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 日內(nei) 瓦消息:紅十字國際委員會(hui) (ICRC)近期發布“走進國際人道法”係列解讀,對“平民必須受到保護”“人道行動必須保持中立”等戰爭(zheng) 規則和人道行動原則進行科普和解讀。在17日發布的最新解讀中,紅十字國際委員會(hui) 警告稱,人工智能在軍(jun) 事領域的應用帶來係列風險,必須遵守人類道德底線。
ICRC指出,當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新興(xing) 尖端技術日益普及並廣為(wei) 應用,且有可能被應用於(yu) “自主武器”當中。“我們(men) 無法接受一個(ge) 算法可以殺人的世界。然而,各國政府正投入前所未有的經費,用於(yu) 武器自動化研究,開發可自主選擇目標和實施打擊的無人機、機器人、潛艇和坦克。”
ICRC舉(ju) 例稱,當今許多遠距離操控的武器,未來可能都將由傳(chuan) 感器和軟件控製。配備機槍的無人駕駛車輛,衝(chong) 入城市中任意開槍;檢查站的武裝機器人,可以通過動作、溫度或視覺傳(chuan) 感器控製觸發襲擊;大量的武裝無人機可以相互連接,成群結隊地展開攻擊。
ICRC繼而指出,當下戰爭(zheng) 主要在城市和村鎮中發生。不同於(yu) 開放的戰地,居民區環境複雜、人員集中,自主武器很可能擊中民用車輛或平民。即使自主武器對正確目標實施打擊,其攻擊對平民和基礎設施產(chan) 生的風險,也難以依據戰爭(zheng) 法的要求進行衡量和限製。
ICRC警告稱,武器自主性的不斷增強使得軍(jun) 隊能以極快的速度進行攻擊和反擊,攻擊和衝(chong) 突脫離人類掌控的風險切實存在。自主武器的使用者無法確保攻擊僅(jin) 限於(yu) 軍(jun) 事目標,或有效評估給平民帶來的風險。
ICRC強調,“無論使用何種武器,衝(chong) 突方必須做出相應的法律和道德判斷。”同時指出,“數字技術的開發者們(men) 同樣發出警告:機器永遠無法將真正的人性融入其交互性能中,無論它們(men) 偽(wei) 裝得有多像。”
ICRC呼籲各國立即采取行動,針對自主武器達成新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包括:對不可預測的自主武器予以禁止,禁止使用自主武器攻擊人類,嚴(yan) 格規製所有其他自主武器以確保平民安全等。(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