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經濟觀察)新動能:中國多地發力布局新質生產力

劉亮 發布時間:2024-02-26 09:0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電 題:新動能:中國多地發力布局新質生產(chan) 力

  中新社記者 劉亮

  開年來,新質生產(chan) 力已成為(wei) 中國多地部署工作的重要高頻詞,新動能之勢正在中國大地孕育。

  從(cong) “鏈”字發力,布局新興(xing) 和未來產(chan) 業(ye)

  合理的產(chan) 業(ye) 鏈布局可通過優(you) 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chan) 效率、促進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升級,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撐。不少省份從(cong) “鏈”上發力,發力布局新興(xing) 和未來產(chan) 業(ye) 。

  今年北京市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多項任務注重從(cong) “鏈”上著手。該市提出,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積極布局電機、電池、電控、車規級芯片等關(guan) 鍵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同時,以超高清視頻為(wei) 代表的視聽產(chan) 業(ye) 正引發信息技術領域新一輪創新突破,北京將推進超高清視頻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化升級等。

  經濟大省山東(dong) 省強調,將開展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在集成電路、工業(ye) 母機等領域,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強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ye) 協同攻關(guan) ,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紮實推進穩鏈固鏈,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促進製造業(ye) 集群式、高端化發展,浙江同樣將目光投向“鏈”字。該省提出,將大力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一鏈一策”推動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提質擴量,前瞻布局一批未來產(chan) 業(ye) 。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全麵到來,該省亦在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航空航天、智慧醫療等領域加大力度布局。

  從(cong) “綠”字發力,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chan) 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chan) 力。當前,中國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已是重要趨勢和主旋律,多地政府紛紛圍繞“綠”字做文章。

  當前,廣東(dong) 正推動鋼鐵、石化、有色、建材、造紙等行業(ye) 綠色化改造,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ye) ,在全產(chan) 業(ye) 鏈構建綠色製造體(ti) 係。

  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過程中,綠色化與(yu) 智能化、數字化關(guan) 係日益密切。今年上海將實施“智能機器人+”行動,計劃再新建70家市級智能工廠;打造3至5家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園區”試點示範,重點培育50家綠色供應鏈鏈主企業(ye) 。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毅稱,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穩定、便捷、優(you) 質、優(you) 價(jia) 的綠色低碳能源供應仍有提升空間。

  從(cong) “人”字發力,壯大優(you) 質人才隊伍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離不開人才資源。

  浙江聚焦人才。浙江提出,將圍繞重大工程,一體(ti) 加強人才支撐、人才導向、人才措施,堅決(jue) 破除各類體(ti) 製機製障礙,讓人才大展身手。同時,還將一體(ti) 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促進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激發各類人才創新創業(ye) 創造活力。

  江蘇省今年提出深化科技及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實施高水平創新人才引進培育行動等重點工作。從(cong) 優(you) 化完善科技獎勵製度,到優(you) 化金融產(chan) 品服務,再到加強知識產(chan) 權法治保障,更多有效培育和吸引人才的舉(ju) 措競相湧現。

  中央部委也在積極推動。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七部門近期發布的聯合組織實施高技能領軍(jun) 人才培育計劃提出,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chan) 業(ye) 需求,在先進製造業(ye) 、現代服務業(ye) 等有關(guan) 行業(ye) 重點培育領軍(jun) 人才,力爭(zheng) 用3年左右時間,新培育領軍(jun) 人才1.5萬(wan) 人次以上,帶動新增高技能人才500萬(wan) 人次左右。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徐芳稱,麵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亟須賦予生產(chan) 力更多的人才支撐、科技含量和創新內(nei) 涵,才能更好實現傳(chuan) 統生產(chan) 力向新質生產(chan) 力的躍升,為(wei) 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力支撐與(yu) 持久動力。(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