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以來,號稱印度“矽穀”的卡納塔克邦班加羅爾市,正麵臨(lin) 著嚴(yan) 重的缺水危機。當地氣溫在白天飆升至35攝氏度,這一溫度在往年的這個(ge) 時候是聞所未聞的。目前,班加羅爾已宣布全市進入幹旱狀態。
3月12日,隨著印度人民黨(dang) 在自由公園舉(ju) 行抗議活動,班加羅爾缺水危機到達新的臨(lin) 界點。當日,該黨(dang) 議員敦促當局政府采取行動解決(jue) 危機,並譴責政府事先知道缺水危機迫在眉睫,卻沒有采取任何預防措施。
此前,由於(yu) 西南季風減弱,降雨減少,班加羅爾的地下水和城市附近的高韋裏河流域儲(chu) 水不足,導致班加羅爾水資源短缺。為(wei) 了節約用水,班加羅爾的1400萬(wan) 市民目前隻能用濕巾擦洗手和臉,該市已關(guan) 閉各建築物內(nei) 的所有水龍頭,部分學校因無法向學生供水而停課。
水資源短缺進而引發水價(jia) 明顯上漲。之前,班加羅爾一輛6000升的水罐車收費600盧比(約合人民幣47元),現在漲到2000盧比(約合人民幣157元),迫使一些餐館考慮使用一次性餐具以降低成本。當地工業(ye) 協會(hui) 主席阿裏夫說:“更高的用水成本將導致虧(kui) 損,如果缺水情況繼續下去,我們(men) 的工廠將不得不關(guan) 閉。”
3月7日,卡納塔克邦政府對水價(jia) 進行幹預,將一輛6000升的水罐車價(jia) 格限製在600盧比。同時,卡納塔克邦首席部長向民眾(zhong) 保證,斥資55.6億(yi) 盧比(約合人民幣4.83億(yi) 元)打造的“高韋裏第五期項目”將很快取得進展,這一項目旨在5月底之前,通過管道將高韋裏河水輸送至班加羅爾管轄範圍內(nei) 的110個(ge) 村莊,每天為(wei) 120萬(wan) 人提供110升飲用水。
然而,卡納塔克邦政府所采取的一係列措施,並沒能安撫班加羅爾民眾(zhong) 的不滿情緒。這場因氣候異常帶來的缺水危機,成為(wei) 民眾(zhong) 對於(yu) 當地政府長期管理無能的宣泄出口。
自2007年班加羅爾大力推進城市化進程以來,該市增加了110個(ge) 村莊,其中就包括不少科技園區和工廠。但是,被這些摩天大樓取而代之的,是班加羅爾一度富裕的水文環境。
班加羅爾市在1961年共有262個(ge) 湖泊,現在僅(jin) 剩81個(ge)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指出,在過去的40年裏,班加羅爾的混凝土麵積增加了1055%,植被麵積減少了88%,水體(ti) 麵積則減少了79%。這樣的城市景觀不僅(jin) 喪(sang) 失對氣候的調節能力,也波及地下水儲(chu) 蓄。大量森林遭到砍伐、湖泊被填平的後果,便是雨水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
與(yu) 此同時,入駐的企業(ye) 和工廠不僅(jin) 無節製地開采地下水,還將垃圾和工業(ye) 廢水排放至剩餘(yu) 的湖泊當中,進一步威脅當地的生存環境。
據統計,班加羅爾45%的人口依賴地下水和河流及湖泊水。由此可見,民眾(zhong) 對於(yu) 當地政府無計劃且無序的城市擴張,及其放任經濟不可持續發展的做法,懷有怎樣的心情。一場減弱的季風,終於(yu) 讓班加羅爾的地下水位和可輸送的自來水亮起“紅燈”。
不少班加羅爾民眾(zhong) 呼籲政府盡快治理汙水,恢複湖泊活力,並將主要工業(ye) 設施轉移至卡納塔克邦的其他地區。但是,在該市不斷升級的缺水危機下,僅(jin) 談論這些長遠的解決(jue) 方案無濟於(yu) 事,真正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是長期忽視民眾(zhong) 呼聲的政府意願。
距離下一次季風來臨(lin) 還有100多天的時間,而班加羅爾的酷暑才剛剛開始。這座城市與(yu) 缺水危機的鬥爭(zheng) ,還遠遠看不到盡頭。
莫蕎菲(來源:工人日報)
莫蕎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