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有“福”之地,山綠民富產業興

發布時間:2024-03-13 16:24:00來源: 人民網

  有“福”之地,山綠民富產(chan) 業(ye) 興(xing)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福建代表團開放團組會(hui) 議側(ce) 記

  3月6日下午5時許,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hui) 議福建代表團開放團組會(hui) 議持續了兩(liang) 個(ge) 小時。代表們(men) 積極發言,媒體(ti) 記者們(men) 的問題接連不斷。

  近年來福建省生態與(yu) 經濟協同發展的成效,成為(wei) 會(hui) 場內(nei) 熱議的話題。

  “生態一直是福建的優(you) 勢,請問福建是如何發揮優(you) 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wei) 福建的驕傲?”

  麵對人民日報記者提問,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書(shu) 記、省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周祖翼從(cong) 生態文明建設為(wei) 全省帶來的旅遊收入說起。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福建全省接待遊客3257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277億(yi) 元,均創曆史新高。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yu) 我們(men) 良好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福建省發揮首個(ge)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改革“試驗田”作用,堅持科學構建修複治理格局,完善生態修複治理機製,加強項目實施過程保障,強化生態修複日常監管,使生態文明建設更加科學化、精細化。

  如今的福建,天更藍了,2023年全省設區城市空氣質量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98.4%;水更清了,全省主要流域國控斷麵優(you) 良水質比例達99%;海更淨了,全省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比例達88.7%;山更綠了,全省森林覆蓋率達65.12%,連續45年保持全國首位,“清新福建”名片更加亮麗(li) 。

  綠色不僅(jin) 給福建帶來了山美水美,更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委副書(shu) 記、省長趙龍表示,福建在綠色發展上具有獨特優(you) 勢,將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真正把綠色潛能轉化為(wei) 發展動能,把生態優(you) 勢轉化為(wei) 發展勝勢。

  全國人大代表、莆田市市長林旭陽從(cong) 企業(ye) 的角度,闡釋了綠色低碳轉型給企業(ye) 高質量發展塑造的新優(you) 勢。他介紹,莆田市企業(ye) 已建成全球首套年產(chan) 3萬(wan) 噸的廢舊紡織品熔體(ti) 化學法生產(chan) 線,打造了集回收、再生、製造於(yu) 一體(ti) 的循環經濟全產(chan) 業(ye) 鏈,目前公司廢舊聚酯紡織產(chan) 能15萬(wan) 噸,行業(ye) 占比超30%。

  “產(chan) 業(ye) 循環利用18萬(wan) 噸廢舊塑料、廢舊衣服,按每噸節約2-3噸石油(來算),一年可節約石油45萬(wan) 噸!”林旭陽的話讓在場媒體(ti) 記者頻頻點頭。

  作為(wei) 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的重要策源地,今年2月,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印發《福建省建設全國深化集體(ti) 林權製度改革先行區實施方案》,探索實現“不砍樹,也致富”。

  這一點,全國人大代表、三明市市長李春在工作實踐中,切身感受到深化林權製度改革是推進山區林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共同富裕的重要舉(ju) 措。她在發言中表示,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更是碳庫。三明市地處山區,大力發展林業(ye) 經濟,持續深化林改,是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的有效路徑。

  持續拓寬“綠水青山”轉化為(wei) “金山銀山”的路徑,如今已讓福建的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走得更遠更穩。

  “歡迎各位媒體(ti) 記者和國內(nei) 外朋友常來福建走走看看,領略山海秀美自然風光,體(ti) 驗多元厚重曆史文化,品鑒地道特色閩菜福茶,享受有福之地的福氣福運!”周祖翼發出真誠邀請。(人民網記者 趙健)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