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國際銳評丨起底美國對華輿論戰的產業鏈

發布時間:2024-01-05 09:20:00來源: 先驅報

  歐洲學者揚·奧伯格日前在接受采訪時透露,美國曾提出一項法案,提議連續5年撥款,培訓記者炮製關(guan) 於(yu) 中國的負麵報道。經《國際銳評》查證,奧伯格提及的法案,與(yu) 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外委會(hui) 2021年4月通過的《2021年戰略競爭(zheng) 法案》內(nei) 容高度吻合。

  翻看法案內(nei) 容發現,它提議美國從(cong) 2022至2026財年每年撥款3億(yi) 美元(總額15億(yi) 美元),用於(yu) 對抗“中國的全球影響力”。法案規定,每年撥款1億(yi) 美元,支持美國國際媒體(ti) 署等相關(guan) 機構,在全球監控和反擊所謂中國發出的“虛假信息”;相關(guan) 政府部門應支持和培訓記者,幫助他們(men) 獲得對“一帶一路”相關(guan) 項目的調查技術。法案還提到新疆20多次,揚言美國應插手中國新疆事務。由此,美國對華輿論戰的手段露出了“冰山一角”。

  近年來,美國錯誤地將中國視為(wei) 最大戰略競爭(zheng) 對手,對華發動全方位打壓遏製,輿論戰、認知戰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一帶一路”、中國經濟、新疆等議題,成為(wei) 美方汙蔑抹黑的重點。那麽(me) ,華盛頓是如何操控媒體(ti) 開展對華輿論戰的?經過研究調查,《國際銳評》發現了其中的一些套路。

  打造“機構—媒體(ti) —政府”造假鏈條

  長期以來,美國媒體(ti) 占據著國際輿論場的優(you) 勢地位,非常擅長搞輿論戰這一套。其中,隸屬於(yu) 美國國際媒體(ti) 署的美國之音電台(VOA)、自由亞(ya) 洲電台(RFA)等機構,從(cong) 成立之日起就被認為(wei) 帶有強烈的政治性。

  以VOA為(wei) 例。《國際銳評》分析了2023年全年它對“一帶一路”的相關(guan) 報道,發現高達93%的報道都是負麵的,其中“債(zhai) 務陷阱”這樣的負麵敘事頻頻出現。

  瑞典“一帶一路”研究院副院長侯賽因·阿斯卡裏追溯了“債(zhai) 務陷阱”這一詞語的來源。他發現,直到2018年5月,這個(ge) 詞才進入大眾(zhong) 視野。當時,美國國務院向各媒體(ti) 分發了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一份題為(wei) 《債(zhai) 務外交》的文件,而文件作者之一正是美國國土安全部官員。數據統計發現,從(cong) 2018年起,關(guan) 於(yu) “一帶一路”債(zhai) 務問題的報道大幅增加。看來,“債(zhai) 務陷阱”不過是美國媒體(ti) 和政界相互配合的一個(ge) 產(chan) 物。

  《債(zhai) 務外交》

  與(yu) 此同時,美國一些所謂學術機構也加入進來,形成一條生產(chan) 、傳(chuan) 播虛假信息的產(chan) 業(ye) 鏈。

  2023年11月,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舉(ju) 辦完兩(liang) 周,美國威廉與(yu) 瑪麗(li) 學院援助數據研究實驗室(AidData)就發布一篇報告,聲稱“一帶一路”涉及貸款約80%流向了陷入財務困境的國家。緊接著,美媒爭(zheng) 相造勢,呼籲美國打造自己的經濟發展朋友圈。幾乎同時,美國操辦了首屆“美洲經濟繁榮夥(huo) 伴關(guan) 係領導人峰會(hui) ”。會(hui) 上,美國領導人含沙射影地提到“債(zhai) 務陷阱”,要求美洲國家作出排他性選擇、與(yu) 美合作。

  這個(ge) AidData是什麽(me) 來頭?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官網信息,AidData是它長期資助的機構之一。不難看出,美國已經形成了一個(ge) 橫跨“機構—媒體(ti) —政府”的造假閉環。難怪瑞典跨國和平與(yu) 未來研究基金會(hui) 近期發布報告稱,西方媒體(ti) 對華負麵報道已經形成了一項“指控產(chan) 業(ye) ”。

  培植海外媒體(ti) 詆毀中資企業(ye)

  依靠霸權,美國還把“美式新聞”造假套路輸出到全世界。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美國在全球的政府分支機構與(yu) 當地組織合作,培訓當地記者,慫恿他們(men) 詆毀中方相關(guan) 項目和企業(ye) 。

  2022年5月,津巴布韋媒體(ti) 《標準報》發布了一篇報道,汙蔑中國礦企虐待當地員工,稱這名員工“受傷(shang) 送醫,還被解雇了”。這家媒體(ti) 稱,報道是和津巴布韋一個(ge) 名叫“信息促進發展信托基金(IDT)”的機構合作完成的。然而很快,津巴布韋《先驅報》就發文,用大量事實證明,這名員工隻是和中方員工發生了小口角,並沒有被毆打,也沒有被解雇。

  《先驅報》報道內(nei) 容截圖

  那麽(me) ,《標準報》為(wei) 何要發這篇虛假報道?原來,它合作的IDT背景不簡單。據《先驅報》報道,2021年9月,該機構邀請津巴布韋和周邊國家的12名媒體(ti) 記者參加了研討會(hui) ,給他們(men) 分配了“下一階段任務”——發布涉華負麵新聞;同時對他們(men) 進行培訓,要求瞄準中資企業(ye) 、重點關(guan) 注“問題”。文章發表後,記者就能通過代理機構從(cong) 美國駐津巴布韋使館,領取每篇1000美元的報酬。

  通過赤裸裸的金錢交易,美國在海外培植當地媒體(ti) 千方百計抹黑中國。這就是美方一些人言必稱的“新聞自由”嗎?

  收買(mai) “演員”扮新聞當事人

  為(wei) 了讓假新聞顯得更“真”,有時還要找“新聞當事人”。在這方麵,美方也是輕車熟路:在當地支持反華組織、收買(mai) “演員”、給西方媒體(ti) 喂料。

  2019年,一名自稱來自中國新疆的女子早木熱·達吾提在鏡頭前作出掩麵哭泣狀,聲稱她的父親(qin) 在多次受審後死亡、自己在教培中心被強製絕育。

  很快她的哥哥就出麵戳破了謊言。原來,他們(men) 的父親(qin) 是因為(wei) 心髒病在醫院去世的,生前從(cong) 未被調查或拘押。至於(yu) 她自己,根本沒有被絕育,而是在醫院生第三個(ge) 孩子時自願做了剖宮產(chan) 和結紮手術。據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灰色地帶”等披露,這名新疆女子,是當地反華組織炒作的“經典”案例之一。而這些反華組織的幕後金主,正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hui) ——眾(zhong) 所周知的美國政府“白手套”。

  長期以來,美國的輿論戰與(yu) 軍(jun) 事、經濟及外交等手段密切配合,以維護全球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然而,隨著國力逐漸衰弱,美國越來越依靠輿論戰這一武器,塑造自身所謂“道德製高點”。分析人士對《國際銳評》表示,美國試圖複活冷戰時期輿論戰的做法,跟這個(ge) 時代格格不入,也蒙蔽不了世界。

  以新疆議題為(wei) 例。越來越多的人在看到真實的新疆後,自發成為(wei) “新疆代言人”。去年夏天,來自25國的40名駐華使節赴新疆參訪,感歎“我們(men) 親(qin) 眼看到的新疆,與(yu) 西方媒體(ti) 說的完全不一樣”“人們(men) 都應該來看看真實的新疆”……法國作家馬克西姆·維瓦斯在《維吾爾族假新聞的終結》這本書(shu) 當中,以親(qin) 身經曆告訴人們(men) ,新疆不存在任何“集中營”,所謂“新疆搞種族滅絕”純屬無稽之談。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公共產(chan) 品,中國不僅(jin) 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也給全球治理帶來了新模式新理念。“誰在幫助非洲發展進步?”《加納時報》網站不久前刊文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在非洲史詩般的轉型發展中發揮著至關(guan) 重要作用。

  2021年,德國作家呂德斯在《偽(wei) 聖美國》一書(shu) 中指出,美國政府非常善於(yu) 通過選擇和歪曲事實,來混淆是非、影響公眾(zhong) 判斷。他希望通過這本書(shu) ,提醒人們(men) 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美國操控的媒體(ti) 輿論蒙蔽。這也是全球未來研究所創始人錢德蘭(lan) ·奈爾所呼籲的,“我們(men) 需要更多的非西方消息源,讓讀者更多地了解全球問題,避免淪為(wei) 西方輿論戰的犧牲品”。

  (國際銳評評論員)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