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泓清水入畫來

發布時間:2022-01-05 16:16:00來源: 山西日報

  冬日的太原汾河景區攝樂(le) 橋段,數十隻白鷺或靜靜佇(zhu) 立,或翩翩起舞,與(yu) 周圍正在觀賞拍攝的市民共同勾畫出一幅和諧美麗(li) 的生態畫卷。再往北來到太原汾河景區四期,植被高低錯落,點綴其間的亭台軒榭更為(wei) 這一方景致平添了幾分古樸的韻味。隨著四期正式對外開放,汾河流域太原城區段生態修複治理工程全麵完工。從(cong) 黃土裸露、雜草叢(cong) 生變為(wei) 碧波蕩漾、綠草成茵,43公裏汾河太原城區段風采綻放。

  水量豐(feng) 起來

  ——從(cong) 斷流幹枯到蓄水總量約3000萬(wan) 立方米

  汾河,是三晉兒(er) 女的母親(qin) 河,也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經太原境內(nei) 188公裏,其中城區段43公裏。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這裏留下“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的優(you) 美詩句。然而,一段時期裏,由於(yu) 流域內(nei) 開采過度、采砂排汙,生態遭到極大破壞。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17年6月、2020年5月兩(liang) 次親(qin) 臨(lin) 山西視察,對於(yu) 汾河治理先後提出“水量豐(feng) 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要切實保護好、治理好汾河,再現古晉陽汾河晚渡的美景,讓一泓清水入黃河”等重要指示,為(wei) 太原市進一步加強汾河流域生態治理提供了根本遵循。

  太原市大力實施汾河生態修複治理工程始於(yu) 1998年。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hui) 工程師王霞1999年剛參加工作就來到了這裏:“那時候,我常常站在幹枯的河道之中,想象著有水以後汾河的樣子。我清楚地記得,2000年8月汾河開始蓄水時,岸邊的市民奔走相告,那一幕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裏。”20餘(yu) 年的治理曆程,王霞見證了汾河的點滴變化。她告訴記者,作為(wei) 汾河景區的建設者、管理者,大家始終把“人、城市、生態、文化”的建設理念擺在首位,在建設中力求高精尖的工程質量,在管理上秉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一步步努力把汾河太原城區段打造成生態帶、景觀帶、文化帶和形象帶。

  經過四期治理,太原汾河景區形成了北起上蘭(lan) 汾河漫水橋,南至迎賓橋南2公裏,全長43公裏的綠色生態長廊。從(cong) 2000年開始蓄水起,汾河太原城區段每年都會(hui) 從(cong) 汾河水庫進行生態補水。目前汾河流域太原城區段總麵積達20平方公裏,其中綠地麵積9.5平方公裏,水麵麵積10.5平方公裏,蓄水總量約3000萬(wan) 立方米,相當於(yu) 在城市中心設置了一個(ge) 中型水庫,這在北方城市都是較為(wei) 少見的。

  如此規模的水麵與(yu) 綠地,使太原市局部環境顯著改善,生態效益明顯提高,對防洪排澇、淨化空氣、消除水體(ti) 汙染、調節氣溫、增加空氣濕度都產(chan) 生了重要作用。景區夏季最高氣溫比其他區域降低4℃左右,相對濕度提高10%―20%。家住小店區的楊威是土生土長的太原人,對這些年汾河日新月異的變化感觸頗深:“印象中治理前的汾河太原城區段是一片沙地,河水很淺,還經常斷流幹枯。如今的汾河水清岸綠,成為(wei) 大家休閑遊玩的好去處。”

  水質好起來

  ——從(cong) 汙水橫流到國考斷麵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ti)

  “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啦流過我的小村旁……”民歌《人說山西好風光》膾炙人口,汾河美景令人印象深刻。

  實現汾河太原城區段全流域生態治理,是太原市一直以來孜孜以求的目標。汾河流經太原以及源於(yu) 東(dong) 、西兩(liang) 山的南沙河、虎峪河、九院沙河、小東(dong) 流河等9條邊山支流治理前普遍存在河道垃圾遍布、汙水橫流等一係列問題,對汾河水質產(chan) 生了直接的影響。為(wei) 此,太原市開展了“九河”綜合治理工程,並於(yu) 2018年全麵完工,基本消除了建成區河道內(nei) 的黑臭水體(ti) ,使汾河水質不斷提升。2020年6月,汾河流域太原段國考斷麵全部消除劣Ⅴ類水體(ti) ,實現了曆史性突破。

  每天上午,家住太原市濱西花園的辛女士都會(hui) 帶著小孫女到小東(dong) 流河附近遛彎。已經在這裏居住了七八年的辛女士提起治理前的河道直搖頭:“那時河道裏到處是汙水和垃圾,臭氣熏天,蚊蠅亂(luan) 飛,夏天連窗戶都不敢開。”如今的小東(dong) 流河河道內(nei) 沒有了黑臭水體(ti) 的蹤影,兩(liang) 岸種上綠植,小路、廊架、坐凳點綴其中,營造出幽雅恬靜的氛圍。“還能看到水鳥出來覓食,孩子可高興(xing) 了。”辛女士說。

  為(wei) 了徹底消除黑臭水體(ti) “最後一公裏”,太原市還實施了虎峪河西延、九院沙河西延快速化改造和綜合治理工程。與(yu) 此同時,太原市2021年開展了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ti) 排查整治,確保沿汾各縣建成區黑臭水體(ti) 基本消除;加快雨汙合流製管網改造進度,最大程度減少降雨導致的生活汙水溢流直排;科學有序推進61個(ge) 農(nong) 村生活汙水治理,嚴(yan) 禁直排入河;加大執法力度,啟動生態環境、公安等部門聯合執法,為(wei) 全市水環境質量改善保駕護航。

  在晉陽汙水處理廠記者看到,設備全部在地下封閉運行,寬敞開闊的廠區一眼望去就像一座大花園。“二期擴建項目完工後晉陽汙水處理廠每日可處理的汙水將由32萬(wan) 噸增至48萬(wan) 噸。”太原市城鄉(xiang) 管理局原排水管理處副總工程師王紀恩介紹道,太原市建成區目前運行的生活汙水處理廠有7座,設計處理能力127萬(wan) 噸/日。太原市生活汙水產(chan) 生量目前大約為(wei) 95萬(wan) 噸/日,生活汙水已實現了全收集全處理。太原市近年來突出源頭治理、過程治理和係統治理,統籌推進“五水同治”,以項目化方式全麵推進汾河太原段水汙染治理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太原市汾河景區,工作人員每年也會(hui) 分兩(liang) 次對邊山支溝進行清淤;同時還購置了打撈船,對水麵上出現的水華或是垃圾進行及時清理。“我們(men) 種植了許多水生植物,汾河水在經過濕地中水生植物的吸附、降解等一係列生物淨化程序後,水體(ti) 會(hui) 逐漸變得清澈起來。”太原市汾河景區管理委員會(hui) 工作人員文少華說。

  風光美起來

  ——從(cong) 滿目荒涼到山清水秀河暢岸綠

  24座造型各異、氣勢宏偉(wei) 的橋梁橫跨汾河、貫通東(dong) 西;長達75公裏的太原市濱河自行車道打造出“一泓碧水穿城過,河畔彩帶映春色”的美景;夜幕降臨(lin) ,遍布景區的各類燈飾與(yu) 濱河東(dong) 西路的光帶一起展現出色彩斑斕的景致。景區內(nei) 擁有古晉陽八景之一的“汾河晚渡”、根據元好問《雁丘辭》所建的雁丘,體(ti) 現山西青銅器文化的鳥尊等約百個(ge) 文化景觀,悠久的曆史與(yu) 現代文明在這裏交相輝映。

  為(wei) 了展現文明和諧自然之美、大氣靈動現代之美、古今交融人文之美,太原汾河景區把河道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綠化、人文景觀、曆史底蘊進行有機結合。如今的汾河太原城區段正以嶄新的麵貌呈現在世人麵前,也給生活在汾水之濱的人們(men) 帶來了更多幸福。“原先是雜草叢(cong) 生、滿目荒涼,現在是水清岸綠、鳥語花香,風景真不賴!”“在這裏騎行不僅(jin) 能呼吸新鮮的空氣,還能欣賞汾河的美景,心情真是舒暢!”……太原市三牆路自行車俱樂(le) 部的騎行愛好者們(men) 紛紛點讚。

  結合濱河自行車道建設,汾河景區一期、二期還進行了提質升級,包括恢複了太原市唯一的露天遊泳場;以“玫瑰之城、浪漫之都”為(wei) 抓手,打造了玫瑰花簇、花海、櫻花大道及各類花境、節點等,為(wei) 汾河景區增加了新的亮點。現階段,汾河景區共種植各類樹木花卉230餘(yu) 種,實現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景觀效果。天鵝、白鷺、蒼鷺、斑嘴鴨等165種鳥類在這裏遷徙或棲息。山清、水秀、河暢、岸綠、景怡的秀美風光已然呈現。

  前兩(liang) 年,省城市民王曉豔在汾河景區附近安了家。“現在有外地朋友來了,一定會(hui) 帶他們(men) 去汾河景區打卡。波光瀲灩、汾河晚渡、璀璨夜景……隨手一拍便能火爆朋友圈。”站在家裏的陽台上,望著不遠處的汾河美景,王曉豔笑稱自己也是住上了“河景房”,心裏別提多美了!

  為(wei) 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汾河太原城區段生態修複工程貫徹“以人為(wei) 本”的理念,突出服務性、人文性和自然性,創造了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城市與(yu) 環境協調共進的生態景區,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2002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稱號獎”“中國環境藝術金獎”等眾(zhong) 多榮譽。

  一泓清水永續長流,再現“錦繡太原城”盛景可期可待。(記者丁園)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