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堅持多邊主義,攜手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和音)

發布時間:2023-12-20 08:54:00來源: 人民日報

  經過兩(liang) 周的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近日在阿聯酋迪拜落下帷幕。大會(hui) 完成了《巴黎協定》生效以來的首次全球盤點,總結了成績和缺口,為(wei) 《巴黎協定》深入實施指明方向,特別是進一步鞏固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大勢,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yi) 。此次大會(hui) 再次表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加強團結合作,才能更好應對氣候變化挑戰。

  確保全球氣候治理沿著正確軌道前行,各方必須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目標、原則及製度安排。此次大會(hui) 就《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yu) 損害等多項議題達成“阿聯酋共識”;130多個(ge) 國家簽署關(guan) 於(yu) 糧食、農(nong) 業(ye) 和氣候行動的宣言,在解決(jue) 全球溫室氣體(ti) 排放問題的同時,保護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地區的農(nong) 民的生命和生計;世界銀行集團宣布將加大應對氣候變化融資支持力度,大幅提高下一財政年度融資總額中用於(yu) 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的比例……大會(hui) 取得的一係列成果展現了國際社會(hui) 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也反映了各方願意堅持多邊主義(yi) ,積極展現更多靈活性、建設性的趨勢。正如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所言,“在我們(men) 這個(ge) 四分五裂的世界,COP28可以表明,多邊主義(yi) 仍是人類應對全球挑戰的最大希望”。

  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ti) 係,是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必然要求。發展中國家是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但在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很多合理關(guan) 切尚未得到充分的重視和解決(jue) 。首次全球盤點顯示,全球在實現《巴黎協定》目標方麵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距離目標仍有差距,特別是對氣候變化負有最大責任的發達國家在履行減排義(yi) 務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及能力建設支持等方麵還存在嚴(yan) 重缺口,為(wei) 履行氣候責任和義(yi) 務所付出的實際行動還嚴(yan) 重不足,有關(guan) 國家產(chan) 業(ye) 、貿易等單邊措施進一步增加了全球氣候目標實現難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shu) 西蒙·斯蒂爾指出,全球盤點清楚表明,全球氣候行動還不夠快,國際社會(hui) 必須全麵落實《巴黎協定》。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是全球氣候治理的基石,關(guan) 乎國際公平正義(yi) 。此次大會(hui) 期間,多方再次強調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重要性。在減排行動方麵,《巴黎協定》極大推動了全球低碳轉型,但一些發達國家能源政策出現倒退,化石能源消費和碳排放不減反增,使已經十分脆弱的全球減排前景岌岌可危。一些發達國家長期不正視其責任,遲遲不兌(dui) 現有關(guan) 承諾,致使發展中國家氣候行動所需支持嚴(yan) 重不足。國際社會(hui) 期待發達國家切實履行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及能力建設支持義(yi) 務,推動《巴黎協定》全麵、平衡、有效實施。

  應對氣候變化必須雄心與(yu) 務實兼備,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充分立足各國國情和能力,推進綠色公正轉型。負責任地應對氣候變化必須采取積極且務實的態度,空喊口號、脫離實際和“一刀切”,看似富有雄心,實則有損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各方應共同促進應對氣候變化和消除貧困、能源安全、創造就業(ye) 、發展經濟等需求有效協調,務實推動全球向綠色低碳、氣候韌性社會(hui) 的公正轉型。

  中國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wei) 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深入開展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積極參與(yu) 氣候變化多邊進程,充分展現大國責任擔當。此次大會(hui) 期間,中方全麵深入參與(yu) 各議題磋商,與(yu) 主席國阿聯酋及其他各方密切協調,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並就談判關(guan) 鍵問題提供解決(jue) 方案,推動各方聚同化異,為(wei) 會(hui) 議取得積極成果作出重要貢獻,是中方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的體(ti) 現。

  氣候變化關(guan) 乎全人類福祉和未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各方以行動化願景為(wei) 現實。作為(wei) 負責任發展中大國,中國將同各方加強合作,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完善全球氣候治理,保護人類共同的地球家園。

  (人民日報)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