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四型執法”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強化生態環境執法的嚴(yan) 肅性、科學性、有效性
河北省“四型執法”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
近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北省優(you) 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方式提高執法效能實施方案》,推行服務型、差異型、智慧型、隨機型執法,切實提升生態環境執法的嚴(yan) 肅性、科學性、有效性。
深化服務型執法,堅持幫扶指導。省生態環境廳將切實增強服務意識,堅持寓執法於(yu) 服務之中,持續開展“萬(wan) 名環保幹部進萬(wan) 企 助力提升環境治理水平”主題實踐活動,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加強宣傳(chuan) 普法和執法幫扶,積極幫助企業(ye) 查找解決(jue) 環境問題隱患,規範提升環境治理水平,及時發現並指導督促解決(jue) 問題苗頭,有效降低違法風險,引導企業(ye) 自覺守法、主動治汙,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共贏。2021年以來,共幫扶企業(ye) 1.32萬(wan) 家,發放各類普法材料3萬(wan) 餘(yu) 冊(ce) ,提出有效幫扶措施1280條,營造了良好的執法守法環境。
實行差異型執法,堅持分類施策。推進差異化監管措施,堅持寬嚴(yan) 相濟、過罰相當的原則,切實做到對合法企業(ye) 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ye) 利劍高懸。規範完善監督執法正麵清單,實行動態調整,堅持“無線索”不進行現場檢查。製定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輕微違法行為(wei) 行政處罰工作的通知》,明確12種依法減輕或免予處罰行為(wei) ,對輕微違法行為(wei) 包容審慎。通知實施以來,共對56起輕微違法違規行為(wei) 依法作出免予處罰的決(jue) 定。聯合省公安廳製定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移送適用行政拘留環境違法案件的通知》,深化警環協同,堅持深挖細查,對於(yu) 嚴(yan) 重違法行為(wei) ,既要懲處企業(ye) 直接責任人員,也要追究管理人員責任;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石家莊中心支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河北監管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規範生態環境信息共享機製的通知》,加強銀環聯動,強化信息共享,優(you) 先支持環境信用良好企業(ye) ,聯合懲戒嚴(yan) 重違法企業(ye) 。
拓展智慧型執法,堅持大數據賦能。加快推進智慧環保體(ti) 係建設,充分運用人工智能、雲(yun) 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借助智慧環保平台,將數字化管理貫徹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全過程、各領域。在現有自動監控、分表計電、遠程執法等非現場執法手段的基礎上,將重點企業(ye) 中控、視頻監控、門禁和建築工地視頻監控、揚塵在線等數據全部接入智慧環保平台,加快打通空氣質量監測、企業(ye) 生產(chan) 和汙染物排放、排汙許可信息等方麵的數據壁壘,最終實現全部數據互聯互通。成立數據分析研判專(zhuan) 班,對接入平台的所有數據進行關(guan) 聯分析、綜合研判,通過不斷校準修正,逐步實現自動識別報警,精準鎖定違法線索,快速核實查處相關(guan) 問題。
規範隨機型執法,堅持公平公正。省生態環境廳將“雙隨機、一公開”作為(wei) 日常監管的主要方式,動態更新檢查人員和檢查對象,優(you) 化調整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大力開展內(nei) 部聯合抽查和跨部門聯合抽查工作,做到“進一次門、辦多項事”。加強事前分析研判,嚴(yan) 肅執法工作紀律,全部采取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四不兩(liang) 直”方式開展,有效提升了執法的針對性、有效性。(記者賈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