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神州寫真)中國26省份舉行兩會 “發展地圖”三看點

賈靖峰 發布時間:2024-01-26 10: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24日電 題:中國26省份舉(ju) 行兩(liang) 會(hui) “發展地圖”三看點

  中新社記者 賈靖峰

  1月下旬,中國省級地方兩(liang) 會(hui) 密集進行。

  繼北京、上海、廣東(dong) 等重要省市兩(liang) 會(hui) 後,24日,湖南、雲(yun) 南、吉林等多省人大會(hui) 議開幕,至此已有26個(ge) 省份舉(ju) 行2024年兩(liang) 會(hui) 。餘(yu) 下的陝西、河南、內(nei) 蒙古、湖北、新疆等5省區,亦預計在1月底前進入兩(liang) 會(hui) 時間。

  曆年省級兩(liang) 會(hui) ,多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發上年經濟發展“成績單”,如地區生產(chan) 總值等核心指標,成為(wei) 地方兩(liang) 會(hui) 最大看點。2023年是疫後複蘇年,尤引人關(guan) 注。26省份政府工作報告麵世,加之內(nei) 蒙古數據提前公布,27省份數據已組成一幅年度“發展地圖”,呈現三個(ge) 看點。

  ——GDP“9萬(wan) 億(yi) 大省”“萬(wan) 億(yi) 之城”添新。

  廣東(dong) 、江蘇、山東(dong) 占據中國省份2023年經濟總量前三甲,均超過9萬(wan) 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廣東(dong) GDP首破13萬(wan) 億(yi) 元,是中國首個(ge) 達到該體(ti) 量的省份,江蘇12.82萬(wan) 億(yi) 元,山東(dong) 首達9.2萬(wan) 億(yi) 元。此外,浙江、湖南數據分別站上8萬(wan) 億(yi) 元、5萬(wan) 億(yi) 元台階。

  江蘇常州、山東(dong) 煙台新晉為(wei) GDP超萬(wan) 億(yi) 元的城市。現在,江蘇擁有5座“萬(wan) 億(yi) 之城”,超過擁有4座的廣東(dong) ,成為(wei) 中國“萬(wan) 億(yi) 城”最多的省份。中國“萬(wan) 億(yi) 城”已增至26座。

  ——西部與(yu) 北方現潛力,“第四極”具雛形。

  中國“發展地圖”的熱點,從(cong) 東(dong) 南部傳(chuan) 統的經濟發達地區擴展至西部、北方省份。

  在西部,西藏經濟增速高達9%,寧夏宣布各項經濟指標為(wei) 曆年最好,增速達6.6%,甘肅增長6.4%;四川宣布GDP首破6萬(wan) 億(yi) 元,重慶首破3萬(wan) 億(yi) 元,兩(liang) 者經濟增速均衝(chong) 上6%;雲(yun) 南GDP首破3萬(wan) 億(yi) 元。青海經濟增速5.3%,亦跑贏5.2%的全國數值。

  在北方,山東(dong) 作為(wei) 北方經濟最強省繼續“考高分”,內(nei) 蒙古則錄得7.3%的經濟增幅。冰雪經濟炙手可熱的東(dong) 北三省引人注目,遼寧GDP破3萬(wan) 億(yi) 元,增5.3%,吉林勁增6.3%,均跑贏“大盤”。黑龍江披露了2.6%的增長數據,並定下5.5%的2024年目標。

  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並稱中國三大經濟增長極。今次川渝兩(liang) 會(hui) 後,坊間又以2021年中國官方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為(wei) 依循,再提川渝建設“經濟第四增長極”,從(cong) 兩(liang) 省市此番進階來看,“第四極”確可見雛形。

  ——人均可支配收入、民生目標成熱詞。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說,2023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萬(wan) 元、增長6.6%,增速快於(yu) GDP增長。北京市提出2024年工作目標,包括“居民收入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同步”。

  幾天前,國家統計局公布31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上海、北京、浙江、江蘇數據位列前四,其中上海、北京進階“8萬(wan) 元+”,浙江“6萬(wan) 元+”,江蘇“5萬(wan) 元+”。

  民生是所有省份兩(liang) 會(hui) 熱詞。各省份均提出2024年的詳盡民生目標,多聚焦養(yang) 老、托育、低保、就業(ye) 等。

  湖南提出“十大重點民生實事”,包括城市低保提高到700元/月,農(nong) 村低保提高到5400元/年等,福建提出要新增城鎮就業(ye) 50萬(wan) 人以上,新建400個(ge) 示範性長者食堂等,貴州則提出新建50個(ge) 縣域醫療次中心,500個(ge) 50戶以上農(nong) 村木房連片村寨水改、電改等。(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