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945件代表建議均在規定時限內辦結
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以來
945件代表建議均在規定時限內(nei) 辦結
河北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以來,省人大代表提出了哪些建議?推動了哪些問題解決(jue) ?1月8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八次會(hui) 議就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進行審議。
據統計,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以來,代表共提出各類建議945件,其中會(hui) 議期間937件、閉會(hui) 期間8件,所有建議均在規定時限內(nei) 辦結並答複代表。
良策解民憂,履職促發展
從(cong) 代表建議提出情況看,建議內(nei) 容緊扣中央和省委決(jue) 策部署,圍繞全省經濟社會(hui) 發展大局和人民群眾(zhong) 關(guan) 心的熱點問題,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涉及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冬奧會(hui) 籌辦“三件大事”,以及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加強科技創新、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加快醫療衛生教育事業(ye) 發展等方麵。
從(cong) 代表建議交辦情況看,交由省政府研究辦理881件,省法院研究辦理9件,省檢察院研究辦理3件,省直黨(dang) 群部門研究辦理44件,省人大常委會(hui) 機關(guan) 研究辦理8件。代表建議辦理共涉及承辦單位90家,承辦件數量前五位的單位分別為(wei) :省財政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省教育廳、邯鄲市政府、省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
從(cong) 代表建議辦理結果情況看,對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已經解決(jue) (采納)或部分解決(jue) (采納)的占69.6%,列入計劃解決(jue) 的占24.8%,因法律法規和政策限製無法解決(jue) 、作出解釋說明的占5.6%。通過代表填寫(xie) 辦理情況滿意度測評表,代表均表示滿意和基本滿意。
強力抓督辦,合力促提升
一份代表建議,蘊含著人民期待,承載著代表責任。如何保障每一件代表建議都能得到認真辦理?
強化責任落實,抓住關(guan) 鍵環節。堅持工作關(guan) 口前移,組織開展集中培訓學習(xi) 和網絡培訓班,切實提高建議內(nei) 容質量。建立人大總審和省委督查室、省“一府一委兩(liang) 院”分審工作機製,提升建議交辦精準度。強化與(yu) 承辦部門和代表之間的溝通協調,提高代表建議辦理質量。加強信息化建設,代表建議提出、審理、交辦、承辦、溝通、答複、滿意度測評等環節實現“一網通辦”。
強化重點督辦,跟蹤督導落實。省人大常委會(hui) 研究確定重點督辦建議70件,通過邀請代表參加聯動監督、組織專(zhuan) 題調研、征求意見座談會(hui) 等形式開展專(zhuan) 項督辦。組織代表對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停車場建設等方麵建議辦理進行視察,深度參與(yu) 建議辦理督辦。開展工作總結和落實情況“回頭看”,督促承辦單位推動答複落實和問題解決(jue) 。
強化督促檢查,形成工作合力。省委督查室進一步規範工作流程,健全製度閉環,建議辦理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省政府辦公廳通過“開門辦案”、座談交流、實地調研等形式,很多代表建議轉化為(wei) 促發展、惠民生、暖民心的政策舉(ju) 措。省法院、省檢察院將辦理工作和業(ye) 務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同落實,以堅守公平正義(yi) 、司法為(wei) 民的實際行動贏得代表理解支持。
統籌抓落實,實效應期盼
近千份代表建議,反映了人民呼聲,凝聚著代表心血。各承辦單位積極提高建議辦理效率,認真采納代表建議,將代表建議轉化為(wei) 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重大決(jue) 策部署、推動各項事業(ye) 發展的實際舉(ju) 措。
圍繞代表提出的加強科技創新、培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麵的建議,省科技廳探索建立“京津研發、河北轉化”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省工業(ye) 和信息化廳加快數字產(chan) 業(ye) 基礎設施建設,舉(ju) 辦2021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hui) ,簽約項目206個(ge) 、總投資1512.4億(yi) 元;省財政廳2021年通過一般預算安排財政科技專(zhuan) 項資金24.43億(yi) 元,出台科研經費試點使用“包幹製”政策措施。
圍繞代表提出的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建議,省教育廳推進城鄉(xiang) 幼兒(er) 園全覆蓋,統籌實施幼兒(er) 園建設民生工程和農(nong) 村學前教育全覆蓋工程,全年共新建改擴建幼兒(er) 園523所,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130所。
圍繞代表提出的建設完善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的建議,省民政廳切實增強養(yang) 老服務供給能力,截至2021年底共有養(yang) 老機構1841家,床位23.75萬(wan) 張,4717個(ge) 城鎮社區建有養(yang) 老服務設施4991個(ge) ,實現社區日間照料全覆蓋。(記者周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