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中國積極推進職業技能培訓國際合作

發布時間:2024-01-15 09: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隨著全球技術進步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各國對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國積極推進職業(ye) 技能培訓國際合作,通過職業(ye) 院校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舉(ju) 辦培訓班、開展職業(ye) 競技等多種形式,助力發展中國家培養(yang) 高素質技能人才,為(wei) 當地發展注入活力。

  印尼鐵路理工學院——

  “為(wei) 我們(men) 培養(yang) 了一批高鐵技術人才”

  “高鐵列車在隧道內(nei) 的最高運行速度是多少?”“高鐵列車使用什麽(me) 類型的轉向架?”……在印尼鐵路理工學院內(nei) ,雅萬(wan) 高鐵首批運維人員正和中方老師視頻連線,“雲(yun) 端”課堂氣氛熱烈。

  去年2月底,雅萬(wan) 高鐵首批運維人員培訓班在印尼東(dong) 爪哇省茉莉芬市正式開班,173名印尼籍學員參加培訓。中方運維管理團隊和中國鐵路專(zhuan) 業(ye) 院校負責授課,重點培養(yang) 動車組司機、動車組機械師、運行控製中心調度人員和應急值守人員等4類專(zhuan) 業(ye) 崗位人員。學員在這裏接受為(wei) 期3至6個(ge) 月的理論培訓,在通過考試並獲取相關(guan) 資質後,繼續參加實操培訓。

  雅萬(wan) 高鐵是印尼首條高速鐵路,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wan) 隆,是中印尼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務實合作的標誌性項目。培養(yang) 本地運維人員是建設好、運營好雅萬(wan) 高鐵的重要保障。印尼鐵路理工學院院長尤沃諾·維亞(ya) 科表示,雅萬(wan) 高鐵是印尼首條高鐵,相關(guan) 知識體(ti) 係是全新的,知識點很多。

  培訓中,中方主動收集學員問題,由中方教師在授課時統一解答,還安排了10多名翻譯人員,將中文教案和課件提前翻譯成印尼語供學員們(men) 預習(xi) 。維亞(ya) 科說:“培訓效果比預期的好,大家學得快,相信不久就能勝任雅萬(wan) 高鐵的運維工作。”

  參加動車組機械師培訓的學員安迪安2021年進入雅萬(wan) 高鐵項目,從(cong) 事車輛維護工作。他表示,中國的高鐵技術世界領先,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重點項目,雅萬(wan) 高鐵有助於(yu) 印尼引進中國先進技術,提升基礎設施水平,民眾(zhong) 的生活也將因此受益。

  雅萬(wan) 高鐵建設期間,中方持續加大對印尼員工的培訓力度,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印尼員工超過4.5萬(wan) 人次。印尼鐵路協會(hui) 主席、交通部鐵路總司前司長赫爾曼托說:“這些培訓項目為(wei) 我們(men) 培養(yang) 了一批高鐵技術人才,是印尼和中國密切交流、合作共贏的體(ti) 現。”

  在進行培訓的教學樓外,“未來在此發車”的標語分外醒目。如今,隨著雅萬(wan) 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這些年輕人正成為(wei) 雅萬(wan) 高鐵運維的生力軍(jun) 。

  柬埔寨瀾湄大學培訓中心——

  “讓更多年輕人圓夢藍天”

  柬埔寨瀾湄大學培訓中心的訓練跑道上,柬埔寨學員亨·西哈迎來自己首次獨立飛行的藍天之旅。盡管飛機在進近時遭遇側(ce) 風,出現些許顛簸,但西哈冷靜嫻熟地調整飛行姿態,合理規避了風向影響,最終成功完成單飛。

  按照瀾湄大學培訓中心的課程計劃,飛行學員在完成理論學習(xi) 和單發飛機培訓後,要執行首次單飛任務。西哈說:“起飛前,我有些緊張,但飛行開始後,我意識到,經過充分的培訓和準備,我有能力完成任務。這次經曆激勵了我,讓我更有信心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飛行員。”

  瀾湄大學由中柬合資設立,是瀾湄航空集團、柬埔寨政府以及中國專(zhuan) 業(ye) 高校三方聯合打造的一所綜合性本科學曆大學,提供輕型飛機的駕駛和維修培訓,下設民航學院、飛行學院等機構。

  柬埔寨機務維修工程師麥絨已經完成理論學習(xi) ,在進行實操訓練。從(cong) 小就希望在航空領域工作的麥絨表示,瀾湄大學培訓中心為(wei) 學員們(men) 提供了理論與(yu) 實踐相結合的良好學習(xi) 環境,幫助很多像她這樣的柬埔寨年輕人實現職業(ye) 夢想。培訓項目的第一批飛行學員陳·伯拉斯表示,在資深教員的指導下,自己不僅(jin) 紮實掌握了專(zhuan) 業(ye) 技能,還養(yang) 成了認真細致的工作習(xi) 慣。“感謝中國,讓我們(men) 的職業(ye) 發展前景更加廣闊。”

  去年3月,瀾湄航空集團旗下國際民航飛行模擬機中心在柬埔寨金邊正式啟用。該中心董事長陳誌成介紹,中心引進了柬埔寨民航史上首架飛行模擬機,能同時滿足約30架飛機的飛行員專(zhuan) 業(ye) 培訓需求,有助於(yu) 全方位提升飛行員的飛行技術,培養(yang) 處理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瀾湄航空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昆表示,集團將為(wei) 柬埔寨及其他東(dong) 盟國家培養(yang) 更多航空專(zhuan) 業(ye) 人才,為(wei) 建設瀾湄合作機製、促進區域互聯互通作出貢獻。

  柬埔寨民航國務秘書(shu) 處大臣毛哈萬(wan) 納表示:“瀾湄大學的航空專(zhuan) 業(ye) 人才培養(yang) ,將有力推動柬埔寨航空事業(ye) 發展,讓更多年輕人圓夢藍天。”

  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

  “這是我離夢想最近的時刻”

  通過參加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肯尼亞(ya) 一家茶葉農(nong) 場的技術工人保羅獲得了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留學的機會(hui) ,並順利獲得碩士學位。

  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是由中國航空技術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國際”)與(yu) 肯尼亞(ya) 教育部聯合舉(ju) 辦的海外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活動,為(wei) 來自非洲各國的參賽者提供相關(guan) 培訓,再通過比賽形式給予學員獎勵。從(cong) 2014年起,比賽已舉(ju) 辦8屆,涉及多個(ge) 專(zhuan) 業(ye) 的職業(ye) 技能領域,惠及肯尼亞(ya) 、烏(wu) 幹達、坦桑尼亞(ya) 、加蓬、科特迪瓦、埃及、加納、津巴布韋、讚比亞(ya) 等國的200多所院校、1500多名師生。保羅感慨,中國企業(ye) 給予的寶貴機會(hui) 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來自坦桑尼亞(ya) 的阿波羅在第六屆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中獲得了個(ge) 人組第三名的好成績,他把這一消息發到社交媒體(ti) 上,希望告訴身邊的朋友,通過參加這一比賽,每一位有誌青年都有機會(hui) 提升技能、實現職業(ye) 夢想。

  第七屆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上,來自烏(wu) 幹達的戴安娜獲得個(ge) 人組冠軍(jun) ,她對未來充滿信心:“我會(hui) 珍惜去中國留學的機會(hui) ,把學習(xi) 到的先進技術應用到未來的工作中,做到學有所成。”

  肯尼亞(ya) 教育部部長馬喬(qiao) 古表示:“這一項目不僅(jin) 幫助年輕人掌握必要的職業(ye) 技能,也促進了就業(ye) ,在推動非洲國家完善職業(ye) 教育培訓體(ti) 係、提升技術水平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

  10年來,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的培訓主題從(cong) 機械加工、信息技術到數控機床、建築工程製圖,培訓場地從(cong) 教室、車間轉移到項目施工現場。在中方支持幫助下,越來越多非洲青年掌握了過硬的技能。在第六屆非洲職業(ye) 技能挑戰賽上獲得個(ge) 人組冠軍(jun) 的肯尼亞(ya) 姑娘格蕾斯說:“這是我離夢想最近的時刻。我希望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教師,將先進的機械加工技術傳(chuan) 授給更多青年,為(wei) 國家工業(ye) 發展培養(yang) 人才!”

  近年來,為(wei) 了幫助非洲國家培養(yang) 職業(ye) 技術人才,推進非洲工業(ye) 化進程,中航國際分別與(yu) 肯尼亞(ya) 、烏(wu) 幹達、讚比亞(ya) 、加納、加蓬等國教育部合作開展職業(ye) 教育項目,截至目前,已在海外建成180餘(yu) 所院校,每年累計培訓2萬(wan) 餘(yu) 名師生。中航國際不僅(jin) 提供教學設備,還從(cong) 國內(nei) 選派教師遠赴非洲,手把手傳(chuan) 授職業(ye) 技能、分享經驗。中航國際成套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許飛表示,企業(ye) 將通過多個(ge) 計劃和措施支持非洲人才培養(yang) 和能力建設,為(wei) 非洲青年實現職業(ye) 追求提供廣闊平台。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