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他們公開回擊!

胡雨薇 冷舒眉 劉 明 發布時間:2024-01-10 09:38:00來源: 環球時報微信公眾號

  “這份報告說我是‘鸚鵡學舌式的大外宣’,這並不是我。”美國視頻博主郭傑瑞(Jerry Kowal)在一封致美國國務院的公開信中這樣寫(xie) 道。

  日前,自稱是“獨立智庫”的澳大利亞(ya) 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發表了一份關(guan) 於(yu) “外國網紅與(yu) 中國宣傳(chuan) 體(ti) 係”的長篇報告,給二十餘(yu) 位在中國的外國網紅貼上了“服從(cong) 引導並宣傳(chuan) 主旋律”的標簽,聲稱中國“培養(yang) 、利用外國網紅”,從(cong) 而“使其宣傳(chuan) 滲透海外主流媒體(ti) ”。

  多位外國博主對該智庫的誹謗深感憤怒,揭批其受美國國務院資助的事實,並向《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在中國做博主的真實體(ti) 驗,呼籲恢複簡單、真實的民間交流。

  當事博主回應:相關(guan) 司法程序正在進行中

  澳大利亞(ya) 戰略政策研究所(ASPl)於(yu) 2023年11月24日發表了一份報告,題為(wei) 《外國網紅在中國宣傳(chuan) 體(ti) 係中的作用》。該報告將一些聚焦中國議題的知名互聯網博主描述為(wei) “被中國引導和資助”、宣傳(chuan) 中國“主旋律”並反擊“西方敘事”的宣傳(chuan) 工具,並暗示中國有意培養(yang) 了這樣一批擁有數百萬(wan) 、甚至數千萬(wan) 粉絲(si) 的外國網紅。

  來自美國的郭傑瑞(Jerry Kowal)是一名千萬(wan) 級粉絲(si) 博主,其視頻內(nei) 容主要關(guan) 於(yu) 介紹美國文化和對比中美差異。後來,隨著他知名度的提升並接受了一些中國媒體(ti) 的采訪,多家美國媒體(ti) 紛紛給他貼上了“中國宣傳(chuan) 機器”或“被中國洗腦”的標簽。目前,郭傑瑞已停止更新視頻一年多。

  據統計,在ASPI的報告中,郭傑瑞關(guan) 於(yu) 中美防疫措施對比的視頻被作為(wei) 重要案例,其名字在整份報告中被提及至少12次。報告詳細“人肉”了郭傑瑞的成長經曆,並聲稱正是因為(wei) 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對西方防疫政策持批評態度才讓他在中國互聯網上大受歡迎。

  2023年12月6日,郭傑瑞向美國國務院發出一封公開信,指控ASPI利用美國資金不公正地攻擊在中國的美國公民。郭傑瑞在信中寫(xie) 道:“ASPI的報告可能會(hui) 影響美國國內(nei) 輿論。我想知道,ASPI如此抹黑在美國和中國社交媒體(ti) 上擁有大量訂閱者的美國公民,國務院在資助這家智庫時是否考慮了這一問題?”郭傑瑞要求美國國務院停止對ASPI的資助,並表示:“與(yu) ASPI的繼續合作可能會(hui) 讓美國的價(jia) 值觀變得混亂(luan) ,並對外交工作非常不利。”

  郭傑瑞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他正針對此事在多個(ge) 國家對當事方發起訴訟,但由於(yu) 司法程序還在進行中,他未能透露更多細節。在短暫的交流中,郭傑瑞表現出了對美國政府和這份報告極大的失望。

  供職於(yu) 《上海日報》的新西蘭(lan) 媒體(ti) 人安柏然(Andy Boreham)是在ASPI報告中被重點調查和攻擊的另一位視頻博主。他對《環球時報》記者回憶道:“我第一次聽說這份報告,是當時一位英國《金融時報》記者請我對此發表評論。我告訴他我沒讀過那篇報告,甚至不知道是誰寫(xie) 的,因此我很難公正地發表評論。我問他可否把報告發給我一份,但他告訴我不能,因為(wei) 報告還沒有發表。我又問他,讓我評論一份我沒有讀過的報告是否不太公平,他沒有回答我。”

  美國的全球接觸中心是“黑報告”的“金主”?

  在安柏然看來,ASPI將外籍博主描繪成中國的宣傳(chuan) 機器“實在可笑”,因為(wei) 正是ASPI這樣的機構才是收了美國國務院的錢並不斷炮製對華虛假報道的輿論戰玩家。他說:“我認為(wei) 這份報告是又一場由極右翼團體(ti) 和軍(jun) 工複合體(ti) 資助的無知且煽動恐懼的輿論戰的縮影。”

  據《環球時報》記者調查,ASPI作為(wei) 澳大利亞(ya) 國防政策智囊團,除了享受國防部撥款外,其背後還有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法國泰雷茲(zi) 這樣的大軍(jun) 火商“金主”,甚至美國國務院也曾給該機構撥款45萬(wan) 美元,專(zhuan) 門用於(yu) 監視澳大利亞(ya) 高等學府與(yu) 中國研究機構的合作,汙蔑、詆毀相關(guan) 學者及其學術成果。2020年,澳大利亞(ya) 獨立記者魯本斯坦在調查中發現,美國國務院曾在2018年至2019年通過下設的“戰爭(zheng) 與(yu) 和平報告研究所”給ASPI提供了近10萬(wan) 美元的經費,而這筆錢並沒有被ASPI如實報告。

  長期以來,這家機構曾多次“碰瓷”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這家所謂的“智庫”長期服務於(yu) 其背後“金主”的利益,炮製了大量涉華謊言謠言和虛假信息,其觀點和線索缺乏基本的事實依據,完全違背學術研究應有的職業(ye) 道德操守,早已名譽掃地。

  事實上,ASPI在澳大利亞(ya) 國內(nei) 的名聲也不佳,澳前駐華大使芮捷銳將該智庫稱為(wei) “澳大利亞(ya) ‘中國威脅論’的總設計師”,前外長鮑勃·卡爾更直言該機構秉承的是“一邊倒的親(qin) 美世界觀”。

  安柏然告訴記者,ASPI的報告最初注明了是由美國國務院全球接觸中心資助編寫(xie) 的,但ASPI當晚刪除了這部分內(nei) 容,而他保留了最初版本報告的截圖。

  那麽(me) 全球接觸中心又是什麽(me) 來頭?美國國務院官網信息顯示,全球接觸中心的前身是2011年設立的戰略反恐通信中心,於(yu) 2016年更名。分析人士稱,從(cong) 特朗普時代起,該機構不再以反恐作為(wei) 任務重心,而將其職責擴展到應對來自俄羅斯、中國等美國“對手”的宣傳(chuan) 行動,該機構也是美國發動輿論認知戰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來都有批評稱,全球接觸中心將政府視為(wei) “真相仲裁者”,可能導致白宮不認可的敘事被邊緣化。2023年2月,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稱全球接觸中心是個(ge) “不知名的機構”,並將其描述為(wei) “美國政府審查和媒體(ti) 操縱中最大的罪犯”和“對民主的威脅”。

  澳大利亞(ya) 政治評論家、前外交官布魯斯·黑格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ASPI的部分資金來自美國武器製造商以及美國政府通過大使館提供的資助。他稱,澳大利亞(ya) 緊隨美國政府,深受美國機構和企業(ye) 的影響。

  安柏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根據ASPI的想象,我們(men) 在中國的生活非常可怕、壓抑和醜(chou) 陋,而我們(men) 忍受這一切隻是因為(wei) 收了中國的錢……通過欺騙民眾(zhong) ,美國國務院、武器製造商等能向被騙的人出售武器,從(cong) 而賺一大筆錢。”

  外交學院國際關(guan) 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dong) 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國政府和相關(guan) 機構這麽(me) 做的用意是想通過美國自身在國際輿論中的優(you) 勢地位,把美國編造的關(guan) 於(yu) 中國的敘事傳(chuan) 播給世界,從(cong) 而散播一個(ge) 扭曲、但合乎美國政治精英需求的中國的形象。美國反對和打擊客觀、平衡、理性的中國相關(guan) 敘事在美國國內(nei) 以及國際領域中得到廣泛傳(chuan) 播和接受。換言之,美國政府將話語權和傳(chuan) 播力當作美國對華全方位地緣政治競爭(zheng) 中的武器使用,可以說這是美國對華認知戰的一個(ge) 重要構成部分。

  “扣帽子”“禁聲”“每年撥款3億(yi) ”,西方反華勢力手段很多

  郭傑瑞和安柏然並不是西方虛假報道的第一批受害者。英國前媒體(ti) 人巴裏(Barrie VVeiss,中文名白矛)也是活躍在中國社交媒體(ti) 上的一名網紅。巴裏2014年來到中國生活,開始了他向世界分享中國見聞、同時向中國網友解釋西方國情的曆程。為(wei) 打破中國和西方之間的信息藩籬,他還專(zhuan) 門創建了一個(ge) 名為(wei) “靠譜中國”(Best China Info)的英文網站。然而,當巴裏2021年發布視頻揭露西方媒體(ti) 如何對中國進行造謠後,其賬號便被凍結,英國廣播公司(BBC)還曾撰文抹黑他是“中國虛假信息戰驅動的網紅”。

  “這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 巴裏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後來我用兩(liang) 個(ge) 視頻回應了BBC的報道。我在視頻中揭露了BBC在那次采訪中的套路:他們(men) 給我發了電子郵件,問了我一係列問題,用他們(men) 的話來說,那是為(wei) 了給我‘答辯的權利’。我很完整地回答了他們(men) 的問題,但他們(men) 沒有刊登我的任何回答。反倒扭曲事實,對我進行進一步抹黑。”

  中國軍(jun) 事專(zhuan) 家宋忠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西方反華智庫、媒體(ti) 及政客詆毀友華外國人的手段很多。一方麵,他們(men) 會(hui) 不斷抹黑說真話的人,給這些人“扣帽子”;另一方麵,他們(men) 還會(hui) 剝奪這些人的話語權,甚至要求其他媒體(ti) 、平台不能給這些人發聲的機會(hui) 。

  2021年4月,美國國會(hui) 參議院外委會(hui) 通過“2021年戰略競爭(zheng) 法案”。該法案提議,從(cong) 2022至2026財年每年撥款3億(yi) 美元用於(yu) 對抗“中國的全球影響力”。由此,美國對華輿論戰的手段露出了“冰山一角”。與(yu) 此同時,美國一些所謂“學術機構”也加入進來,形成一條生產(chan) 、傳(chuan) 播虛假信息的產(chan) 業(ye) 鏈。

  美國獨立新聞網站“美國展望”報道稱,美國眾(zhong) 議院2022年2月通過的“美國競爭(zheng) 法案”是參議院2021年6月通過的更強硬的“2021年美國創新和競爭(zheng) 法案”的對應版本,兩(liang) 個(ge) 法案均包含撥款“促進關(guan) 於(yu) 中國的負麵報道”的條款。眾(zhong) 議院的法案規定為(wei) 負責“外宣”、聲名狼藉的美國國際媒體(ti) 署及培訓外國記者的當地媒體(ti) 項目撥款,用於(yu) 為(wei) 海外受眾(zhong) 製作“批評中國的新聞報道”。而參議院的法案則旨在“排擠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並鼓勵批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報道。

  在此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zhuan) 訪時,歐洲學者揚·奧伯格稱此類行為(wei) “完全破壞了西方對自由媒體(ti) 、言論自由和公正報道不同立場的自豪感”。宋忠平也對記者表示,有一些外國人士哪怕說的是真話、實話、公正客觀的話,在美國國內(nei) 都是不被允許的,這也體(ti) 現出美國所謂“言論自由”是多麽(me) 虛偽(wei) 。

  “我願意親(qin) 自帶他們(men) 參觀”

  安柏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各國的年輕網紅們(men) 在中國度過美好時光並希望與(yu) 世界分享是完全合情合理的,現在的年輕人就是這樣的。ASPI試圖欺騙澳大利亞(ya) 人,讓他們(men) 相信任何說中國好話的人都是被收買(mai) 了,這隻能說明他們(men) 對中國的了解太少了。”

  由於(yu) 個(ge) 別反華智庫的所作所為(wei) ,一些中外之間正當合理的民間交流都被政治化、汙名化,被冠以“中國滲透宣傳(chuan) ”等莫須有的罪名,對此,我們(men) 該如何應對?

  宋忠平認為(wei) ,一方麵,針對外國某些智庫對我們(men) 部分問題的疑問,我們(men) 可以大大方方讓這些問題透明化,讓謠言止於(yu) 智者。同時,也應當歡迎國外人士經常來中國看看,事實勝於(yu) 雄辯。另一方麵,我們(men) 歡迎更多客觀公正的國外人士來中國實地考察,“說一些公道話”。同時,國內(nei) 一些智庫或相關(guan) 部門也可以多在海外發聲,對國外民眾(zhong) 關(guan) 注的問題及時進行答疑解惑,讓他們(men) 明白我們(men) 的認真公正。最後,我們(men) 也需要國內(nei) 外民間人士共同把正義(yi) 、公道的聲音發出去,下功夫多說“接地氣”的話,對國際輿論走向產(chan) 生積極影響。

  安柏然認為(wei) ,對於(yu) 像自己一樣在網絡上有影響力的人來說,堅持發聲十分重要,他也呼籲更多西方民眾(zhong) 和智庫團隊成員能來中國看看:“他們(men) 應該來親(qin) 眼看看這個(ge) 地方是多麽(me) 充滿活力、有趣和令人興(xing) 奮,我相信他們(men) 會(hui) 學到很多,我願意親(qin) 自帶他們(men) 參觀!”

  環球時報記者 胡雨薇 冷舒眉 劉 明

  (環球時報微信公眾(zhong) 號)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