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馬尼拉時報》1月22日文章,原題:菲律賓正如何錯過中國的軟反彈 在杜特爾特執政時期,菲中關(guan) 係從(cong) 摩擦、衝(chong) 突轉向和平合作。在過去的一年裏,那段合作時期漸行漸遠。相關(guan) 代價(jia) 顯而易見、高昂且還在上升。
一些決(jue) 策者認為(wei) 菲中雙邊關(guan) 係急劇下降是好事,因為(wei) 他們(men) 的一個(ge) 關(guan) 鍵看法是中國經濟正“自由落體(ti) ”,因此為(wei) 何要加強雙邊關(guan) 係?問題是該看法漏洞百出。更糟糕的是,盡管這些決(jue) 策者認為(wei) 菲中雙邊關(guan) 係急劇下滑的代價(jia) 很低甚至可以控製,但(實際)代價(jia) 非常高昂,雙邊貿易、投資和旅遊業(ye) 即是例證。
2023年中國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5.2%,略高於(yu) 年初確定的5%左右的預期目標,中國經濟正在軟反彈。去年12月,中國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4%。中國消費者正逐漸回歸市場。在即將到來的春運期間,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yi) 人次,這將加快零售、旅遊和交通等行業(ye) 的增長。
中國有大量被壓抑的需求,關(guan) 鍵在於(yu) 釋放這種消費能力,而首要條件是擁有前景光明的就業(ye) 市場。此外,工業(ye) 活動正在加速,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8%,超過預期。固定資產(chan) 投資也是如此,2023年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比上年增長3.0%。
那麽(me) 長期前景如何?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ti) 超過4億(yi) 人,未來十幾年將達到8億(yi) 人。在未來10年,中國的城市化將在住房、教育、醫療和養(yang) 老等領域創造巨大需求,這對國內(nei) 外參與(yu) 者來說都是一個(ge) 巨大機遇。然而,正如筆者在近一年前所警告的那樣,菲律賓正在錯失其中的機遇。
在菲律賓看來,中國經濟的軟反彈意味著什麽(me) ?從(cong) 馬尼拉決(jue) 策者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為(wei) 什麽(me) 重要?讓我們(men) 先從(cong) 貿易說起。在杜特爾特時代,菲對華出口蓬勃發展,未來似乎十分美好。按照當時的趨勢,菲對華出口將隨著中國軟反彈而增加。但那個(ge) 時代一去不返。
更加嚴(yan) 峻的是,最近的同比數據證明,這種下降涉及方方麵麵。2023年11月,菲出口同比下降14%,在10月同比下降18%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
時機也對菲不利。自去年秋天以來,中國的基礎設施和其他政府投資都實現穩健增長。基礎設施投資支撐中國進口鐵礦石、原油和銅等大宗商品,這對向中國出口大宗商品的國家來說是個(ge) 好兆頭,而這些國家優(you) 先考慮(與(yu) 中國)合作而不是衝(chong) 突。
不久前,菲眾(zhong) 議院議長羅穆亞(ya) 爾德斯在達沃斯對外國投資者說,“現在是投資菲律賓的最佳時機。”投資者聽進去了嗎?2023年10月,菲律賓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同比下降30%,降至6.6億(yi) 美元。1月到10月,菲律賓外國直接投資淨流入同比下降17.5%。
然後是菲律賓與(yu)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分道揚鑣”,而該倡議促進了東(dong) 南亞(ya) 經濟複蘇。中國與(yu) 東(dong) 盟成員國的貿易增速分別是與(yu) 歐盟和美國貿易增速的2至3倍。然而,去年11月菲律賓退出中國基礎設施項目,稱將尋求其他來源——也就是西方,而通貨膨脹一直在菲律賓徘徊不去。
正如許多觀察家所指出的那樣,馬尼拉正在夢遊中進入對抗和雷區,同時破壞東(dong) 盟的團結。軍(jun) 事化將限製菲就業(ye) 和投資的機會(hui) 。這不僅(jin) 是因為(wei) 菲中摩擦,還因為(wei) 人們(men) 認為(wei) 有關(guan) 不確定性或將危及菲長期投資前景。
就在一年前,菲國家旅遊局的目標是在2023年接待中國遊客200萬(wan) 人次。一年過去,實際數字竟然不到26.5萬(wan) 人次,與(yu) 目標相差86%。
所有這些不利趨勢早在2023年春季就已顯現出來。近一年來,它們(men) 變得更加明顯。對未來而言,這些早期跡象並非一個(ge) 好兆頭。(作者丹·施泰因博克,王會(hui) 聰譯)
來源:環球時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