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5日電 (中新財經記者 葛成)4日,中央氣象台接連發布暴雪、冰凍、大風、大霧預警。受天氣影響,多地出現列車停運、航班取消、收費站關(guan) 閉的情況。
當下正值春運高峰,雨雪冰凍天氣何時結束?春運保障情況如何?旅客出行需要關(guan) 注哪些交通信息?
資料圖:武鐵宜昌車務段對鐵路區間線路咽喉道岔組織集中清掃。 黃義(yi) 攝
鐵路:動態調整方案 各大車站延長營業(ye) 時間
受大範圍雨雪天氣影響,今年春運期間,部分列車被迫降速、停運。
例如,據廣鐵集團消息,2月4日至5日,廣鐵集團共停運20趟高鐵,並對受天氣影響較大的渝廈、張吉懷高鐵進行限速運行。
另據中國鐵路武漢局早前消息,2月4日武漢局管內(nei) 漢口、十堰、宜昌、恩施、棗陽等地往返開行的部分列車停運,宜昌、襄陽、武漢往返鄭州、南昌、四川等地開行的部分列車停運。
針對惡劣天氣,鐵路部門采取了有力有效措施,積極應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確保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
國鐵集團運輸部負責人介紹,武漢、鄭州、廣州、上海、南昌局集團公司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和主動避險原則,動態調整漢宜、鄭渝、常益長、張吉懷等線路旅客列車開行方案,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組織人員對機車頂部、撒砂裝置、製動管路等進行重點檢查,及時清掃轉向架、踏麵等部位積冰積雪,確保設備設施運行良好;各大車站延長營業(ye) 時間,動態增加車站退改簽窗口,為(wei) 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在進出站口、售票廳、安檢口等關(guan) 鍵處所增加引導力量,做好乘降組織和重點旅客幫扶,在主要通道鋪設防滑草墊,及時清理站台、台階積雪積水,確保旅客乘降安全;在沿線車站增加方便麵、火腿腸、礦泉水等食品物資儲(chu) 備,以備應急之需。鄭州、南昌局集團公司加強電煤、糧食、節日物資等國計民生重點物資運輸組織,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溫暖過冬、歡度春節提供運輸支撐。
民航:加強除冰除雪保障工作
與(yu) 鐵路有所不同,航班運行受天氣影響更大。雨雪天氣下,能見度下降、跑道積雪和結冰,這些都不利於(yu) 飛機安全起降。受近日天氣影響,湖北等地機場出現了跑道關(guan) 閉,航班取消的情況。
截至4日13時,武漢天河機場已取消航班339架次。機場方麵已積極協調航司做好延誤旅客餐食住宿保障,樓內(nei) 24小時供暖,為(wei) 旅客發放毛毯,增開24小時安檢通道,並緊急調集大巴,為(wei) 旅客提供交通保障。
據武漢天河機場有限責任公司官方微博4日消息,武漢天河機場調集除冰車、熱吹車、除冰液撒布車、推雪車,組織工作人員連續作業(ye) ,對跑道滑行道機坪以及路麵交通進行除冰雪。
日前,S06泗蚌高速蚌五段,蚌五固大隊為(wei) 鏟雪車輛護尾。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隊 供圖
駕車遇惡劣天氣應“降速、控距、亮尾”
雨雪天氣也同樣給公路交通帶來一定程度影響。來自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多名網友在社交媒體(ti) 上反映,大雪天氣導致路麵濕滑,高速公路出現擁堵現象,大家普遍龜速前行。
據交通運輸部路網監測與(yu) 應急處置中心官方微博消息,截至4日8時,受降雪及路麵結冰影響,山西、內(nei) 蒙古、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慶、四川、貴州、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共封閉路段210個(ge) (涉及91條高速公路、7條普通國道、20條普通省道),累計裏程13831公裏,關(guan) 閉收費站1665個(ge) (涉及158條高速公路)。
交通部門提示駕駛員,出行前請及時了解天氣情況,仔細檢查車輛維護保養(yang) 狀況,駕車出行要遵守交通法規,全程全員係好安全帶,按照交通標誌標線指示行駛,不疲勞駕駛,不超速行駛、不酒後駕車,嚴(yan) 禁違規停車和占用應急車道。
如遇惡劣天氣,嚴(yan) 格遵守“降速、控距、亮尾”措施,減少變道超車,防止交通意外。遇到緊急情況,應提前采取減速措施,避免急踩刹車和急打方向,防止車輛側(ce) 滑側(ce) 翻。發生車輛故障或交通事故,做到“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
資料圖:二廣高速分水嶺路段突降大雪,路產(chan) 人員雪中保通。 周鵬 攝
雨雪天氣何時結束?
本輪雨雪天氣將何時告一段落?
據中國天氣網消息,2月4日夜間起,隨著江淮氣旋逐漸東(dong) 移入海、暖濕氣流減弱,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將陸續迎來短暫的雨雪間歇期,江蘇和山東(dong) 的降雪過程則將在5日徹底結束。
具體(ti) 來看,湖北武漢、荊州的降雪將在4日晚上逐漸停止,6日淩晨到白天又會(hui) 出現明顯降雪;安徽的合肥、六安5日淩晨降雪停歇,6日上午又會(hui) 迎來新一輪降雪過程。
5日夜間起,隨著西南急流的增強,再加上高原槽東(dong) 移,上述地區的雨雪天氣又將有所發展。9日,也就是除夕當天,南方降水有望徹底結束,我國大部地區將以晴朗天氣迎接龍年的到來。(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