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高精尖產業實現收入同比增長32.6%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李博)在今日舉(ju) 行的北京空氣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二級巡視員李濤介紹,北京市大力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高精尖產(chan) 業(ye) 。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市高精尖產(chan) 業(ye) 實現收入28700億(yi) 元,同比增長32.6%;1-11月,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3倍,兩(liang) 年平均增長55.7%,占全市工業(ye) 比重達45%,產(chan) 業(ye) 結構和發展質量實現了新飛躍。
加快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調整退出
以減量約束倒逼集約高效發展,嚴(yan) 格落實產(chan) 業(ye) 禁限目錄和退出目錄,加大對能耗較高、排放較大的工業(ye) 行業(ye) 、生產(chan) 工藝、落後設備的淘汰和限製力度,推動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製造業(ye) 企業(ye) 調整退出。
“十四五”以來,逐步探索建立一般製造業(ye) 疏解提質動態管理機製,以標準約束為(wei) 抓手,引導低效高耗企業(ye) 調整退出與(yu) 改造提升。製定了推進製造業(ye) 高端智能綠色發展的若幹措施,加大力度推動製造業(ye) 持續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方向轉型提升,發布實施了“十四五”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新智造100”、綠色製造實施方案等係列政策文件,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高精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大力發展科技含量高、能效水平先進、汙染和碳排放低的高精尖產(chan) 業(ye) ,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業(ye) 兩(liang) 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以及智能裝備、醫藥健康、節能環保、人工智能四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新材料、智能網聯汽車、綠色能源等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
新時期北京市高精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形成了緊扣目標、適度超前、市區聯動,多層次、多維度、全覆蓋的政策體(ti) 係和工作機製。
2020年,高精尖產(chan) 業(ye) 實現增加值9885.8億(yi) 元,占地區生產(chan) 總值比重達27.4%;高技術產(chan) 業(ye) 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較2015年分別增長56.9%和58.5%,占全市工業(ye) 比重達27.7%和34.6%。
獨角獸(shou) 企業(ye) 數量居世界城市首位
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創新能力建設,推動創建了3個(ge) 國家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97家國家企業(ye) 技術中心、858家市級企業(ye) 技術中心,創新體(ti) 係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韌勁和活力持續顯現。獨角獸(shou) 企業(ye) 數量居世界城市首位,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智能製造示範項目和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數量全國領先。
產(chan) 業(ye)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ye) 人均產(chan) 值、軟件和信息服務業(ye) 人均營業(ye) 收入、製造業(ye) 地均產(chan) 值較2015年分別增長59%、99.1%和19.2%。
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下降
不斷完善綠色標準體(ti) 係,持續組織開展能效限額、用水定額達標對標,鼓勵企業(ye) 開展清潔生產(chan) ,推動工業(ye) 領域燃煤清零,優(you) 化用能結構,引導產(chan) 業(ye) 結構優(you) 化、能效提升、低碳減排,帶動工業(ye) 能耗、水耗總量和強度持續下降。2020年,工業(ye) 總能耗、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較2012年分別下降29.3%、39.4%;工業(ye) 總水耗、單位工業(ye) 增加值水耗較2012年分別下降38.8%、55.1%;工業(ye) 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煙粉塵排放量分別較2012年下降88.6%、98.3%和85.8%。
“十三五”以來,加快建設綠色製造體(ti) 係,鼓勵企業(ye) 開展綠色技術創新,積極創建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綠色產(chan) 品等綠色製造示範,大力推行工業(ye) 產(chan) 品綠色設計,推動一批先進適用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產(chan) 品裝備入圍國家推廣目錄。2016年以來,累計推動64家企業(ye) 獲國家級綠色工廠稱號、11家企業(ye) 獲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示範單位稱號、9家企業(ye) 入選國家工業(ye) 產(chan) 品綠色設計示範企業(ye) 名單、56種產(chan) 品入選國家級綠色產(chan) 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入選國家級綠色園區。
加快構建“2441”高精尖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李濤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推進一般製造業(ye) 疏解提質,深入實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zhuan) 項行動,用好疏解提質動態管理機製,推進企業(ye) 疏解退出、技改提升、轉型發展。立足京津冀更高水平謀劃產(chan) 業(ye) 鏈布局,實現三地產(chan) 業(ye) 協同,推動區域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加快構建“2441”高精尖產(chan) 業(ye) 體(ti) 係。深化探索新時期高精尖產(chan) 業(ye) 發展範式,堅持聚焦底層技術,建立產(chan) 業(ye) 平台,完善產(chan) 業(ye) 鏈機製,培育產(chan) 業(ye) 生態,紮實推進高精尖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積極培育形成兩(liang) 個(ge) 國際引領支柱產(chan) 業(ye) 、四個(ge) 特色優(you) 勢的“北京智造”產(chan) 業(ye) 、四個(ge) 創新鏈接的“北京服務”產(chan) 業(ye) 以及一批未來前沿產(chan) 業(ye) 。
推動綠色能源與(yu) 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發展。以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落實雙碳戰略為(wei) 目標,以智慧能源為(wei) 方向,以氫能全鏈條創新為(wei) 突破,推進新能源技術裝備產(chan) 業(ye) 化,支持節能環保技術的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應用。
推動產(chan) 業(ye) 綠色智能發展。全麵實施“新智造100”工程,加快組織引導企業(ye) 開展智能化、數字化技術升級改造。製定“十四五”時期促進製造業(ye) 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全麵深入推進綠色製造工程。啟動麵向製造業(ye) 企業(ye) 的綠色診斷工作,支持企業(ye) 對標先進開展綠色化技術改造。開展試點示範,支持有條件的企業(ye) 和園區率先探索碳中和實現路徑。
李濤表示,力爭(zheng) 到“十四五”末,北京市綠色發展水平更加顯著,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水耗繼續保持全國先進水平,單位工業(ye) 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降低,為(wei) 首都生態環境改善做出新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