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10日電 (記者 陳靜)中國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運用促進司副司長彭文10日在上海指出,近年來,中國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大力促進知識產(chan) 權運用,不斷完善知識產(chan) 權運用政策體(ti) 係和服務生態,引導知識市場主體(ti) ,通過知識產(chan) 權金融多種途徑更好實現知識產(chan) 權價(jia) 值。
據統計,2022年全國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4868.8億(yi) 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了4950億(yi) 元,同比增長了52.9%。其中,融資金額一千萬(wan) 元以下的普惠性質押項目占到71.6%,惠及中小企業(ye) 1.8萬(wan) 家,占惠企數量的70%以上。截至今年9月,中國上海、深圳兩(liang) 個(ge) 證券交易所共發行了119單知識產(chan) 權證券化產(chan) 品,融資金額達到268億(yi) 元。相關(guan) 省市設立了20支重點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基金,募集資金47.9億(yi) 元,投資項目超過150個(ge) ,已有多個(ge) 被投企業(ye) 成功上市。
彭文說,經過多年探索發展,中國的知識產(chan) 權金融服務已覆蓋知識產(chan) 權質押、投資、保險證券化等各個(ge) 方麵,逐步形成了一個(ge) 多元融合、充滿活力的知識產(chan) 權服務生態係統。在多項措施推動下,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持續繁榮,企業(ye) 創新能力和知識產(chan) 權運用水平的持續提升,越來越多市場主體(ti) 通過知識產(chan) 權獲得金融服務,更好實現創新發展。中國政府還將知識產(chan) 權金融服務作為(wei) 促進知識產(chan) 權運用的重要舉(ju) 措,納入一係列重大規劃和政策文件中。
第二十屆上海知識產(chan) 權論壇10日開幕。本屆論壇以“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支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為(wei) 主題,匯聚海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借鑒國際領先的知識產(chan) 權治理理念、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經驗,探索數字知識產(chan) 權保護製度,進一步發揮知識產(chan) 權助力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you) 勢的製度作用,有力支撐數字經濟發展。創辦於(yu) 2003年的上海知識產(chan) 權國際論壇,經過20年的成長和發展,已經成為(wei) 世界了解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的窗口之一。
彭文表示,三個(ge) 關(guan) 鍵詞:政策、模式和生態,概括了中國知識產(chan) 權金融服務的生動實踐。他認為(wei) ,中國完善政策體(ti) 係,打造政策組合拳,強化政策協同和集成;鼓勵模式創新,在知識產(chan) 權質押方麵,有關(guan) 地方和機構深化合作,開展富有成效的探索。據介紹,在知識產(chan) 權投資方麵,20多個(ge) 省市設立了重點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運營基金,基於(yu) 提高重點產(chan) 業(ye) 知識產(chan) 權競爭(zheng) 力的目標、創新投資模式、關(guan) 注被投企業(ye) 知識產(chan) 權的狀況並注重投後管理和服務中推動知識產(chan) 權運營。在服務體(ti) 係建設方麵,中國陸續開展了知識產(chan) 權運營的服務平台建設、機構培育、基金引導和地方綜合試點等工作,逐步構建起平台、機構、資本、產(chan) 業(ye) 、人才融合的服務體(ti) 係,拓寬知識產(chan) 權交易和質物處置的渠道,通過暢通流轉、金融賦能,最終實現知識產(chan) 權轉化見效。
在當日的論壇上,中國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專(zhuan) 利局副局長、中國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表示,隨著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據已成為(wei) 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後的第五大生產(chan) 要素,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數據基礎製度建設,不斷激發數據要素價(jia) 值實現。葛樹指出,構建數據知識產(chan) 權保護規則,就是基於(yu) 數據特有屬性,探索建立的數據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規則體(ti) 係。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高度重視數據基礎製度特別是數據知識產(chan) 權製度的建設。
葛樹認為(wei) ,要找準數據流通交易中的卡點、堵點;要創新知識產(chan) 權理念,提出構建數據知識產(chan) 權保護規則的思路和原則;並推動數據知識產(chan) 權地方試點。據他介紹,自去年11月起,中國先後選擇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山東(dong) 、福建、廣東(dong) 以及深圳8個(ge) 地方開展試點工作。在製度構建方麵,多地已將數據知識產(chan) 權工作內(nei) 容,納入本地數字經濟發展、數據基礎製度構建、出台相關(guan) 地方政策性文件。(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