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巴基斯坦媒體智庫人士:更多人應親眼看看真實的新疆

徐雪瑩 發布時間:2023-12-18 09: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烏(wu) 魯木齊12月16日電 題:巴基斯坦媒體(ti) 智庫人士:更多人應親(qin) 眼看看真實的新疆

  作者 徐雪瑩

  火車的轟鳴劃破冬日靜謐,在天山北麓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一節節車廂載有新疆及內(nei) 地優(you) 質產(chan) 品,駛向歐亞(ya) 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午時,這裏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

  15日,巴基斯坦媒體(ti) 智庫人士來到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感受新疆的發展與(yu) 活力。

  “這座港口規模巨大,可以看見各種各樣的集裝箱。貨運係統組織有序,著實讓我印象深刻。”來到烏(wu) 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巴基斯坦GNN新聞台媒體(ti) 總監努曼·拉希德走向鐵軌附近的雪地,在零下20攝氏度的戶外連拍數張合影。

  地處內(nei) 陸的新疆地區,日漸成為(wei) 中國對外開放新平台。共建“一帶一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重大項目交匯於(yu) 此。

  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粵伽新梅產(chan) 業(ye) 園,參訪團一行人品嚐了新梅、杏李、伽師瓜等新鮮水果。沁香清甜的果肉一入口,旋即迸裂出濃鬱汁水,唇齒留香。

  作為(wei) 中國最早培育新梅的地區之一,伽師縣被譽為(wei) “中國酸梅之鄉(xiang) ”。如今,該地成為(wei) 全國最大新梅產(chan) 銷基地,全縣種植新梅45萬(wan) 畝(mu) 、掛果36萬(wan) 畝(mu) 、產(chan) 量23萬(wan) 噸。

  產(chan) 學研一體(ti) 、一二三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的粵伽新梅產(chan) 業(ye) 園,擁有果汁、果幹、果酒、果醬等22種產(chan) 品。對此,巴基斯坦《黎明報》高級記者賽義(yi) 德·阿裏連連稱讚。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在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區,由於(yu) 儲(chu) 藏技術所限,人們(men) 隻能吃上時令水果,街道會(hui) 被落下的果實染上紅色、紫色。隻有極少量水果能被加工出來,通常市場上隻有芒果汁和橙汁。

  他認為(wei) ,新疆粵伽新梅產(chan) 業(ye) 園的包裝存儲(chu) 技術、物流運輸技術乃至產(chan) 業(ye) 鏈增值實踐等,對巴基斯坦的產(chan) 業(ye) 發展非常有啟發。

  “這是我第一次來新疆。”在巴基斯坦《檢驗真理報》主編兼《中國之窗》雜誌主編納茲(zi) ·帕爾文看來,落雪的烏(wu) 魯木齊是一座浪漫的城市。朦朧雪山不遠處,有立交橋蜿蜒、高樓迭起,遠遠超出她的想象。

  來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她摁下互動按鈕,在電子屏裏牽起裝有香料、幹果的駱駝,在電子大屏幕前重走了一段古代絲(si) 綢之路。

  “在科技的加持下,古代與(yu) 現代交織在一起。這也是這座博物館最有趣的地方。”她說,館內(nei) 互動設施非常先進,比起靜態照片,更有助於(yu) 參訪者深入探索。

  巴基斯坦媒體(ti) 智庫人士也關(guan) 注新疆宗教發展近況。參訪完艾提尕爾清真寺、新疆伊斯蘭(lan) 教經學院,巴基斯坦國際關(guan) 係與(yu) 媒體(ti) 研究所(IIRMR)創始人兼所長,英語、烏(wu) 爾都語雙語評論員亞(ya) 瑟爾·哈比卜·汗對中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根據中國法律,每個(ge) 宗教都得到平等對待。這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一件事。”他提到,一些西方媒體(ti) 企圖妖魔化中國,捏造關(guan) 於(yu) 中國穆斯林的虛假信息,但眼見為(wei) 實,新疆的穆斯林完全可以按照伊斯蘭(lan) 教教義(yi) 教規進行正常宗教活動。

  “置喙的人們(men) 應該親(qin) 自來新疆,親(qin) 眼看看這裏的真實情況。”亞(ya) 瑟爾·哈比卜·汗表示。

  賽義(yi) 德·阿裏同樣提及,真實的新疆遠不同於(yu) 西方媒體(ti) 的虛假宣傳(chuan) 與(yu) 刻畫。過去,他一度以為(wei) 新疆是一座邊陲小鎮,但踏上這片土地,發現遠比想象中繁榮熱鬧,這裏地域廣袤、人口眾(zhong) 多。

  此行中,參訪團還來到喀什古城,遍遊街市,觀看特色歌舞表演,和當地舞者盡情共舞。

  參觀完喀什市老城區保護綜合治理紀念館,巴基斯坦Hum News伊斯蘭(lan) 堡站站長賈韋德·艾哈邁德說,中國政府的現代化政策,大大提升了喀什居民的生活水平。

  “我感受、觀察到,喀什民眾(zhong) 的權利得到保障,特別是政治權利、公民權利等。”他說。(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