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巴黎國際大學城的“中國之家”(旅人心語)

發布時間:2024-01-15 09: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從(cong) 高等學府林立、文化氣息濃鬱的巴黎拉丁區乘快軌B線南下,10分鍾便來到位於(yu) 14區的巴黎國際大學城,這裏是在法留學生心儀(yi) 的國際宿舍區。2023年,“中國之家”在此落成揭幕。這座又名“和園”的中國宿舍樓為(wei) 大學城首次注入中國建築藝術元素,打開一扇體(ti) 味中國“和”文化的軒窗。

  麵對大學城正門的小廣場一側(ce) ,矗立著一座人物雕像,紀念的是大學城創始人安德烈·奧拿拉。上世紀20年代,法國政治家奧拿拉和工業(ye) 家埃米爾·德奇·德拉默爾特商議在拉丁區以南修建一片花園住宅,為(wei) 各國貧困學生提供居所。當時,歐洲正從(cong)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創傷(shang) 中恢複,奧拿拉向國民議會(hui) 提出議案,希望通過建立大學城,聚集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增進交流,促進友誼,成為(wei) 和平使者。

  議案通過後,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宿舍樓拔地而起。如今,大學城擁有40餘(yu) 座以各國國名命名的宿舍樓,共約6000間宿舍,每年接待1.2萬(wan) 名留學生和訪問學者。在寸土寸金的巴黎,這裏儼(yan) 然一座“城中城”:宿舍樓大多由對應的國家和地區投資建設運營,除了住宿,物美價(jia) 廉的學生食堂、典雅的圖書(shu) 館、林木蔥鬱的公園和完善的體(ti) 育設施一應俱全,展示不同國家文化藝術的活動亦時常在此舉(ju) 辦。

  大學城內(nei) 宿舍樓的建築形式不拘一格,各國建築師在這裏一顯身手,甚至將其作為(wei) 先鋒實驗場。在大學城東(dong) 區,一座水泥色4層建築看起來並不顯眼,在當時卻是劃時代之作。這是現代主義(yi) 建築大師勒·柯布西耶設計的“瑞士樓”,於(yu) 上世紀30年代初建成,是最早的一批宿舍樓。這座建築詮釋了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築五點”——底層架空、自由平麵、自由立麵、橫向長窗和屋頂花園,開啟他對集合住宅的探索之路。

  不少宿舍樓具有鮮明的民族或地域特色。比如,“東(dong) 南亞(ya) 學生之家”的欄杆紋飾仿照越南古建築的圖案,“日本之家”脫胎於(yu) 日式傳(chuan) 統木結構建築的輪廓框架,“摩洛哥之家”的室內(nei) 裝修布滿阿拉伯風格的紋樣,“希臘樓”則令人瞬時聯想到古老的帕特農(nong) 神廟……在建造伊始,巴黎大學城的設計者們(men) 即提出,宿舍樓應具有各自國家的特色,令留學生雖身在巴黎,卻仿佛在家鄉(xiang) 。

  留法勤工儉(jian) 學運動已走過百年曆史,中國目前是在法留學生主要來源國之一。長久以來,中國宿舍樓缺席大學城。在南京東(dong) 南大學檔案館內(nei) ,收藏著一幅中國學舍的設計圖紙,這是中國建築師虞炳烈在留學法國時的畢業(ye) 設計項目。1930年,在中國留學生組成的巴黎大學城中國學舍促成會(hui) 呼籲下,大學城免費提供給中國一塊建設用地。雖然項目最終未能推進,但透過泛黃的紙張,近百年前青年留法學子的拳拳愛國之心和思鄉(xiang) 之情依舊滾燙。

  2011年,大學城管理方發起“城市2025”項目,計劃新建10棟樓房,並對園區進行大規模現代化改造。“和園”便是這批新建築之一。2019年,第一批中國留學生赴法100周年之際,可提供300間宿舍的“中國之家”在巴黎國際大學城西南角破土動工,4年半後竣工。

  從(cong) 設計之初,“和園”便力求融合東(dong) 西方元素,結合傳(chuan) 統與(yu) 現代。建築的實心外牆由青磚砌成,與(yu) 透風透光的玻璃隔斷相互搭配,錯落有致。遠遠看去,大樓青灰色的外觀於(yu) 素雅中自有一番別致,透著徽派建築的文氣。從(cong) 側(ce) 麵看去,又能看到奧斯曼建築的影子。走進“和園”內(nei) 部,圍合式結構可謂福建土樓的變體(ti) ,明亮的天井令陽光能夠照射到每間房屋,連接各樓層的內(nei) 廊步梯如同天橋,蜿蜒聯通至屋頂庭院。置身於(yu) 天台的東(dong) 方花園,埃菲爾鐵塔、拉德芳斯、蒙馬特高地、蒙巴納斯塔等巴黎地標盡收眼底。

  走在大學城內(nei) ,時常看到各國年輕人結伴同行。擁有百年曆史的國際大學城不僅(jin) 倡導了各派建築藝術的對話,也踐行著最初的文化交流使命。大學城規定,各國宿舍都需接收至少30%的外國學生,“和園”也不例外。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這座融合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基因的建築,將記錄下“和合與(yu) 共”的嶄新故事。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