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推動世界文明繁榮發展是我們共同的使命”

萬 宇 李 琰 發布時間:2024-01-30 09:1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1月25日,10多位來自非洲國家的駐華使節、非洲聯盟駐華代表和非洲學者代表來到中國曆史研究院,參觀中國考古博物館,並圍繞“立足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深化中非文明互鑒”主題進行座談。

  步入中國考古博物館一層的“文明起源”專(zhuan) 題展廳,一條“曆史大道”在地麵鋪陳開來,以時間軸形式展示了中國曆史進程上的重要節點和重大事件。河南安陽殷墟遺址出土的馬車陳列在側(ce) 。“一眼穿越千年,這就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曆史印記。”在“曆史大道”旁駐足沉思,使節們(men) 感歎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在綠鬆石龍形器展台前,非盟駐華代表拉赫曼塔拉·奧斯曼一邊認真聽講解,一邊俯下身來端詳。這件龍形器由2000餘(yu) 片綠鬆石組成,龍頭呈扁圓形,青、白玉組成鼻梁,圓餅形白玉為(wei) 眼睛,綠鬆石鼻頭碩大醒目,龍身則呈彎曲狀,栩栩如生。“這條龍的造型具有一種獨特美感,3000多年前就有如此細膩精湛的工藝,不愧為(wei) ‘鎮館之寶’!”奧斯曼嘖嘖稱讚。

  輕點展櫃玻璃,精美的白釉黑花龍鳳紋罐圖案便“跳”到了玻璃上,還可以用手指操作將其放大、旋轉。這種數字化展示,讓文物“動”起來,引起了突尼斯駐華大使阿迪勒·阿拉比的濃厚興(xing) 趣。“這是一種很有效的科普方法。”他說,中國考古博物館借助高科技手段,讓久遠的曆史“觸手可及”,讓深藏的文物進一步貼近大眾(zhong) 。

  “和融萬(wan) 方”專(zhuan) 題展廳有一塊巨大屏幕,展示著古代海上絲(si) 綢之路的航路圖。索馬裏駐華大使阿瓦萊·庫拉內(nei) 說,600多年前中國明朝的船隊就曾到訪過索馬裏,彰顯非中交流源遠流長。從(cong) 中國古代發明創造、古埃及的建築奇跡到非洲社會(hui) 的文化多樣性,非中的文明智慧在人類曆史長河中都綻放出耀眼光芒。“非洲和中國都以獨特的貢獻,推動了文明交流互鑒。”庫拉內(nei) 說。

  近兩(liang) 個(ge) 小時的參觀,讓幾內(nei) 亞(ya) 駐華大使阿米娜塔·科伊塔意猶未盡。“展覽的時間維度從(cong) 舊石器時代延伸到近代中國社會(hui) ,濃縮展現了中國文化,其博大精深和曆史傳(chuan) 承,令人印象深刻。”科伊塔說,中國重視考古及文物保護,讓綿延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得以傳(chuan) 承,“在這裏,我們(men) 看到了生動鮮活的曆史,這對於(yu) 了解一個(ge) 國家發展的根基非常重要,彌足珍貴”。

  “這次參觀收獲很大,讓我進一步加深對中國悠久曆史文化的了解。一個(ge) 沒有曆史的國家,不會(hui) 有現在,更不會(hui) 有未來。”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駐華大使多明戈斯表示,在非洲的博物館也能看到類似的石器、陶器等文物,這種相似性說明非洲文明和中華文明擁有許多共通之處。在展覽中,多明戈斯深切感受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有著深厚的曆史積澱。“非洲國家和中國都擁有引以為(wei) 豪的曆史文明,這是我們(men) 發展的力量源泉。期待雙方開展更多交流研究,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在中國曆史研究院中流廳會(hui) 議室裏,中非嘉賓圍繞“立足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深化中非文明互鑒”主題進一步深入交流,認為(wei) 中非兩(liang) 大文明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相互包容、相得益彰,踐行不同文明美美與(yu) 共、和諧共生的理念,為(wei)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樹立了典範。

  埃及駐華大使阿西姆·哈奈菲表示,非洲和中國在發展道路上經曆相似,也都具有艱苦奮鬥的精神。他希望埃中兩(liang) 國進一步深化人文交流,增進相知相交,推動埃中、非中關(guan) 係不斷提升。

  阿迪勒·阿拉比說,包括突尼斯迦太基文明在內(nei) 的非洲文明,同中華文明一樣燦爛多元,豐(feng) 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園。事實證明,不同曆史文明可以通過交流對話,實現互相欣賞、互相借鑒、和諧共處、美美與(yu) 共。“今年是突中兩(liang) 國建交60周年,雙方將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進一步促進兩(liang) 國民眾(zhong) 相知相交,推動世界文明繁榮發展是我們(men) 共同的使命。”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院長、中國曆史研究院院長高翔表示,中華文明與(yu) 非洲文明同為(wei) 世界文明百花園中綻放出的絢麗(li) 花朵,兩(liang) 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中國和非洲是現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非兩(liang) 大文明的價(jia) 值共識將為(wei) 新時代中非合作共贏夯實基礎,推動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ti) 。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