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台青話融合)“創二代”台青鄭捷:在堅守與創新中接力逐夢

張芹 發布時間:2023-11-13 08: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武漢11月12日電 題:“創二代”台青鄭捷:在堅守與(yu) 創新中接力逐夢

  中新社記者 張芹

  將閑置老廠房變身台青深耕大陸的“夢工廠”,是台青鄭捷近幾年頗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走進位於(yu) 武漢市漢陽區鸚鵡大道的台資企業(ye) 羅莎蛋糕廠區舊址內(nei) ,街舞工作室、籃球館、武術館、咖啡館等各式門店,填滿昔日忙碌的生產(chan) 車間。

  “這裏承載了父輩在大陸發展的記憶,如今重新煥發生機,在我看來也是另一種堅守與(yu) 延續。”近日,羅莎文創園創始人、武漢羅莎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捷告訴記者,20世紀90年代,眾(zhong) 多台商跨越海峽前來大陸投資興(xing) 業(ye) ,其父便是其中一員。從(cong) 一家“前店後廠”西式烘焙店起步,30年來,羅莎蛋糕在大陸已經擁有300多家門店。

  11月2日,鄭捷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鄭子顏 攝

  2017年,羅莎蛋糕漢陽工廠整體(ti) 搬遷至黃金口。彼時,在武漢“接棒”管理企業(ye) 已有7年的鄭捷,眼見搬空的工廠冷清又可惜。老廠房可作何用?一番考量下,鄭捷決(jue) 定將其改造成青年人創新創業(ye) 的聚集地,羅莎文創園由此誕生。

  “對於(yu) 剛來到大陸創業(ye) 打拚的台灣年輕人來說,辦公場地、企業(ye) 注冊(ce) 就是第一道難關(guan) 。”鄭捷稱,武漢擁有良好的創業(ye) 環境,企業(ye) 發展多年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營經驗,如今又有空閑的場地,何不邀請更多台灣朋友來此組團發展?

  謀定思路後,鄭捷決(jue) 定從(cong) 身邊朋友入手。協助在武漢發展的台灣教師杜長諺設立影視工作室、推薦在台灣經營護膚品生意的大學好友來漢考察並完成企業(ye) 注冊(ce) ……此後,推廣傳(chuan) 統武術的陳文挺、做特色餐飲的吳東(dong) 璟等台青攜創業(ye) 項目先後入駐園區。

  11月2日,鄭捷介紹羅莎文創園基本情況。鄭子顏 攝

  截至目前,羅莎文創園已吸納40多家企業(ye) ,其中台灣青年參與(yu) 創辦的企業(ye) 達16家,成為(wei) 武漢市台灣青年創業(ye) 就業(ye) 基地。鄭捷和他的團隊則為(wei) 入駐企業(ye) 提供政策谘詢、幫扶申請、市場對接等服務。

  對於(yu) 烘焙行業(ye) 熟稔於(yu) 心的鄭捷,近年來不斷探索新的營銷模式、拓展產(chan) 品種類。另一方麵,他熱衷於(yu) 推動兩(liang) 岸青年交流交往。在鄭捷看來,當下的創業(ye) 環境“單打獨鬥”遠不如“抱團發展”。

  主辦“橋頭櫻花節”,邀請兩(liang) 岸及港澳地區青年藝術家在樹林裏塗鴉;在“東(dong) 湖造浪節”現場設立台青台企產(chan) 品展示區;舉(ju) 辦“台青嘉年華”,分享就業(ye) 創業(ye) 經驗……於(yu) 鄭捷而言,在交流過程中不僅(jin) 會(hui) 產(chan) 生思想碰撞,還能夠找到大量潛在客戶和合作夥(huo) 伴。

  “過去大家常說‘一代’靠打拚‘二代’靠創新,其實,創新的同時還應注重融入當下。”眼下,已在武漢安家的鄭捷,在延續父輩事業(ye) 的同時,正開辟屬於(yu) 自己的一片天地。(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