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兩會觀察)人工智能引“全方位”關注 中國如何搶主動?

趙曄嬌 發布時間:2024-03-08 09:2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趙曄嬌)2024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

  在中國進入加速發展期的人工智能,動能作用正進一步被放大。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圍繞中國如何搶得人工智能時代的主動,不少代表委員對該領域給予了“全方位”關(guan) 注,相關(guan) 建議涉及頂層設計完善、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場景應用推進等。

  位於(yu) 杭州的中國(杭州)人工智能小鎮。譚琴供圖

  今年,“人工智能+”行動的提出,是中國官方在人工智能時代作出的前瞻性、整體(ti) 性政策設計,釋放出加強頂層設計的信號。

  在全國政協常委、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浙江省委會(hui) 主委陳小平看來,頂層設計是搶得人工智能發展主動權的關(guan) 鍵要素。他建議,製定國家層麵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規劃,優(you) 先扶持若幹具有競爭(zheng) 力的地區、企業(ye) ,給予“一地一策”“一事一議”重點支持。

  算力決(jue) 定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在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方麵,陳小平提出,“加快推進東(dong) 數西算一體(ti) 化算力網建設,通過‘結對子’的方式將東(dong) 部地區的計算密集型業(ye) 務傳(chuan) 輸到西部進行處理,實現跨區域的算力資源高效調度與(yu) 利用。”

  圍繞算力,全國人大代表、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建議要適度超前布局國家算力基礎設施,加大運力網絡建設投入。

  “算力需求越大,運力越要跟上。”王建沂建議,一方麵由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牽頭、行業(ye) 相關(guan) 龍頭企業(ye) 帶頭,發揮國家級科創平台的作用,加快光網絡等領域前沿新技術、新產(chan) 品的研發,大力推動前沿技術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進程;另一方麵,可超前布局規劃建立麵向未來人工智能應用的國家級“超高速、超低衰減、超低時延”新一代幹線運力網絡“大動脈”。

  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hui) 在杭州舉(ju) 行。(資料圖)餘(yu) 杭區融媒體(ti) 中心供圖

  大模型是人工智能邁向通用智能的裏程碑技術。中國國產(chan) 大模型的規模化、價(jia) 值化還處在起步階段。如何加快其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總經理楊劍宇認為(wei) ,要加快國產(chan) 大模型技術攻關(guan) ,鼓勵產(chan) 學研協同打造國產(chan) 開源開放基礎大模型;在浙江等基礎較好的地區設立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技術攻關(guan) 和成果轉化;製定人才培養(yang) 計劃,完善人才發現、培養(yang) 、流動機製。

  在完善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市場機製方麵,楊劍宇稱,可依托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等重大創新載體(ti) ,推動形成一批好用、實用的大模型產(chan) 品,分行業(ye) 出台AI大模型的落地指引。同時加快推動製造業(ye) 向“AI+”轉型,將“AI+”場景應用納入未來工廠評價(jia) 標準,設立AI+新型工業(ye) 化先行示範基地等。

  賦能行業(ye) 發展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價(jia) 值體(ti) 現。例如聚焦絲(si) 綢紡織業(ye) ,全國人大代表、萬(wan) 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建議國家支持該行業(ye) 建設國家級AIGC創新平台,在行業(ye) 實現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高效開發與(yu) 快速落地。

  “這種誕生於(yu) 行業(ye) 實踐的垂類模型,基於(yu) 底層技術的再創新,最能解決(jue) 行業(ye) 痛點,提升產(chan) 業(ye) 效率。”她表示,政府可將創新平台的建設運營主導權更多向行業(ye) 龍頭企業(ye) 、鏈主企業(ye) 開放,出台專(zhuan) 項政策鼓勵龍頭企業(ye) 打造國家級AIGC創新平台。同時推動企業(ye) 主導的創新平台與(yu) 高水平國家級實驗室、科學院打通研發資源,實現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促進人才流通與(yu) 培養(yang) 。(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