疾程度的殘疾人及其家人“量身定製”適合他們(men) 的工作崗位。夏天撿香菇,冬天育菌棒,王明芳手把手為(wei) 殘疾人做技術指導,先後帶動了12名殘疾人及30多戶殘疾人家庭就業(ye) 。

  王明芳說,她想讓殘疾人群體(ti) 過上更好的生活,找到更多的價(jia) 值感,她鼓勵有條件的殘疾人走上創業(ye) 之路,開啟更加精彩的人生。(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