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國際鐵路港雨水倒影,如夢如畫。
林鴻偉(wei) 攝
4月26日,成都國際班列十周年紀念專(zhuan) 列暨首列“法國郵政DPD號”發車儀(yi) 式在成都國際鐵路港舉(ju) 行。
白桂斌攝
12月7日,首屆中歐班列(成渝)全球合作夥(huo) 伴大會(hui) 會(hui) 場外布展。
白桂斌攝
成都國際鐵路港集裝箱中心站。
白桂斌攝
繁忙的成都國際鐵路港。
白桂斌攝
行駛中的中歐班列。
何 建攝
2016年6月20日,習(xi) 近平主席與(yu) 波蘭(lan) 總統杜達在波蘭(lan) 華沙共同出席統一品牌中歐班列首達歐洲(波蘭(lan) )儀(yi) 式。中國有8座城市同步發車,從(cong) 成都國際鐵路港始發的班列率先抵達。
如今,在成都國際鐵路港,約每1小時有300單跨境電商達成交易,每2小時有一趟班列駛出或到達港區,每1天有2000車次進出集裝箱中心站……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區,一列列滿載貨物的列車從(cong) 四麵八方匯聚到這裏,由此踏上通往世界的旅程。
“開行量持續增加、運輸產(chan) 品更加多元、線路不斷豐(feng) 富優(you) 化……從(cong) 中歐班列開行的變化中,可以明顯看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的蓬勃發展。”成都國際鐵路港經開區管委會(hui) 主任雷庭介紹。
2013年4月26日,首趟“蓉歐快鐵”從(cong) 青白江出發,奔向9000多公裏外的波蘭(lan) 羅茲(zi) ,工業(ye) 老區青白江正式拉開了城市轉型的大幕,不斷向開放型港口城市邁進。仲俊斕作為(wei) 列車的首發司機,交出了“第一棒”。10年來,仲俊斕一路見證中歐班列駛入快車道,也一路感受著中歐班列給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
“以前最快要20多天到波蘭(lan) ,現在隻需要十幾天”,仲俊斕說:“得益於(yu) 中歐班列,家門口的便利店裏有了外國商品專(zhuan) 區,而且價(jia) 格越來越便宜。我的家裏也越來越‘中西結合’了,用的是竹子做的國產(chan) 菜板以及來自歐洲的菜刀。”
今年8月8日,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在成都落下帷幕,大運會(hui) 會(hui) 旗“交棒”給德國萊茵—魯爾區。就在閉幕式舉(ju) 行前夕的8月7日淩晨,滿載著液晶顯示器、汽車配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成都—杜伊斯堡)專(zhuan) 列從(cong) 青白江發車,奔赴位於(yu) 萊茵—魯爾區的杜伊斯堡港口,處於(yu) 亞(ya) 歐大陸兩(liang) 端的兩(liang) 個(ge) 城市聯係愈加緊密。
青白江現代物流大廈展廳內(nei) ,懸掛著一幅中歐班列運行路線圖,紅線標注的線路從(cong) 新疆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分兩(liang) 路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向歐洲延伸,這便是中歐班列的西向通道。得益於(yu) 這一鐵路通道網絡的不斷延展,過去10年間,上海、寧波,羅茲(zi) 、杜伊斯堡……百餘(yu) 個(ge) 境內(nei) 外城市相繼成為(wei) 這張網絡的轉換節點,上萬(wan) 家企業(ye) 借此發力海外市場。
站在中歐班列路線圖前的塞爾維亞(ya) 佩卡特周刊記者布蘭(lan) 科·祖約維奇說:“我在線路圖上看到了我的國家,正因為(wei) 有了中歐班列,很多中國產(chan) 品可以運過來,我們(men) 國家的產(chan) 品也可以運出去。”
通道暢,貿易旺。
得益於(yu) 不斷拓展的開放通道優(you) 勢,整車貿易在成都青白江得到快速發展。數據顯示,今年1—11月,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整車進出口超2.5萬(wan) 輛、增長超215%。
一車又一車“中國造”貨物,從(cong) 青白江出發,搭乘中歐班列走向國際市場;一批又一批外國商品,從(cong) 四麵八方跟著中歐班列來到青白江。買(mai) 家在位於(yu) 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亞(ya) 蓉歐國家(商品)館,可以實現一站式購全球。
相比海運,中歐班列時效更快,從(cong) 成都到波蘭(lan) 羅茲(zi) ,海上運輸需要45天至50天,通過中歐班列僅(jin) 需十幾天;相比空運,中歐班列成本可以減少4/5,加上中歐班列實現了常態化開行,日臻完善班列線路,能夠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
2021年1月1日,中歐班列(成渝)第一趟列車從(cong) 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出,首個(ge) 由兩(liang) 個(ge) 城市共同運營的中歐班列品牌誕生;2022年6月,成渝兩(liang) 地中歐班列開行量突破2萬(wan) 列……統一品牌近三年來,中歐班列(成渝)貨運規模快速增長,成為(wei) 全國開行量最多、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you) 、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
貿易旺,產(chan) 業(ye) 興(xing) 。
乘著中歐班列的東(dong) 風,一大批國際供應鏈、國際貿易、智能製造、供應鏈金融等臨(lin) 港特色產(chan) 業(ye) 集聚青白江。當談及為(wei) 什麽(me) 選擇在青白江落戶時,汽車、現代農(nong) 業(ye) 、消費等多個(ge) 行業(ye) 的企業(ye) 家表示,最大的原因在於(yu) 成都國際鐵路港具有鏈接世界市場和供應鏈的優(you) 勢。
蓬勃的開放活力、深厚的工業(ye) 基礎和優(you) 質的科創資源,不斷催生著青白江的科技創新,麵向“一帶一路”的國際中試產(chan) 業(ye) 基地應運而生。今年,青白江文瀾智穀中試平台(簡稱“文瀾智穀”)成功獲批區級首批中試平台,聚焦新材料及碳中和賽道,麵向高校、科研院所及相關(guan) 企業(ye) 提供集概念驗證、工程化驗證、商業(ye) 驗證於(yu) 一體(ti) 的中試產(chan) 業(ye) 全鏈條服務。
文瀾智穀負責人說:“從(cong) 0到1的原創科技研發是在高校或科研院所完成的。但真正把它變成產(chan) 品甚至商品,則需要工程師團隊和企業(ye) 家的加入合力完成。要規劃設計一條完善的工程化落地和商業(ye) 化拓展的路徑,通過中試,將新產(chan) 品的穩定性及良品率提高到行業(ye) 領先水準,才有可能實現科技成果的產(chan) 業(ye) 化,最終投入市場。”
“10年來,我們(men) 一直在進行綠色轉型,從(cong) 原來的天然氣化工和冶金等領域,轉向新能源、新材料。”成都市高性能纖維材料產(chan) 業(ye) 功能區管理委員會(hui) 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管委會(hui) 主任王祥輝說,文瀾智穀這片曾經的老工業(ye) 基地,借著中歐班列的機遇,轉型向前,走向世界。
目前,中歐班列(成渝)聯接境外超100個(ge) 城市,穩定運行近50條成熟線路。今年1月至11月,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5000列,占全國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近三成。從(cong) 2013年首趟“蓉歐快鐵”開行至2023年12月,從(cong) 成都國際鐵路港開出的國際班列超2.5萬(wan) 列,運輸貨物品類從(cong) 最初的二十幾個(ge) 躍升至超過1萬(wan) 個(ge) ,境內(nei) 外130餘(yu) 個(ge) 城市由此拉近了空間距離,實現了更為(wei) 緊密的互聯互通。
10年來,青白江匯聚國家級經開區、自貿試驗區、綜合保稅區、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等開放平台,建立起以成都為(wei) 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dong) 聯日韓、南拓東(dong) 盟的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陸海貨運配送體(ti) 係,服務進出口企業(ye) 1.5萬(wan) 家。
越來越多、越開越快的中歐班列,不斷為(wei) 青白江的開放型經濟注入動力。今天的青白江,正以更高的開放水平擁抱世界、鏈接全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