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助力塞內加爾水稻飄香

林家全 發布時間:2023-11-24 09:23:00來源: 經濟日報

  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在塞內(nei) 加爾波多爾省,中國駐塞農(nong) 業(ye) 組的水稻點示範田分廂有序,水稻長勢喜人,稻穀金黃,顆粒飽滿。一年來,農(nong) 業(ye) 組專(zhuan) 家因地製宜選育良種,合理應用種植技術,增產(chan) 效果明顯,每公頃稻田的平均產(chan) 量達到8.68噸,比當地稻田高出近一倍。

  糧食想增產(chan) ,良種是關(guan) 鍵。項目伊始,農(nong) 業(ye) 組專(zhuan) 家采集10餘(yu) 個(ge) 水稻品種,按照不同播種方式、不同播期、不同秧齡、不同施肥量進行品種對比栽培實驗,收集、對比、評估種子各項表現數據,同時充分考量當地水源、土壤、糧食市場偏好等外部因素,選取分蘖力強、穗大粒多、產(chan) 量穩定的塞內(nei) 加爾本地當家水稻品種S134作為(wei) 本年度重點培育對象。

  有了良種,還要適當培育,項目組采取稀播壯秧、均衡施肥、曬田練苗等提純複壯技術對種子進行質量優(you) 化,助力該稻種生產(chan) 田平均產(chan) 量達到每公頃7.56噸,丘塊最高產(chan) 量達每公頃8.8噸。農(nong) 業(ye) 組組長周建鵬向記者表示,本季收獲的12.06噸優(you) 質水稻種子未來的推廣種植麵積可達120公頃。

  土沃是成就稻香的重要因素。塞內(nei) 加爾雨季的強降雨導致水稻種植區域地下水位抬升,烈日蒸發造成表層土壤中鹽分不斷累積,演變為(wei) 土地板結和鹽漬化,灌溉用水難以下滲,土壤肥力不足,作物生長受到影響。對此農(nong) 業(ye) 組一方麵粉碎、疏鬆結塊土壤,在田間挖通排水渠,改變地下水排泄方式,有效遏製地表鹽漬化;另一方麵做好秸稈還田,加施有機肥料,提升土壤肥力。有了良好的土壤條件,水稻生長就有了充足養(yang) 分。

  在農(nong) 業(ye) 技術和良種的推廣上,農(nong) 業(ye) 組同樣下足了功夫。

  一方麵,大力推廣先進適用、成本較低的農(nong) 業(ye) 種植技術。農(nong) 業(ye) 組上門為(wei) 當地農(nong) 戶提供技術服務指導11次,就水稻田間管理、水稻病蟲監控等農(nong) 戶最關(guan) 心的問題進行詳細解答。組織開展水稻移栽技術培訓5次,麵對麵、手把手傳(chuan) 授“淺、直、勻、齊”的栽種技巧:“淺”即栽插深度2厘米至3厘米,以利於(yu) 早返青、早分蘖;“直”即秧苗垂直,不躺秧、不飄秧;“勻”即行距、株距和每穴苗數要勻;“齊”即插秧深淺一致,不插高低秧、斷頭秧。一年以來,農(nong) 業(ye) 組累計向當地農(nong) 戶傳(chuan) 授各項實用技術20餘(yu) 項,累計指導培訓當地學員1500多人。

  另一方麵,農(nong) 業(ye) 組慷慨解囊幫助當地缺種、缺秧農(nong) 戶。今年4月,當地種植戶斑布因插栽技術不成熟,稻田出秧不足向中方農(nong) 業(ye) 組求助,中方專(zhuan) 家及時把秧苗送到斑布手中,和斑布共同栽插了1.5公頃稻田並詳細交代了水稻移栽後的注意事項,解決(jue) 了斑布一家的吃飯問題。農(nong) 業(ye) 組水稻點負責人郭躍輝表示,本季收獲的稻種將無償(chang) 提供給當地缺種農(nong) 戶,讓更多當地人感受到來自中國農(nong) 業(ye) 組的關(guan) 愛。

  農(nong) 業(ye) 組的辛勤勞動為(wei) 實現塞內(nei) 加爾稻米自給自足的目標作出了中國貢獻,贏得當地廣泛讚譽。今年,塞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裝備部培訓中心主任切西(Cessi)觀摩了農(nong) 業(ye) 組水稻點示範田,稱讚農(nong) 業(ye) 組工作成績斐然,代表塞內(nei) 加爾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裝備部對農(nong) 業(ye) 組表示感謝,並請求未來新增3個(ge) 水稻種植示範點,推動塞內(nei) 加爾農(nong) 業(ye) 向好發展。

  (經濟日報 林家全)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