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中日高端智庫學者對話:國際變局下中日維護和平、促進繁榮的共同責任”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人民網記者 陳建軍(jun) 攝
人民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陳建軍(jun) )12月9日,“中日高端智庫學者對話:國際變局下中日維護和平、促進繁榮的共同責任”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在京舉(ju) 行。此次會(hui) 議是中日兩(liang) 國智庫因循中日領導人舊金山會(hui) 談精神和方向,探索兩(liang) 國如何在國際變局下承擔起維護和平與(yu) 促進繁榮的共同責任、以“二軌對話”方式促進兩(liang) 國關(guan) 係走向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實踐。來自中日兩(liang) 國的專(zhuan) 家、學者等近百人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加了會(hui) 議。
在大會(hui) 開幕式環節,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姚枝仲,日本眾(zhong) 議院議員、國際論壇評議員鈴木馨祐,中國國際交流協會(hui) 副會(hui) 長、中聯部原副部長劉洪才,日本眾(zhong) 議院議員、前國務大臣經濟企劃廳長官船田元,日本眾(zhong) 議院議員緒方林太郎,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東(dong) 海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楊伯江,日本國際論壇理事長渡邊繭分別致辭。
姚枝仲致辭指出,中日應以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為(wei) 契機,重溫條約精神,恪守條約義(yi) 務,堅持“互為(wei) 合作夥(huo) 伴、互不構成威脅”的政治共識,嚴(yan) 格遵守既有政治原則,不挑戰對方核心利益,優(you) 先管控風險,妥善處理敏感因素。中日要在區域發展與(yu) 安全中扮演建設性角色,共同構建維護開放性經濟體(ti) 係與(yu) 互惠性合作機製,維護國際與(yu) 地區和平繁榮、應對全球性課題挑戰。中日關(guan) 係的穩定發展需要理性、積極的觀念基礎與(yu) 民意環境,這就需要智庫發揮作用,不斷開展坦率、深入、富有建設性的溝通對話。
鈴木馨祐對會(hui) 議的舉(ju) 行表示祝賀,並回顧了日中關(guan) 係的發展曆程。他強調,中國和日本需在共同規則框架下進行合作。兩(liang) 國應進一步遵循國際規則,優(you) 化投資和營商環境,避免外交安全保障領域的摩擦。他希望通過對話解決(jue) 分歧,解決(jue) 兩(liang) 國麵臨(lin) 的共同挑戰,為(wei) 亞(ya) 洲和全球的發展作出貢獻。
劉洪才在致辭中指出中日關(guan) 係非常重要,希望兩(liang) 國繼續堅持並弘揚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精神,加深對話與(yu) 交流,尤其是通過各種方式解決(jue) 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的相互認知問題。他表示,中方願同包括日本在內(nei) 的國際社會(hui) 一道,著眼人類前途命運,創新對話交流形式,深入開展交流互鑒,不斷擴大務實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船田元回顧了日中關(guan) 係中的一些重要曆史時刻,表示兩(liang) 國關(guan) 係雖然存在一些困難,但期待雙方能夠克服困難、改善兩(liang) 國關(guan) 係。他希望日本政府不要因為(wei) 安全保障等原因阻止與(yu) 中國的對話,相反應該進一步加強對話。最後,船田元結合自身經曆指出,當前促進日中雙方互相理解的重要渠道,是加強兩(liang) 國青年之間的交流。
緒方林太郎在致辭中結合自身擔任外交官的經曆指出,日中之間應推動建立各項規則和製度,從(cong) 而加強各領域合作,有效管控分歧,積極相向而行,最終推動雙方實現共同發展。
楊伯江致辭表示,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年來的實踐表明,中日在經濟社會(hui) 政策、全球治理和綠色轉型等領域的深度合作具有巨大潛力。中日關(guan) 係發展得好不好,與(yu) 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等四個(ge) 政治文件遵守得好不好直接相關(guan) 。國際關(guan) 係的曆史和現實同樣證明,陣營對抗沒有出路,和平共處、互利合作是唯一正確選擇。中日兩(liang) 國需要堅守條約初心,堅持和平共處、反對霸權主義(yi) 、正確處理台灣問題和曆史問題。麵對全球範圍內(nei) 的種種挑戰,中日兩(liang) 國應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精神為(wei) 指南,增信釋疑,深化合作,共同承擔起維護和平、穩定與(yu) 繁榮的責任。
渡邊繭在致辭中提到當前國際社會(hui) 和日中關(guan) 係所麵臨(lin) 的挑戰與(yu) 戰略互惠關(guan) 係的重要性。她呼籲雙方重溫曾經達成的共識,進一步挖掘兩(liang) 國共同擁有的價(jia) 值觀和利益,通過交流對話解決(jue) 分歧,相向而行。日中兩(liang) 國學者和研究機構在促進對話、理解和合作方麵,能夠起到重要作用。
在主旨演講環節,日本東(dong) 京大學名譽教授、環日本海經濟研究所前理事長河合正弘,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副理事長王鐳,日本綜合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理事長高橋邦夫,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吳懷中分別進行了演講。日本名古屋外國語大學教授真家陽一主持了主旨演講環節。
河合正弘詳細介紹了日中經濟關(guan) 係的現狀和趨勢。他認為(wei) 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為(wei) 避免全球經濟的實質性割裂,對於(yu) 日本和中國這兩(liang) 個(ge) 經濟上高度依存的國家來說,維持“建設性並穩定”的雙邊關(guan) 係,推動“戰略性互惠關(guan) 係”至關(guan) 重要。日中兩(liang) 國擁有諸多需要共同麵對的經濟領域課題,可以以此來進一步推進互信合作。
王鐳從(cong) 經濟全球化和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角度出發,闡述了對推動中日關(guan) 係發展的看法。他指出,全球經濟正向“慢全球化”演變,中國經濟也邁向高質量發展,這為(wei) 中日經濟合作提供了新機遇。中日應以長期積累的經貿關(guan) 係為(wei) 基礎,攜手應對全球經濟變局,實現和平、繁榮的共同目標,為(wei) 亞(ya) 洲和世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高橋邦夫回顧了自身在中日兩(liang) 國之間開展友好交流活動的珍貴案例,認為(wei) 日中兩(liang) 國民眾(zhong) 其實存在著許多共鳴之處,雙方需要通過對話解決(jue) 問題。他建議兩(liang) 國進行一係列高層對話,包括政府高官、學者和民間團體(ti) 之間的交流,以推動雙邊關(guan) 係的改善。他對未來日中關(guan) 係的發展持樂(le) 觀態度,認為(wei) 雙方能夠在解決(jue) 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共贏。
吳懷中在演講中指出,中日關(guan) 係正經曆著深刻的範式變化,這種變化使得兩(liang) 國在基本相處之道、共識基礎和打交道模式上與(yu) 以往產(chan) 生了明顯的不同。他認為(wei) ,中日未來要構築和平共處、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關(guan) 係,需要共同樹立正確的認知、有效管控分歧、推進互利合作、承擔大國責任和促進人文交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