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落實“阿聯酋共識”關鍵在於兌現承諾

陳夢陽、郭爽、邰背平 發布時間:2023-12-21 09:16: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8)日前在阿聯酋迪拜閉幕。會(hui) 議就《巴黎協定》首次全球盤點、減緩、適應、資金、損失與(yu) 損害、公正轉型等多項議題達成“阿聯酋共識”,向國際社會(hui) 發出了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各國合力加快行動的有力呼籲,具有重要裏程碑意義(yi) 。

  本次大會(hui) 完成了《巴黎協定》生效以來第一次全球盤點,總結了成績和缺口,進一步鞏固了全球不可逆轉的綠色低碳轉型趨勢,有助於(yu) 各國加速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開啟了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的新篇章。

  本次大會(hui) 上,各方還就啟動損失和損害基金等重要議題達成一致,在全球適應目標框架、公正轉型路徑工作方案等方麵實現突破。大會(hui) 取得的成果展現了當前國際社會(hui) 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總體(ti) 上反映了各方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麵願展現更多靈活性和建設性,體(ti) 現了對多邊主義(yi) 的維護。

  應對氣候變化問題必須雄心與(yu) 務實兼備,關(guan) 鍵在於(yu) 兌(dui) 現作出的承諾。《公約》執行秘書(shu) 西蒙·斯蒂爾指出,《巴黎協定》全球盤點清楚表明,全球氣候行動“還不夠快”,國際社會(hui) 必須全麵落實《巴黎協定》,所有政府和企業(ye) 都需要“毫不拖延”地將承諾轉化為(wei) 實際行動。

  在目前的全球氣候治理進程中,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很多關(guan) 切還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和解決(jue) ,發達國家的目標與(yu) 承諾距離行動與(yu) 落實一直存在差距。無論是整體(ti) 上在1990年的基礎上把排放降低25%至42%的目標,還是每年拿出1000億(yi) 美元和提供技術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的承諾,都沒有得到完全落實。發達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不可推卸的曆史責任,必須發揮帶頭作用,在當前基礎上率先大幅減排並盡早實現淨零排放,在能源轉型等關(guan) 鍵行動上加快速度和力度,盡快兌(dui) 現並切實增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規模和力度。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敦促發達國家充分、透明地履行在資金和適應方麵作出的所有承諾。

  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中,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以天下情懷和大國擔當積極參與(yu) 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中國高度重視本次大會(hui) ,為(wei) 大會(hui) 的成功注入了強大推動力。

  一直以來,中國以實際行動不遺餘(yu) 力踐行綠色低碳轉型。中國貢獻了本世紀以來全球25%的新增綠化麵積,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發電體(ti) 係,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國通過南南合作和綠色“一帶一路”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展開了形式多種多樣的支持、幫助與(yu) 合作。截至2023年11月,中國已與(yu) 40個(ge) 發展中國家簽署48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通過合作建設低碳示範區、開展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組織能力建設培訓等方式,為(wei) 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博茨瓦納環境、自然資源保護與(yu) 旅遊部長菲爾達·凱倫(lun) 說,中國通過分享專(zhuan) 業(ye) 知識、提供資金支持和促進技術交流,為(wei) 減少溫室氣體(ti) 排放、增強氣候適應能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全球努力作出貢獻。

  人類社會(hui) 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注定道阻且長。將《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確立的目標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以及此次COP28上達成的共識、作出的承諾落到實處,至關(guan) 重要。各國應當更緊密地攜起手來,盡己所能加快氣候行動,共建清潔美麗(li) 世界。

  (據新華社電 記者:陳夢陽、郭爽、邰背平)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