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是大陸贈台大熊貓“團團”離世一周年。台北動物園當天舉(ju) 行紀念活動,和大小朋友共同緬懷“團團”。
“謝謝‘團團’帶來的美好回憶”
據台媒報道,19日當天,台北動物園“大貓熊館”特別設置了紀念牆,並播放“團團”及其家族的影片,和熊貓迷們(men) 一起回憶“團團”一家帶給民眾(zhong) 的歡笑。
11月19日,民眾(zhong) 來到台北動物園緬懷“團團”。圖為(wei) 現場播放“團團”一家回顧影片。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到現場參加活動,小朋友在卡片上慢慢畫出心中熊貓的模樣,並寫(xie) 下想對“團團”說的話。有的民眾(zhong) 還送來鮮花,表達對“團團”的喜愛和懷念之情。
11月19日,民眾(zhong) 來到台北動物園緬懷“團團”。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現在想到‘團團’還是很難過,”住在新竹的傅小姐哽咽分享道,自己一個(ge) 月會(hui) 花兩(liang) 三個(ge) 小時通勤時間過來看看大熊貓,這些大熊貓都已成為(wei) 家人。“‘圓仔’很活潑,以前認為(wei) 自己最喜歡的是‘圓仔’,相反‘團團’就很溫馴、不太會(hui) 裝可愛,關(guan) 注度也比較低,直到‘團團’真的離開了,才發現這份愛已不知不覺種在心裏。”
11月19日,民眾(zhong) 來到台北動物園緬懷“團團”。中新社記者 陳小願 攝
台北動物園的社交媒體(ti) 賬號下,亦有大量網友留言表達懷念:“姐姐沒有忘記你,願你在胖達星球幸福快樂(le) ”“謝謝‘團團’帶給我們(men) 美好的回憶”“我會(hui) 永遠記得你的善良憨萌,祝福你在天堂幸福快樂(le) ,無憂無慮,有吃不完的果果和筍筍”……
“團團”去年11月19日因病不幸離世。據台媒報道,當時有大批粉絲(si) 湧入“大貓熊館”,感謝它14年來的陪伴與(yu) 帶來的快樂(le) 。
“團團”標本擬於(yu) 明年亮相
2008年赴台的“團團”是台灣僅(jin) 有的一隻雄性大熊貓,其離世後如何保存受到各界關(guan) 注。台媒報道,“團團”離世後,標本師考究它最喜歡的動作、喜好食物、吃東(dong) 西時的咬合、眼神等細節,製作生態標本,重現“團團”生前模樣,完成好的標本將在台北動物園規劃中的瀕危物種故事生態展示區亮相,預計最快明年4月對外開放參觀。
台北動物園園長諶亦聰表示,在“團團”過世前,園方即與(yu) 專(zhuan) 業(ye) 人員密切討論,決(jue) 定以國際關(guan) 注的科學保存及研究價(jia) 值為(wei) 主軸,盡力完整保留“團團”的皮毛、骨骼和活體(ti) 細胞,以期提供學者後續進行保育、教育與(yu) 研究,並作為(wei) 野生動物醫療與(yu) 照養(yang) 技術精進的重要依據。
“團團”離世後,園方即時啟動保存計劃,目前已順利留存皮毛、骨骼、冷凍精子和纖維母細胞等樣本。在台北動物園之友協會(hui) 支持下,園方邀請了曾為(wei) 大象“林旺”剝製標本的標本剝製師林文龍為(wei) “團團”進行整體(ti) 造型雕塑、翻模等,並於(yu) 今年9月完成製作。
園長諶亦聰說,台北動物園目前典藏保育物種標本達數百種,其中穿山甲、婆羅洲人猿、棉頭絹猴等均為(wei)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物種,具有重要學術研究價(jia) 值。未來園方將與(yu) 台大動物博物館合作,研究典藏標本,眾(zhong) 多標本也有機會(hui) 到學校和同學們(men) 見麵。
盼“圓仔”“圓寶”早日覓得良緣
目前在台北動物園的3隻熊貓“圓圓”“圓仔”“圓寶”皆為(wei) 雌性,其中大女兒(er) “圓仔”今年已10歲,其何時能配對成功、晉升為(wei) 媽媽,是兩(liang) 岸“粉絲(si) ”共同關(guan) 心的話題。
據台媒此前報道,大熊貓適合繁殖的年紀在6歲至15歲之間。大熊貓的婚配對象,由國際大熊貓專(zhuan) 家群針對遺傳(chuan) 多樣性、年齡等多種因素做出綜合判斷,由於(yu) “圓仔”家族成員個(ge) 體(ti) 數較多,其婚配順序排在較後麵。
“圓仔”享用保育員準備的特製“蛋糕”,喜迎10歲生日。(台北動物園提供/中時新聞網)
台北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此前表示,先前因新冠疫情緣故,難以與(yu) 大熊貓專(zhuan) 家會(hui) 麵,今年11月會(hui) 召開線下專(zhuan) 家會(hui) 議,考量到“圓仔”的年齡,以及“大貓熊館”擴建完成,照養(yang) 條件更好,園方會(hui) 爭(zheng) 取把“圓仔”和“圓寶”的配對順序往前調。
《旺報》近日發表社評指出,帶給社會(hui) 溫馨和諧氛圍的大熊貓,是兩(liang) 岸的和平使者,期盼“圓仔”“圓寶”早日覓得良緣,“團圓”家族繼續在台灣繁衍新的世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