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五治融合”,社會治理展新顏
近年來,泗洪縣新型農(nong) 村社區建設如火如荼,單村改建、整村合並、多村融合等不同方式形成的新型農(nong) 村社區,給基層社會(hui) 治理帶來不小考驗。
“上麵一根針,下麵千條線,必須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子。”泗洪縣委書(shu) 記楊雲(yun) 峰說,該縣正積極推動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努力蹚出一條社會(hui) 治理新路子。
政治引領法治護航,基層治理韌性更足
“遇到棘手難題打個(ge) 電話到社區,沒過幾分鍾,社區幹部就來幫忙解決(jue) ,真的很及時。”談起新型社區服務,泗洪縣石集鄉(xiang) 汴水社區汴水新村的戚師傅連連稱讚。
戚師傅所在的汴水社區,集中居住了原8個(ge) 村居近7000人。“社區人手少,服務的百姓多,基層事務雜,常常是心有餘(yu) 而力不足。”汴水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史蘇文說,為(wei) 了科學管理社區,專(zhuan) 門成立了16個(ge) 小區網格黨(dang) 小組,將幹部下沉到網格中,推行黨(dang) 員“1+10”聯係戶製度,有效化解治理難題。
“社區黨(dang) 組織—小區黨(dang) 支部—樓棟黨(dang) 小組”,隨著全新的網格組織體(ti) 係在全縣推行開來,僅(jin) 泗洪縣城區就組建了184個(ge) 網格黨(dang) 支部,選聘了4147名“黨(dang) 員樓棟長”,實現網格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網格長“一肩挑”,樓棟黨(dang) 小組組長與(yu) “黨(dang) 員樓棟長”“一肩挑”。
紮實了網格治理的根基,怎麽(me) 有效開展治理,又是擺到眼前的新問題。泗洪縣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法治保障工程,深入開展法律“七進”活動,營造辦事依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劉律師來我們(men) 基地幾次,發現6項法律風險,提出了11條法律建議,一分錢沒收。現在,我們(men) 完善了經營分配機製,帶動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e) ,戶均年增收1萬(wan) 餘(yu) 元。”雙溝鎮大紅山碧根果種植基地負責人張勇從(cong) 縣司法局組織的“法治體(ti) 檢”項目裏嚐到甜頭。
“對涉農(nong) 案件不論戶籍、不查經濟狀況、不交困難證明,‘零門檻’接案,極速化辦理。”泗洪縣委常委、政法委書(shu) 記張繼銀介紹,在泗洪,“三官一律”進網格,主動服務群眾(zhong) 法律需求,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xiang) 、矛盾不上交。
德治吹來文明新風,多元自治活力滿滿
沒有豪華車隊、沒有奢華酒店、沒有高額彩禮……去年4月12日, 24位新人微笑著步入婚禮現場。這是屬於(yu) 新人們(men) 幸福難忘的時刻,也是臨(lin) 淮鎮對婚俗文明新風尚的生動實踐。
強化德治、自治,泗洪縣積極探索通過鄉(xiang) 賢的力量、村規民約的權威、生活禮俗的教化,引導群眾(zhong) 行為(wei) ,截至目前,全縣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352個(ge) ,新建整合人情新風工作站12個(ge) ,先後湧現“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媳婦”等各類典範3000餘(yu) 人,其中江蘇好人3人、宿遷市新時代好少年1人。
去年9月26日下午,泗洪縣橋南社區富園小區,一場黨(dang) 群麵對麵、民生直通車的“群眾(zhong) 吐槽會(hui) ”在這裏舉(ju) 行。社區“兩(liang) 委”幹部、物業(ye) 負責人、部分黨(dang) 員現場直麵社區群眾(zhong) 吐槽。
“我家房屋漏水的問題都反映一個(ge) 多月了,到現在也沒有回應,你們(men) 給我個(ge) 解釋!”“我想問問社區平時如何監督物業(ye) 公司?”……現場記錄員一字一句如實記錄群眾(zhong) 提出的問題。
協商治理是創新社會(hui) 治理的重要形式,是增強群眾(zhong) 自治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群眾(zhong) 角色轉變的重要舉(ju) 措。近年來,泗洪縣探索搭建基層群眾(zhong) 參與(yu) 公共事務的議事平台,引導社區村(居)民委員會(hui) 遇事多協商。目前,泗洪縣326個(ge) 村居均設立了“三務”公示點,公開選舉(ju) 建立監督委員會(hui) ,定期向鄉(xiang) 鎮黨(dang) 委政府和鄉(xiang) 鎮紀委報告工作。
數據精準導航,治理插上智慧“翅膀”
“請注意,小區居民李某某行動軌跡存疑,需要進一步核查。”去年5月9日,青陽街道社會(hui) 治理指揮調度中心發出提示,李某某連續幾日在23時至淩晨2時前後進出小區,經過警方調查走訪,李某某被查出在夜間聚眾(zhong) 吸毒。
通過人臉識別實現人員有序高效出入管理;檢測停車棚充電設備,防止充電過載引發火災;監測電梯,有效阻止電瓶車進入……得益於(yu) 泗洪縣青陽街道“智慧社區”模式,危險隱患難逃“智慧眼”。
記者注意到,通過智慧社區平台的電子智庫功能和信息整合功能,還能形成“事件監管一張圖”,清晰呈現未辦結的事件,社區管理人員能快速排查出各類異常情況,確保事件及時告警、及時處置,變被動應對為(wei) 主動預警,變事後處置為(wei) 源頭預防。
“下一步,我們(men) 將繼續推動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與(yu) 社會(hui) 治理和平安建設深度融合,打造好‘2+4+8’的智慧治理指揮調度平台。”泗洪縣委政法委常務副書(shu) 記滕常青告訴記者,該平台融合公安、司法、城管等多方資源,有效接入12345熱線、陽光信訪、矛盾糾紛大調解指揮調度等多個(ge) 係統,精準高效進行預警通報、聯動處置、跟蹤督辦,用智慧治理托舉(ju) 平安幸福。
□ 本報記者 林元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