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博覽

節約糧食事關國計民生

左停 發布時間:2024-03-14 09:00:00來源: 人民網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ju) 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節糧減損工作,采取一係列重要措施降低糧食損耗浪費,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社會(hui) 各界廣泛行動起來,持續加大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工作力度。製止糧食浪費是一場持久戰,必須大力弘揚勤儉(jian) 節約精神,堅持問題導向、係統思維,做到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在全社會(hui) 營造和弘揚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良好風尚。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糧食安全是事關(guan) 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減少糧食損耗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節約糧食,內(nei) 容涵蓋節約主糧、蔬菜、水果、肉蛋奶以及水產(chan) 品等一係列主要食物產(chan) 品。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糧食總產(chan) 量為(wei) 13908.2億(yi) 斤,比上年增產(chan) 177.6億(yi) 斤,糧食產(chan) 量再創曆史新高,連續9年穩定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既然糧食產(chan) 量連年穩定增加,為(wei) 什麽(me) 還要如此強調節約糧食?應當認識到,節約糧食是永恒的美德和要求,過去糧食短缺時要講節約,現在糧食增產(chan) 豐(feng) 收時同樣要講節約。

  節約糧食有利於(yu) 資源可持續利用。每天出現在我們(men) 餐桌上的各類食物,其生產(chan) 環節與(yu) 水、土地、空氣、能源以及勞動力等一係列資源密切相關(guan) ,對經濟社會(hui) 運行具有重要影響。資源人均占有量不高的現實國情決(jue) 定了我國糧食生產(chan) 麵臨(lin) 多重製約。對我國這樣一個(ge) 人口大國來講,節約糧食就是節約資源,浪費糧食就是浪費資源。節約糧食有利於(yu) 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的題中應有之義(yi) ,對於(yu) 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節約糧食有助於(yu) 確保社會(hui) 大局和諧穩定。糧食安全是戰略問題。近年來,受全球性疫情和多地頻發的局部衝(chong) 突等因素影響,糧食短缺再次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的焦點問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大量人口正麵臨(lin) 糧食短缺甚至是主糧短缺的嚴(yan) 峻威脅。我國之所以能夠在國際風雲(yun) 變幻中保持社會(hui) 穩定、人心安定,一個(ge) 重要原因在於(yu)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實現手中始終有糧,既要確保存量、提高增量,又要下大力氣抓好糧食減損,把該節約、能節約的糧食節約下來。隻有這樣,才能守護好自己的“糧袋子”,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始終保持社會(hui) 大局和諧穩定。

  節約糧食有益於(yu) 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品質。伴隨經濟不斷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水平顯著提升,今天,可供我國居民選擇和消費的食品種類日漸豐(feng) 富。目前,我國居民能量、蛋白質和脂肪供給量呈增長趨勢,人均每日蛋白質、脂肪供給量和膳食脂肪供能比持續上升。人民群眾(zhong) 對於(yu) 綠色健康飲食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成為(wei) 千家萬(wan) 戶普遍關(guan) 心的話題。倡導節約糧食,反對糧食浪費,非但不會(hui) 影響人們(men) 的生活質量,反而有益於(yu) 在全社會(hui) 營造節約有度的飲食文化,幫助人們(men) 養(yang) 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對於(yu) 不斷提升人民群眾(zhong) 生活品質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糧食浪費問題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反複性,稍有鬆懈麻痹就會(hui) 死灰複燃。製止糧食浪費,需要堅持問題導向,精準鎖定糧食浪費現象易發、多發、頻發的領域和環節,做到精準把脈、靶向問診。

  在生產(chan) 環節,由於(yu) 糧食收獲後處理不當等因素,致使損耗問題較為(wei) 突出。例如,對於(yu) 穀物而言,其在生產(chan) 環節麵臨(lin) 機械損傷(shang) 、收割撒漏導致的損耗,在儲(chu) 存環節麵臨(lin) 黴變或鼠害導致的損耗。

  在運輸環節,受距離和成本等因素影響,水果生鮮在運輸途中容易發生腐敗變質,加之後期人為(wei) 過度挑揀,也會(hui) 導致損耗問題發生。

  在消費環節,與(yu) 過去相比,餐飲消費中講排場、比闊氣、大手大腳、奢侈浪費的現象雖有明顯改觀,但在點外賣、搞聚餐中仍然存在糧食浪費問題。

  此外,在市場供需環節,一些地方由於(yu) 種植養(yang) 殖結構問題導致供需不完全匹配,也會(hui) 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費。

  推動糧食節約,直接發力點在生活中、舌尖上,同時又是一項涵蓋廣泛、需要多方努力的係統工程,必須堅持係統思維,做到整體(ti) 謀劃、協同推進。

  充分發揮製度保障和激勵作用。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著力強化食品安全頂層設計,充分發揮製度機製的作用,引領和激勵全社會(hui) 參與(yu) 到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行動中來。從(cong) 製定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推出《黨(dang) 政機關(guan)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到出台反食品浪費法、發布《糧食節約行動方案》、印發《反食品浪費工作方案》……一係列重要機製舉(ju) 措,為(wei) 強化糧食減損和製止糧食浪費提供了堅強保障和強大合力。

  以技術創新為(wei) 糧食節約賦能。堅持創新驅動,大力推進糧食減損設施設備研發和應用,著力提高主要糧食產(chan) 品生產(chan) 地區的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水平。在有關(guan) 部門協力攻關(guan) 下,“糧安工程”“糧庫智能化升級改造”等先後實施。借助有力技術支持,糧庫儲(chu) 糧損失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儲(chu) 藏周期內(nei) 糧食綜合損耗率明顯降低。此外,一些地方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時掌握糧食產(chan) 品市場需求情況,在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促進了糧食產(chan) 品供需精準對接。

  注重發揮文化的成風化人作用。近年來,不少地方通過加強節糧惜糧教育引導,讓社會(hui) 公眾(zhong) 切實了解糧食生產(chan) 的艱辛過程;將對糧食的情感同鄉(xiang) 愁聯係起來,為(wei) 節約糧食增添文化內(nei) 涵。一些地方將節約文化與(yu) 公益文化相結合,通過探索“食物銀行”等機製,引導食品零售和餐飲經營主體(ti) 捐贈富餘(yu) 食品或為(wei) 有需求的群體(ti) 提供較低價(jia) 格的膳食服務,在更好滿足不同社會(hui) 群體(ti) 餐飲消費需求的同時,大力營造理性、適度的健康消費文化,為(wei) 以勤儉(jian) 節約精神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樹立了正確導向。

  (作者為(wei)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人文與(yu) 發展學院教授 左停)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