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電 (袁雨晨)近年來,中國文學在俄羅斯熱度不斷攀升,當代文學精品力作被廣泛譯介,取得較大市場反響。其中,莫言作品在俄羅斯的譯介與(yu) 傳(chuan) 播尤為(wei) 引人矚目,其長篇小說《蛙》2020年在俄出版,並於(yu) 2021年獲“托爾斯泰莊園獎”提名。今年,由俄羅斯普斯科夫普希金模範話劇院改編的俄文版話劇《蛙》首度展演,獲俄羅斯國家戲劇最高獎“金麵具獎”8項提名,折射出中國作家作品在俄羅斯的受歡迎程度。
普斯科夫普希金模範話劇院十分重視中國文學在俄的改編與(yu) 傳(chuan) 播。據悉,今年12月6日—11日,該劇院舉(ju) 辦了“莫言藝術節”,將《雷雨》《龍須溝》等多部中國經典話劇、電影作品搬上舞台,並舉(ju) 辦“莫言與(yu) 電影”講座、莫言作品展演等活動,進一步推動中國現當代文學在俄傳(chuan) 播。12月11日,作為(wei) 藝術節收官活動“中俄文化對話會(hui) ”上,中國作家莫言與(yu) 俄羅斯冬宮博物館、聖彼得堡國立大學、普斯科夫普希金模範話劇院、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hui) 的專(zhuan) 家學者等齊聚雲(yun) 端,進行“北京—聖彼得堡—普斯科夫”三地視頻連線,圍繞“俄羅斯與(yu) 中國的文化關(guan) 係”“俄羅斯與(yu) 中國:代代相傳(chuan) 的友誼”等話題展開交流。
交流中,莫言談到托爾斯泰、肖洛霍夫、布爾加科夫等俄羅斯文豪對自己的影響,解讀了自己作品中的俄羅斯文化印跡。俄方專(zhuan) 家則在交流中展現出對莫言作品以及中國文學的熟悉與(yu) 喜愛,表示中國文學的海外傳(chuan) 播,有助於(yu) 國際社會(hui) 深入了解中國人的文化傳(chuan) 統與(yu) 思維方式。大家普遍認為(wei) ,中俄文化交流活動日益豐(feng) 富,已經成為(wei) 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的典範,未來,兩(liang) 國應進一步豐(feng) 富文化交流形式,加大文學作品翻譯力度,讓兩(liang) 國讀者在閱讀中增進對彼此的了解。
據了解,近10年來,隨著莫言、劉慈欣、曹文軒、劉震雲(yun) 、餘(yu) 華等作家的作品在俄羅斯規模化出版,越來越多的俄羅斯讀者通過文學了解立體(ti) 生動、充滿活力的中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