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lan) 近日舉(ju) 行議會(hui) 選舉(ju) ,極右翼政黨(dang) 自由黨(dang) 得票率排名第一,獲得組閣機會(hui) 。在歐洲分析人士看來,自由黨(dang) 勝選與(yu) 選民對移民問題的關(guan) 注有關(guan) 。
當地時間11月22日,荷蘭(lan) 提前舉(ju) 行議會(hui) 選舉(ju) ,來自26個(ge) 政黨(dang) 的1128名候選人角逐議會(hui) 二院(眾(zhong) 議院)的150個(ge) 席位。根據24日公布的計票結果,極右翼政黨(dang) 自由黨(dang) 獲得37個(ge) 席位,成為(wei) 議會(hui) 第一大黨(dang) ;綠色左派聯盟和工黨(dang) 組成的政黨(dang) 聯盟獲得25個(ge) 席位;看守政府首相呂特所在的自由民主人民黨(dang) 獲得24個(ge) 席位,今年8月剛成立的新社會(hui) 契約黨(dang) 獲得20個(ge) 席位。
自由黨(dang) 領袖維爾德斯在得知選舉(ju) 結果後表示,希望自己能夠執政,並表示要做“全荷蘭(lan) 人的首相”。由於(yu) 組閣需要獲得眾(zhong) 議院150個(ge) 席位中的過半數席位,維爾德斯需要與(yu) 至少兩(liang) 個(ge) 黨(dang) 派組成執政聯盟。
對於(yu) 荷蘭(lan) 自由黨(dang) 的勝選,荷蘭(lan) 和歐洲的媒體(ti) 都感到驚訝,稱其為(wei) “歐洲政壇最大的政治動蕩之一”。但實際上,早在2017年,自由黨(dang) 就曾有問鼎大選之勢。不過在那年的大選中,呂特領導的政黨(dang) 頂住壓力贏得了最多選票,自由黨(dang) 屈居第二。
今年7月,荷蘭(lan) 執政的4黨(dang) 聯盟在移民政策上產(chan) 生分歧,執掌荷蘭(lan) 13年的呂特選擇主動辭職,並表示新政府成立後將退出政壇。而在11月的大選中,移民問題是選民最為(wei) 關(guan) 心的三大議題之一。
今年以來,整個(ge) 歐盟都麵臨(lin) 嚴(yan) 峻的移民問題。荷蘭(lan) 雖然沒有處於(yu) 移民湧入的“前線”,但去年在荷蘭(lan) 申請庇護的移民有4.6萬(wan) 人,今年的庇護申請預計將達到7萬(wan) 份。大量移民湧入給荷蘭(lan) 的經濟、社會(hui) 造成巨大衝(chong) 擊,包括導致住房資源緊缺。呂特因此試圖推出更嚴(yan) 格的移民法案,包括限製難民親(qin) 屬來荷團聚等,但這些方案遭到一些執政盟友的反對。
自由黨(dang) 以反移民著稱,該黨(dang) 主張關(guan) 閉邊境、驅逐非法移民,得到眾(zhong) 多選民支持。此外,維爾德斯還持反歐盟立場,敦促荷蘭(lan) 大幅減少對歐盟支出,並阻止任何新成員國加入歐盟。
不過,盡管自由黨(dang) 是第一大黨(dang) ,但該黨(dang) 的組閣前景並不明朗。
為(wei) 獲得組閣所需的至少76個(ge) 席位,維爾德斯可以聯合自由民主人民黨(dang) 和新社會(hui) 契約黨(dang) 組成右翼政府,但這兩(liang) 個(ge) 政黨(dang) 是否與(yu) 自由黨(dang) 合作還不確定。自由民主人民黨(dang) 領導人耶史格茲(zi) 曾稱不會(hui) 在維爾德斯領導的內(nei) 閣中任職,但又表示將由全黨(dang) 成員決(jue) 定此事。新社會(hui) 契約黨(dang) 的立場同樣模棱兩(liang) 可。
綠色左派聯盟和工黨(dang) 的領導人、歐盟委員會(hui) 前副主席蒂默曼斯則明確拒絕與(yu) 維爾德斯結盟。他表示:“現在是保衛民主的時候了,不會(hui) 讓任何人離開荷蘭(lan) 。”
多家媒體(ti) 指出,由於(yu) 小黨(dang) 林立,荷蘭(lan) 大選後的組閣過程往往頗為(wei) 漫長。2017年大選和2021年大選之後,呂特都用了兩(liang) 百多天才完成組閣,271天組閣時間的紀錄就是由呂特創下的。因此,此次大選後荷蘭(lan) 的組閣可能同樣會(hui) 花費很長時間,也不排除組閣失敗後重新選舉(ju) 的可能。
荷蘭(lan) 自由黨(dang) 的勝選引起歐洲其他國家極右翼政黨(dang) 的注意。德國極右翼政黨(dang) 德國選擇黨(dang) 、法國極右翼政黨(dang) “國民陣線”、西班牙極右翼政黨(dang) 呼聲黨(dang) 等都向荷蘭(lan) 自由黨(dang) 表示祝賀。德國選擇黨(dang) 聯邦議院黨(dang) 團主席魏德爾說,“整個(ge) 歐洲都希望政治變革”。
據外媒統計,算上荷蘭(lan) 自由黨(dang) ,極右翼政黨(dang) 已經在至少8個(ge) 國家的大選中有不俗表現。極右翼的瑞典民主黨(dang) 在大選中排名第二,意大利極右翼政黨(dang) 兄弟黨(dang) 已經上台執政,德國選擇黨(dang) 目前在民調中排名第二……一項數據顯示,歐盟有15個(ge) 成員國的極右翼政黨(dang) 在民調中獲得超過20%的支持率,有歐洲媒體(ti) 直呼“曾經的漣漪已經變成浪潮”。
歐洲不少專(zhuan) 家擔憂,極右翼政黨(dang) 的崛起有可能對明年歐洲的議會(hui) 選舉(ju) 造成影響。一旦極右翼和民粹主義(yi) 勢力在歐洲議會(hui) 選舉(ju) 中占據優(you) 勢,那麽(me) 歐洲的移民政策、氣候政策乃至外交政策等都將出現變動。例如,斯洛伐克新任總理菲佐、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和維爾德斯等人都反對向烏(wu) 克蘭(lan) 提供軍(jun) 事援助。
在分析人士看來,近幾年歐洲政黨(dang) 格局的變化,與(yu) 歐洲政治和社會(hui) 形勢的演變密切相關(guan) 。麵對經濟危機、移民問題和地區衝(chong) 突等挑戰,很多傳(chuan) 統主流政黨(dang) 難以有效回應選民的關(guan) 切,新興(xing) 極右翼政黨(dang) 則利用社交媒體(ti) 等途徑迅速與(yu) 選民拉近關(guan) 係,通過激進觀點和直白語言吸引選民支持。如果傳(chuan) 統政黨(dang) 不能擺脫目前的無力局麵,那麽(me) 歐洲政壇就可能會(hui) 繼續“向右轉”。
畢振山
畢振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